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情趣中学习语文
2009-09-24冯聚花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使学生喜欢语文。
1.导入激情。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通常有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形象直观法——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情感感染法——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2.朗读入情。我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堪称语言的典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必须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培养语感。如《第一场雪》中“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感受到这场雪的“壮美”。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学生则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入境入情,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读法,节奏感强的可引读;人物对话较多时就分角色读;慷慨激昂的课文全班起立齐读……都能得到情感的体验。在读课文时,还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这样,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轻松愉快。
1.鼓励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遇到困惑,处于愤悱之时,教师给予点拨,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另一方面,学生的疑问之处正是给教师指点了方向,使得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充分地信任学生,鼓励质疑问难,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一夜的工作》时就有一个同学提出:“周总理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好像与课文没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多有价值的问题啊! 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因而感到十分的骄傲、满足。
2.珍视独特感受。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该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独特创见要加以肯定与赞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3.尝试角色互换。《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常常来个“角色互换”,让学生来当老师,帮老师解决问题。比如设计《将相和》一文的板书,我苦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成语,而“渑池会”三个字将会破坏板书的整齐,久思不得。忽然想到学生也许能帮我的忙,果然,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提出了“渑池立功”“渑池挫秦”,太棒了!我欣然写上,不禁暗暗惊叹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上有意请学生“帮忙”,能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4.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改善了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合作学习的内容很多,合作朗读、合作表演、合作探究……我就经常让学生合作修改作文,每组4人,每个学生的作文必须由组内其他3人读过,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并且由其中1人执笔写上评语。此举大受欢迎,差的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得很快,擅长写作文的学生好好地表现了一下,共同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
冯聚花,教师,现居甘肃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