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职业院校战略规划与执行互动问题的反思

2009-09-24袁柳燕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执行战略规划互动

进行反思,探讨战略规划与执行的互动问题,论述了战略规划与执行力的匹配、执行态度对执行力的影响、管理者决定执行力的强弱、监督跟进对执行力的纠偏、严谨制度对执行力的保障、工作分解对执行力的提高、系统培训对执行力的促进等七个问题,认为优秀的执行能力不仅可以保证战略的实施,而且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巩固、优化战略方向,形成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之间的良性互动;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的战略与匹配的执行力缺一不可。

关键词:职业院校;战略规划;执行;互动;反思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处于转型期或成长阶段的职业院校,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职业院校的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否实现良性双向互动的问题,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直接表现在各院校的办学实力、发展规模和竞争态势上。本文就职业院校工作中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反思,探讨战略规划与执行的互动问题。

第一,战略是未来发展的指南,是制定执行方案的根据,好的战略应该与执行能力匹配;管理者既要重视战略又要重视执行力,在参与执行中及时准确地发现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从而及时依据执行状况调整战略,确保战略有效达到目标。

案例:在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改革之前,A、B、C、D、E五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包括师资力量、专业设置、设施设备和办学规模(1500人左右)很接近。改革伊始,分别制定了相同或相似的战略方向,经历了改造旧专业、增设新专业的改革历程,巩固发展至今,A、B校在校生增至3000人左右,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而C、D、E校在校生数降到1000人左右, C、D校成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反思:学校要有效地执行既定的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优秀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各类学校将战略实施的能力,反映战略方案和目标的贯彻程度,是生存发展的关键。五所学校在战略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经历了7年左右的发展,A、B两校与C、D、E三校的办学实力差距拉大,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执行力强弱不同。说明了战略正确并不能保证成功,成功一定是在战略方向和执行力两个方面都做到位。在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要加快、教育质量要提高、发展规模要扩大、专业品牌要创建的竞争要求下,学校的决策层不仅要善于不断捕捉发展机遇,制定出好的战略,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施这一战略的执行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胜出的学校无疑都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第二,“坚决服从,立即行动”是强有力的执行力的表现,“拒绝借口”应该成为追求完美的最有力的保障;消除借口,领导是关键。

案例:F校在接通自来水后,管理者以水费昂贵和管道陈旧为“借口”,无视有关学校用水的政策规定,生活用水仍实行以水质不达标、未经消毒的地下水供给为主,间或自来水和地下水混合补充;由于地下水水质差或水量不足以及潜水泵故障等问题,部分宿舍经常停水,致使学生作息无法正常。不仅在管理上体现出后勤服务质量较差,规章制度难以执行,更重要的是无法保证师生用水卫生,安全隐患较大。

反思:管理者职位越高就越要在工作中保持紧张感,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好了分内的事情,要经常思考改进、完善工作的方法;不能认为执行力是基层员工的事,而对自己执行力的偏差不担负责任。F校用水违反法规的案例中,首先是作为管理者以“借口”不执行国家的制度和标准,导致执行不了学校的制度和标准,这说明管理者对执行的态度是造成执行力偏差的直接原因。即使有非常完善的制度和标准,若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不能坚持,这些制度和标准就会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为了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必须反思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不仅要制定战略,还应当具备相当的执行力;提高执行力,就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

第三,管理者执行力决定了整个团队执行力的强弱,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决定着一个组织的执行力,一个部门的管理者决定着一个部门的执行力。

案例:G校在制定考核制度和标准的过程中,管理者一再强调自己只接受上级的考核,不受学校制度和标准考核的约束。在制度和标准制定伊始,基层员工已怀疑考核是否公平、公正和合理,在执行过程中持观望态度和抵触情绪;加之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对决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前紧后松,导致该考核方案的实施收效甚微。

反思:领导力就在执行力之中,领导就是要领导执行;领导人在执行方面必须起到表率的作用,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G校制定与执行制度和标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变执行力不佳的状态;管理者置身于考核制度之外,也就是置身于团队之外,把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归咎于他人,从而削弱了团队的执行力。执行是从目标出发达成结果的实践过程,需要整个团队上下一致贯彻,执行力是靠管理者示范和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来推动的;管理者在执行中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才能成为带动全局的动力。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是通过一个团队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对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身先士卒做好表率,由此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从而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员工;团队合作对管理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注意监督所制定计划的落实情况,确保按照规划的时间表去实现目标。

案例:H校在决定立项建设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时,根据评估标准要求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将工作细化分配到各科室,并制定了时间进程表;通过定期检查督促,发现部分科室效率低下、进度缓慢甚至影响了整体工作,及时采取措施协调纠偏、奖勤罚懒,激发了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紧迫感;经过各司其职、协调合作的努力,及时整改,完善了评估材料,完成了筹备工作,最后以良好的成绩一举通过了正式评估。

反思: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力。不断地进行监督,才能有效地察觉规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才能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协调和纠偏,按时完成阶段性和整体性目标。H校在迎评筹备工作中监督控制力度大,及时追踪考核,总结经验教训,绩效佳者给予表扬、肯定甚至奖励,表现不佳者则及时纠正、追究责任,确保达到目标和落实计划。说明很多事情如果缺少监督与控制,就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小问题就变成大问题;同时要注意监督和控制,若操之过急或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监督过严使下属口服心不服,监督不力则可能使工作纪律难以维持,工作目标无法达成。纵容表现不佳者几乎是所有管理者的通病,这种坏习惯会像“瘟疫”一样扩散、传播和复制,所导致的破坏性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一定要认真对待才行。

