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学生一起阅读

2009-09-25陈凤和

教苑荟萃 2009年25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情感

陈凤和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同学们最为头痛的往往还是阅读部分,相当一部分同学作阅读题时没有一点思路和条理,无章可循,更有甚者是谈阅读而色变。因此,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重视阅读过程的指导,让学生经历阅读的过程,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就阅读的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激发兴趣——我要读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果只有教师“一厢情愿”的精彩的讲解,学生没有积极参与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才能为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奠定基础。电教媒体的运用,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能给学生以新异感,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用录音作示范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激情谈话、质疑问难、创设情景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内心感受到是“我要读”。

二、走进文本——知其意¬¬¬¬¬

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感到,语文“新教材新教法”尤其要注重整体感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应该把生疑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及如何质疑上加以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要真正走进文本,需要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阅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每读一遍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通过初读交流,学生明确了课文的题目从表面看是写爬山虎,而主要写了叶老给我修改作文和我与叶老交谈。在初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课文的情况,渗透默读的训练,提出明确的默读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三、师生互动——悟出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在阅读感悟的过程中,不断总结阅读的方法。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唯有……才能……”感受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而地震中的台湾青年不知家人的安危,没有考虑手术延期,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方急需,一方不顾个人安危而那么从容,通过前后的对比阅读,学生对台湾青年的敬佩就会油然而生,对理解“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 那血脉亲情”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学生的阅读感悟难免出现偏差,这时教师不能打着“张扬学生个性”的旗号,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防止学生的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

四、强化感悟——读出味

诵读的过程是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小学语文的每篇文章的课后练习中都有明确的关于读的题目,这充分说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要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作者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要学生自身的理解感悟,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表现阮恒因为对献血的不了解,心里恨担心害怕而呜咽的段落,学生透过朗读感知到了阮恒的害怕,但后来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从中去感知阮恒为了朋友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又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读,把“圆明园的辉煌”与“圆明园的毁灭”对比交叉朗读,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感悟,把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

学生在悟与读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感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在学生的悟与读的过程得以落实。

五、学以致用——习得法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课文的每一篇都可以作为指导学生习作的重要凭借。文章的好词佳句、作者的表达方法、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感悟、学习,让阅读与写作同步前进。例如《鸟的天堂》中写群鸟热闹场景的两个段落,就是学生学习场面描写很好的范例。作者没有一个“多”字,但通过阅读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鸟的天堂”鸟很多,作者从鸟的声音、颜色、大小、活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描写,后一段落作者重点抓住一只百灵鸟的活动进行描写。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很值得孩子借鉴。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句,多阅读课外书,把课堂学习的方法加以训练。

阅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经历阅读的历程,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