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导入的三种方式
2009-09-24郑亚梅
在教学中如果导入环节运用的好,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而且还能提升师生和谐交流、引发
情感共鸣的质量,为优化整个课堂教学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从本文主旨出发,依文导入。每一种教材都隐含着对教育的某种信念,隐含着一定的价值趋向,与单纯以学
科规律为导引的传统教材设计不同,基于新课程理念编写的教材、所选择的文本蕴含着较为深刻的人文引领理念,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上,并不能将之视作为一种孤立的存在,从文本出发,以文章的主旨为切入口,找准文眼,使导入在和谐融洽的言辞中折射出文章主旨的深意。比如学习阿累纪念鲁迅的文章《一面》时,有老师这样导入:“我们已经记不清,我们曾与多少人擦肩而过;我们也已经记不清,我们曾与多少人有过一面之缘。时间如流水,带走了无尽的记忆,却带不走阿累内心深处的那一面。因为那一次见面,鲁迅先生对于他这样一个普通工人的细致深切的关怀赐予了他无穷的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一面》。”
教者在这段导入语中,采用了直接导入的方法,没有过多的铺陈,而是紧扣文本文眼“一面”,巧妙将文本的主要内容以及主题展示在学生面前。因为文眼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与文章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整个一节课都将围绕这一主旨展开。因在导入环节中做到了依文导入,突出重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从课文意境出发,情景导入。初中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理念互动的过程。情境导入,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在融入文本之时,若教师、学生、作者、主人公等之间的情感融合可升华到统一思想的境界,定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这样的画面: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欢笑,孩童嬉戏,在和煦的阳光下放风筝;然后播放配乐朗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样的情境导入,可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激情,感受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及形象逼真的美感,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其实教师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也很能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比如,我这样导入贾平凹的《月迹》。音乐轻轻响起。教师导入:“月色如水。一群孩子围着一个老人在津津有味的听着故事。月亮也想来凑热闹了,它款款的爬进了衣镜中,一会儿又调皮的溜走了,老人和孩子们欣喜起来,追随着月儿来到桂花飘香的庭院中,来到醇香醉人的酒杯里,来到安静清澈的小河边……让我们也一起去追寻《月迹》吧!”课文录音恰巧响起。
缓缓流动的音乐,轻轻动情的叙说,学生一下子被带入了宁静淡雅的氛围,迅速融入了优美的语文课堂。
三.从学生经验出发,兴趣导入。学生有四种世界:经验世界、课本世界、现实世界、想象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一维的课本世界,那种将注定是一次失败的教学。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应努力实现学生经验世界与课本世界的沟通,我们必须坚持兴趣导入。
看一位老师这样导入《送你一束转基因花》:“荷花以其高洁的品质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的至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于荷花的形象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见过这样的荷花吗?”同时,出示一张似菊花一样怒放得有些霸气的黄灿灿的荷花的图片。“哇——”学生惊呆了,不敢相信。教者微笑着说,“今天老师就要《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板书课题。这段导入,恰当的出示了转基因荷花的图片,直观形象的告诉学生,转基因花是多么的奇特,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如饥似渴的投入到对文本的解读之中来。
对某些实验性较强的课文,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轻松掌握课文内容,获取知识。比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让学生把一朵红色的玫瑰花泡在肥皂水中,观察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再把这朵玫瑰花从肥皂水中拿起来,放到醋中浸泡。请同学们观察花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然后在学生惊讶的叫声中让他们认真学习课文,从文中去寻找答案。通过如此直观的导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又紧密联系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郑亚梅,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