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丢失的尊重

2009-09-24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区同学老师

王 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一直都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感到自豪,并努力做个称职的教师。学习新教育理念,尝试多了解和理解学生,尝试说服教育自我学习。

我不想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难以理解,但是作为教师,我时常会遇到很多矛盾的事情。我总是想,像我这样天资愚钝的人,的确需要多读一些书,那就谈一下从书中体会到的一点教育心得,以及它在我教学方面的体现。

《教育的十字路口》中有这样一个事例:“这天学区检查卫生,学区校长从楼下走过时,二楼班上的一个女孩随手扔出的纸团正好掉到校长头上。一会儿,校长冲了上来,大冬天,他的皮鞋就踩在女孩子穿的塑料鞋的脚面上,另一只脚还悬了起来。我就站在边上,真想冲上去制止,可我太怯懦了,我什么都没有做……”无独有偶我在《青年博览》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威尔逊总统演讲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把鸡蛋砸到他的脸上,当总统问为何砸鸡蛋时,小男孩说想看砸的准不准,结果威尔逊还赞扬了砸的准将来一定能当个优秀的运动员……”

事例中的中国教师和美国总统对孩子的态度,让我想起了尊重二字,从教育的角度思考一下“生命化教育维护与尊重人的尊严,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文化与信仰的差异,维护与倡导人自由选择、自主成全的权利。” 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美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忧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尊重学生尊重教育,尊重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

记得是讲词《武陵春——李清照》中间的一个小插曲,不仅改正我教学中的一个语言上的细节,而且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教育中的尊重。

词的作者介绍,内容分析很顺畅地完成,该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当然是以提问的形式进行。

“请你翻译‘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我提问的是班里公认的“疑问大王”,每当提问时他的手都举的高高的。

“狂风止住,飘落的花瓣已被践踏,日色已高,头发却还懒得梳理。”

“很好,请坐。”既然回答已完成,就让他坐下。

“老师,我发现课文插图(图片见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有问题哦。”只见他狡黠地说。

“什么问题?”我虽然这样问,在心里却想:又要开始提问了,每次遇到他的这些问题都让我哭笑不得,比如“房子有没有感情”“闪闪烁烁的声音怎么会是白丁香”,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大都急于上课,而让他赶快坐下。

“刚才讲的李清照已经五十多岁了,怎么图画上这么年轻?”

“哦,就是有些年轻了……请坐。”我很无奈地说。

“不是‘花已尽吗?我看画面的花朵还是很繁盛的。”他有点得意地说。

“知道了,你坐下吧!”我的口气有点强硬,不知是因为他的多问,还是因为插图的失误而急于掩饰。

“老师听我把话说完,好吗?”此时的他好像由刚才的得意变为小心翼翼。这时他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同学的讨论,甚至有同学想回答他的问题。

“好,你说吧。”当然我已经有点生气了,毕竟班里教学进程被打乱。

“‘日晚刚才讲的不是‘日色已高吗?老师您看看图上画的是个月亮。”他快速地说完这些并坐下了。

这时,我也看到了插图的这个致命的失误,不禁为“疑问大王”叫了一声“好!”而那些试图回答他问题的同学也不约而同地认为图就是画错了。

我突然明白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虽然这是经过审查的教材,但仍然会有失误。但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我一直试图打断他的话,让他坐下,虽然问题有些没法回答,但毕竟是学生的思考疑问,老师不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吗?即使一时回答不上来,也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而“听我把话说完”这句话仿佛给了我一个提醒,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尊重的前提,而尊重是永远不能丢失的,让学生懂得尊重,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大多数教师是爱学生的,可是爱学生并不等同于尊重。重新认识学生,也重新认识自我。同时也对教育学生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独断,营造一种自由交流、积极对话的教育空间,为我们教育生活的理性品格的提升做些实在的努力。

因此,我以后提问完学生后总会问一下:“还有没有要说的?”这件事也许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也许教育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的正是众多平凡而执著的努力,它将支撑、并且照亮我自己朴素的教育人生。

王洁,教师,现居河南郑州。

猜你喜欢

学区同学老师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