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开放阅读教学浅谈

2009-09-24任成秋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悟性材料课文

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是相对于单向、双向阅读教学而提出的。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尽可能大的阅读空间内,自主感知阅读材料,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相关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适应学生心态的需要,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与教师、学生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完善或否定自己的观点。因此,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等能力,在多向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自己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

一.向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逼近的途径

1、准备性阅读。平时,我们要求的预习,多是一句话:“明天讲第×课,大家先预习一下”。学生是不是真的预习,怎样预习,教师都不太清楚。而要向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逼近,准备性阅读这一环节就必不可少。我把准备性阅读的要求定为两点:一是初知课文,二是搜集相关信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又各有侧重。在时间安排上,以搜集信息为主,初知课文为辅的一般放在课外进行;以初知课文为主,搜集信息为辅的一般放在课内进行。

准备性阅读要抓好“读、思、查”三个要素。“读”,指阅读要学的课文,能把课文读通、读流利;“思”,指对所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初步理解,特别是要找出自己不解之处;“查”,指查找老师指点的相关信息或自己认为应该查找并能查找到的信息。

2、自悟性阅读。自悟性阅读强调的是自我感知,自我感悟,把自主思考放在第一位。阅读时,教师主要巡回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对感兴趣的材料大致了解到什么程度,做到胸中有数。学生则利用这部分时间,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感知领悟阅读材料,做到真正有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中,学生阅读的方法大致有:朗读体味、默读揣摩、点线勾勒、文字笔记、图画再现等。

3、巩固性阅读。自悟性阅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材料深入的体味,为了有效地开展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以及使其能够朝深层次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巩固性阅读。巩固性阅读如何体现自主、开放呢?我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设计自主、开放性的巩固练习。譬如开展对课文观点或主人公形象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设计课后读书活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内容、体裁或其它方面与之相关的文章和书籍,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二.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取决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个性的人,而不能视学生为容器。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在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允许学生与教师产生“顶撞”,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真正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方向、目标原则。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是以读为主线而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自主、开放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应自始至终把握整个阅读教学的方向,使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按其本身的规律进行,最终实现整体教学目标

3、真实、可信原则。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首先要消除“假读现象”:有的课堂上,学生对某一部分你读、我读,缺乏相互之间的探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不到任何进展。二是要消除“假议现象”:或者老师设计的讨论题没有讨论价值,学生讨论只是走过场;或者教师对讨论不加诱导,一切活动由学生随意进行,教学方向不明,学习效率低下;三是要消除“假疑现象”:教师只追求课堂上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表面现象,学生对一些较低水平甚至已经弄懂的问题提出疑问,老师再问,学生立刻能应对答案,学生以此博取老师欢心,这扭曲了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的根本目的。

自主,开放的阅读教学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教学实践中排除干扰,不懈探学,百折不挠。我将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

任成秋,教师,现居河南遂平。

猜你喜欢

悟性材料课文
可爱的小瓢虫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材料
摇摇鹅
生活的悟性
赠送折纸材料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
孙科长解人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