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中的过度阐释倾向例谈
2009-09-24谷玉俊
在解读《老王》的时候,人们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诠释,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文本的意义,但是在解读的过程中也存在值得讨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人们的解读存在过度阐释的倾向。
过度阐释是指解读者脱离特定文本,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推导出并不存在的文本之外的意义。怀宁先生认为,作者杨绛没有平等地对待老王。“在当时,尽管作者对老王也是心存感激,但到底有没有将老王当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呢?显然是没有!这种心态有点像现在我们对那些在建筑工地上劳作的建筑工人的态度差不多:我们感激他们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同情它们的辛劳,但我们从来就只把他们当作‘民工,当作下层人民,甚至时时刻刻提防着他们,怕他们给我们带来麻烦给城市带来不安定。”[1]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老王》,就会发现他并未准确客观地理解文本,而只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推测文本中的人物。怀宁先生把理解文本建立在对平等的模糊理解上,平等究竟是什么呢?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只能是相对的,他们的不平等则是客观存在的。诚然,老王和作者在身份地位等方面十分悬殊,但是这些悬殊并没有成为作者平等对待老王的障碍。作者对老王所做的事情清楚地说明作者对待老王是平等的,而且是这种平等首先是人格上的平等。
从解读者的经验出发阐释文本必然导致对文本的过度阐释,请看下面的例子。黄玉锋老师在解读《老王》时,一方面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比如,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事件中读出了作者和老王之间的隔膜,认为他们之间并不十分理解。另一方面,他却认为作者和老王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的“熟人”、“买卖关系”。依据是什么呢?“他们是‘高知,你是‘蹬车的,别人要说你是在高攀呀!他们会收吗?可是你想,反正我要死了,我要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去实现这个朝思暮想的心愿!现在你‘站着等——等她拿钱给你:在他们眼里,你和他们还是一个交易关系啊!”,“可是他们没有,他们没有把你当朋友、当亲人,他们高高在上,他们看着你一级一级地下楼,也没来扶你一把。他们连坐都不叫你坐,连一口水都不让你喝,他们连客套也没客套一声啊!……不幸的是,杨先生,你们把钱当即还给了他!你们是那么冷,那么冷啊!你们压根儿没想过有另一种选择。可老王在等着你们的临终关怀啊!”[2]
回到文本,我们能够发现作者和老王的关系远远超出“熟人”、“买卖关系”,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正是老王送给作者鸡蛋和香油的事情。老王靠拉三轮车谋生,经济拮据在所难免。老王和作者非亲非故,他有两个侄儿,作者只是一个乘客。但是,那些昂贵的东西没有送给他们而是送给了作者。这种不寻常的举动除了显示出老王对作者的谢意、尊敬、关心和牵挂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老王对作者的深厚的情感,那是一个不幸者对一直在同情他帮助他的“幸运者”所能表达的复杂的又是真挚的情感。
黄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充分驰骋了自己的想象,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不足。解读文本不能仅仅凭借无节制的想象。同情老王是他解读文本的一个据点,这种同情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解读文本更为需要的是客观的态度。放弃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而将目光集中在文本之外,这样便造成了文本解读的异化,同时也丧失了文本解读的意义和尺度。
以上都是解读《老王》时过度诠释的例子。这种倾向是我们应该避免的。如果对于某一文本的过度诠释还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那么,一旦过度诠释成为一种潜意识中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合理地解读文本将受到威胁。经典文本的解读是无止境的,它呼唤解读者多元解读。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元解读不是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绝不能把多元解读等同于读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多元解读,更要多元有“界”,这里的“界”便是立足于文本。立足于文本,按照文本呈现出的内容去解读,在此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解读,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阅读立场。
注释:
[1]怀宁《对〈老王〉主旨的探索与思考》,《语文建设》2006年第 9期。
[2]黄玉锋《我教〈老王〉》,《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
谷玉俊,教师,现居河南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