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09-25郝亚
郝 亚
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一个数学老师不得不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突出重点、情境激励、实践感知、化静为动、自主探究等作用。
一、突出重点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对重点知识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如“7.1.1三角形的边”一课的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意义、分类,认识等腰和等边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等。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先出示一些三角形的实物图的信息,再借助计算机隐退实物图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三角形的几何图形。然后再动态演示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等知识信息;再通过网络演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三角形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师再画龙点睛,把显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然后利用课件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顶角和底角。这样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主动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动脑筋思考,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如在讲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我给学生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以40米/秒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30秒,求这座大桥的长度。教学时,我先用媒体在屏幕上出现铁路、河流、大桥等背景的画面信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出示教学的应用题,接着有一列火车开过来,在车尾刚刚驶上大桥时固定画面,让学生观察火车和大桥,并闪烁其线段图,分析火车完全在大桥上行使的距离和桥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问题以及等量关系信息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实践感知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
四、化静为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辅助手段一般是出示卡片、模型、挂图或实物等,即以静态形象为主,难以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采用化静为动的策略,既能活现教材内容,又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在学习“5.4平移”时,运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一个雪人,再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雪人,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平移――这种图形的变换过程,再由学生亲自操作电脑把一个简单的图形平移成一个美丽的图案。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传送给学生。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这样可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学习“10.1统计调查”时,运用信息媒体播放一段交通路口的情境录像,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一段时间内各种机动车各有多少辆通过路口?学生对路口的情境非常熟悉,但没有注意到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机动车的辆数问题,因而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记录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辆数。这一学习任务,并非是教师要求他们一定要做的。但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产生了自主探究的愿望,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总之,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要求、学科特点,通过有机整合,开发出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和谐互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