第五,严谨的制度是强大执行力的保障。制度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执行过程繁琐,都会妨碍执行,增加执行者的逆反心理,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规定流于形式。

案例:K校的一起计算机内存条失窃事件。L教师在未经教务部门同意、未告知学生的情况下没来上课;学生进入机房后,S实验员在未弄清楚L是否来上课就离开了,导致机房90分钟无人管理。S重返该机房后,检查发现有内存条丢失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 80分钟后,才向教务管理人员W、教师Z汇报;随后,又允许学生上课开机,再次发现异常后才全面检查,最终确定该机房近1/4计算机内存条失窃。

反思:严谨制度的创立对效率提升、执行力塑造的意义不言而喻。推行一种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可以据此采取奖惩措施,有效地刺激员工约束自己,提高执行效率。K校内存条失窃案中员工的行为,暴露了工作制度欠严谨,员工行为不规范,不执行工作流程,管理流程混乱等问题。制度需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准则和实施准则的规则;制度应包括所有团队、部门、职位的所有工作流程,而大多数制度实质上只是纪律准则,不包含工作准则和工作流程。随着学校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治”的管理方式必须淘汰,不仅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夯实管理的基础,建立顺畅的工作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增强内部管理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公平性。建立规范制度,加强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保障执行力的最终提高。

第六,工作目标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要提高执行力,首先管理者要在制定目标计划时注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角色定位;明确工作分解和汇总的方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提高执行效果。

案例:M校晋升国家二级工作开展以来,实施方案迟迟没有制定。近两年的筹备工作仍处于启动状态,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工作目标和责任不清晰,互相推诿;新制定的实施方案中对工作的分解不清晰,没有将整个任务分解到每个部门和每个人身上,致使各个部门和人员各行其是,造成工作措施不得力,执行效率低下,严重拖延了前期工作进度,后续工作的开展步步滞后。

反思:如果工作分解不清晰,或是配置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当一项战略要执行的时候,就无法得到各层级的相应策略和措施的回应,执行力难免会出问题。M校的档案管理晋级筹备工作滞后、执行力不佳的原因,是缺乏工作分解和汇总的好方法。要提高下属的执行力,首先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采取“派单制”和“布置作业”的方法,在下发目标和布置工作时向下属交待清楚,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防止群体共同承担责任,社会惰性导致团队效率低下;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指标,使员工的努力能更科学地量化出来,以有效地激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总之,细节把握程度越高,做得越细,执行效果越好;执行动作细致,越有助于员工对战略有更深刻的理解;理解越透彻,越能保证团队上下对战略理解的一致性和清晰性,从而形成合力,提高绩效。

第七,培训是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执行力的有效途径。组织的效率需要合适的人才保证,个人的执行力水平是一个基本要素;必须认真从学校发展目标入手,做好培训计划并有效地实施管理,使培训真正对学校发展起作用。

案例:7年前,N校就根据发展战略制定了系统的培训方案,采取脱产、集中、定期、校本的方式进行全员培训。针对学校的战略目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职业教育理论、理念以及形势的教育;结合员工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技能状况,分别学习管理知识、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知识、专业技能、现代教学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方法。4年来,每年均有3~4名教师晋升为高级讲师。该校的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高级讲师占25%,“双师型”教师占65%,“双学历”和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占20%;每年均有多项教科研成果获奖,有多篇论文发表或参赛获奖。经过实施有效的系统培训,取得了师资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提高和办学实力提升的优异效果。

反思:学校所处的环境在变,战略在变,执行战略的能力要求也在变。而员工不是全能的,又不能随时引进足够的符合新战略要求的人。这就要求学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系统,迅速将新战略要求转化为培训发展方案。N校实施培训成功的案例,说明了战略是制定长期培训计划的基础,经营目标是制定短期培训计划的基础。培训前有必要对学校的战略和经营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将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通过培训传承校园文化,提高员工的能力,激发其工作热情,实现培训更高层次上的作用——增强凝聚力。培训要根据员工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技能差距来确定培训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开展有效的监督和评估,增强培训效果。提高计划性和系统性,才能将培训真正落实到执行力的提高上。

综上所述,管理者需要用战略的眼光来诠释执行,学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的战略与匹配的执行力缺一不可;优秀的执行能力不仅可以保证战略的实施,而且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巩固、优化战略方向,形成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之间的良性互动。

当前,职业院校的战略规划水平日愈提高,战略意识逐渐成熟,只有有效地执行既定的战略,才能赢得更多提升执行力的机会;同时,执行力的增强又促进战略规划水平和意识的提高,才能不断在制定与执行战略的循环中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事实证明,职业院校在磨砺中成长,在竞争中成熟,必然能够从新的视角对战略执行进行更全面和更深入的思考,加深对内部战略管理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推动战略执行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余世维.赢在执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马树超.能力·理念·基础·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7-04-17.

[3]李光炎.领导科学纵横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袁柳燕(1973—),女,广西柳州人,广西柳州商贸技工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培训与研究工作。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执行战略规划互动
企业战略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D+3I”五步构建企业战略规划全景模式研究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战略规划 老总该如何自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