文化:语文诗意栖息的沃土
2009-09-25杨娟
杨 娟
在哲学辩证逻辑的意义上,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可事实上,只见语言不见思想的现象,在以单篇课文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语文课堂上,比比皆是。难怪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时不时散发出技术理性的味道,诸如透析各种语言现象,时刻训练如何听说,如何读写等等。于是,以解构为主要特征的语音、语义、语法、篇章结构、修辞表达、中心思想分析等,成为语文课的透析视点。老师要详细分析讲解,学生要牢记在心,考试则划地为牢,如法炮制。这种千文一法、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教学在它功德圆满之后,负面效应愈加显现出来:学生觉得语文课篇篇如此学,毫无新鲜感,自然厌学;老师也有同感,愈发不知如何教,常常慨叹“语文越教越难教,越教越不会教”。
回归教学以及成人的本质层面,在内在逻辑的意义上,语文是表征为各种语言现象,而在各种语言现象的背后,是深厚的思想文化和丰厚的人文精神。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人本”教育理念,应该说是对如上情况的警觉和纠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即“主体性”、“审美评价性”、“体验性”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数十年来,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蔡澄清、洪镇涛等一大批老一辈语文教育改革家,从实践层面入手,筚路蓝缕,开疆拓土,躬行改革,使语文教学局面为之一新。在新一轮课程中,全国各地语文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竞相破土,其气势蔚为大观。按理说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大功告成,可告慰天下了。殊不知,广大中学生仍然不满意语文课。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语文教育教学的思想并未深入所有新老语文教师的心,化为他们主动求索的思想行为。对此,师范类大学里为数不少的研究和讲授教材教法的教授难辞其咎,他们没让年轻的语文教师走上讲台之前就很好地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而老教师中仍有大量的经验主义者,教材精熟,乃至倒背如流,可就是不愿意接触和尝试新鲜、有益的新教法。
另一方面,笔者以为,语文课上普遍缺乏文化意味,包括投身于语文教改的革新派教师在内,太多的人在语言层面上做文章,并未充分意识到思想文化在语文课中的重大作用和潜在意义。为此,笔者提出一个命题:语文是文化之树结出的语言之果,文化是语文诗意栖息的沃土。
当教师有意识地在语文课文背后引入相关的思想文化时,情形便为之一新。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唐宋散文教学为案例分析:
学生在学完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苏轼的《石钟山记》、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文章后,如果就此停留在单篇透析和“怎样学习文言虚词”及了解“词类活用”这两篇单元知识短文上,那就真是停留在语言层面而“只见树木”了。
笔者力图让学生“也见森林”,切入点是“唐宋八大家简介”。围绕唐宋“古文运动”的史实,不仅介绍唐宋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突出成就,而且以点带面,点击八大家,择其精要,浓墨重彩,调动学生旧有的积累,不时引领学生口诵名篇佳句,整堂课充满了知识含量,洋溢着才情智慧。譬如介绍柳宗元在山水游记和寓言等体裁方面的开创之功时,朗诵《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介绍寓言《黔之驴》,学生品之,其味无穷。介绍苏轼,笔者以渲染其作为一个文化巨人的文化艺术成就为重点,陈述他开创豪放词风的丰功伟绩,“气象恢宏”“横放杰出”,朗诵“大江东去”,背诵“明月几时有”;再介绍他写诗可“吞五湖三江”,作文则“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的气概;最后点击他“逸气横霄”、“神完气足”的书画成就,以其“尚意”思想开启北宋一代书风,并直接造就了“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这些内容,学生有所知有所不知,正好温故而知新。
发现杠杆原理的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是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所缺乏的正是“思想文化”这个支点。借助这个支点,学生可以联系旧知新论,融会贯通,温故知新,开启智慧,心仪人文关怀,涵泳文化底蕴,建构文化品格,形成基于深厚思想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
笔者已经指出,语文是文化之树结出的语言之果,文化是语文诗意栖息的沃土。在内在逻辑的意义上,这个命题在实践层面体现着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特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且这个命题将有可能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重语文文本阅读中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内蕴,增强语文课的思想性、文化性以及人文性,从而体现语文学科以及语文文本博大的人文关怀,散发浓郁的思想文化意味,使表层形态的语言形式因其根底之深厚、养分之充足而开花结果,光彩照人,展现出诗意的审美品格。
笔者认为,语文文本的单篇教学都免不了有“作者和创作背景”一环的背景知识介绍,这种介绍虽是一堂课的有机成分之一,却远远达不到积累思想文化的深度和扩展学生文化视野的广度,仍然是“只见树木”而非“看见森林”。以往的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并不立足于揭示单元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共性,但主要是在语言层面上的共性,如体裁、表达形式、语言风格等等。因此,虽然比单篇语文文本阅读的涵盖面大,但因其着眼点不同,也难以解决语文文本阅读中的思想文化归宿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俊峰:《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J],武汉:《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3)
杨娟,教师,现居甘肃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