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
2009-09-24周仁燕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达到这些目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讲的就是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强的,特别是达到朗读正确、流利,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语气准确、语义表达合理的,其作文的语言表达一般也是通顺、流畅的;凡朗读中添字、漏字、破读、重读多的,其作文语病也较多。这就说明朗读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能力。
笔者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感到: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更能对朗读内容的理解、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下面就粗浅地谈谈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与同行交流,请名师指正:
一.做好示范导朗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引导学生对语气、语调和节奏、重音等方面的理解、处理,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积极向上情绪,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品中准确、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词句的迷恋;范读还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情感,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理解的思想感情和教师理解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写作时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在朗读时,就要把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复杂心情表达出来,表现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形象并清晰地印在脑海当中。
二.精讲多读保时间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能多读,就不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的阅读、领会和感悟,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学生(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全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虽然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文贵自得”,“自得”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多读不是取消教师的讲,学生多读,只是对教师的“讲”提出新要求,一节课的时间固定,学生多读,教师必然要少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分配时间,科学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求把时间“挤”出来,给学生多读。比如:古文教学,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己去朗读,尤其是比较长的,如《捕蛇者说》、《出师表》等。学生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看注释就能熟悉内容,理解意思的大部分,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和一些补充就能使自己理解掌握。否则,教师花好多时间,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三.因材施教为全体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只是少数学生才会有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味课文内容,可根据大家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平时就组成小组,发挥优势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台阶。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或检验朗读效果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由朗读小组领头人给成员分工,按不同的角色,深刻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加以朗读;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引发竞争意识;也可随时点拨、指导,调整学生的朗读情绪,使之产生激情,充满信心,充分表达,身心合一,融进角色。当教师把方法教给学生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去练习,按小组按确定的标准,适时评价,不说最好,追求更好。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训练面、受益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之作,文质兼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朗朗读书声,读出背影中凝结的父子深情,读出济南冬天的宜人温情,读出初春时节的新鲜活力,读出草原月夜冬不拉的喜悦……我们要让学生动口动心地读,读出语文的美,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周仁燕,教师,现居江苏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