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2009-09-23梁寅子
梁寅子
摘要: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研究孝文化对于全面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本世纪中叶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孝文化对于解决家庭养老与老人的社会保障,处理现代亲子关系,建立现代家庭伦理,加强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均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孝;孝文化;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C955.2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149—02
传统中国社会是植根于孝道的社会,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孝的文化。“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 同时也成为了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 是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可以说它是中国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展开的精神基础和实践起点。因此研究孝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孝文化,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解决现代家庭养老与老人社会保障,建立现代家庭伦理;保持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均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孝文化的内涵与起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文化一直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百善孝为先”的领导地位,被看作是人之善性的根源,同时被看作是政治的根源。然而孝起源于何时?初始为何义?这是我们探讨的起点。
“孝”作为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善事父母”。《诗经·尔雅·释训》以为“善父母为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个解释是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的。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所从之“匕”字,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中国古文字的构字原则来看,正是父老、老子相承、善事父母的意思。自古以来,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与美德。《孝经》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那么孝又是如何产生的?
恩格斯曾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孝文化的产生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农耕经济是孝道产生的根本因素。在农业宗法社会里,祖先及其所奠定的原则具有无可置疑的神圣性,人们总是小心翼翼而执着地维护着祖宗规矩。这就是孔夫子所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然而《孝经·卿大夫章》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文明之初都存在,但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发展出完备的孝道体系呢?显然,这其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即中国农耕经济的血缘色彩。这种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必然产生将血缘情感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的情感方式。同时,这种情感方式是由民族的基本人生态度所合乎逻辑地派生,因为基于血缘关系的人类自身的生产繁衍也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基本形式之一。“人道之始,造端夫妇”,由性爱可以派生出亲子之爱、骨肉之情,派生出父子、夫妇等一整套伦理规范。而且由于聚族而居,彼此都同宗共祖,加上不同宗族之间频繁地嫁娶,更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个姻亲关系的网络,故不能不讲血缘情感和家族中尊卑贵贱长幼男女之序的道德规范,使情感的表达不能越出宗法道德限定的范畴。尤其是西周宗法制度的确定,把血缘关系上升为组织社会、结构国家的根本所在,这就为孝的实施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孝文化的历史作用
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出发,中国封建社会大力弘扬,提倡和推行的孝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维护家庭和谐、安定社会;二是为政治服务,培育爱国之心。
孝,被看作是一种家庭道德,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传统家庭的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血缘关系的成员、家业与家姓构成。为了维系家族的发展,必须确立相应的家庭道德,家庭道德是建设家庭的重要内容。于是,人们在生活中提出父严、母慈、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子孝等道德范畴,其中是以“孝”为核心的道德。
孝是维系社会安定的精神力量。恩格斯曾指出,“即使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之间,既有对立的利益,也有共同的利益,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通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中国封建社会大力提倡和推行的孝道,虽然为阶级统治的忠君治国服务,但对整个社会文明有序地发展,对家庭稳定和生产力的提高也起到积极、进步的作用。孝在儒家文化中,既被看作是人之善性的根源,又被看作是政治的根源。孝在其产生之初,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政治上的传子制度,因为传子制度是家天下的基础,要想政权稳定,首先需要一个稳固的家庭,所以孝便是以父权为中心逐渐形成的巩固家族组织、秩序的道德观念。
亚里士多德说“政治是最高的善”而“孝道”被中国人看作是“最高的善”,预示着孝会逐渐引申到政治领域并为统治阶级服务。自周代起开始了嫡长子继承家天下的统治。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发展,孝道逐渐政治化,与政治紧密的结合起来,将事亲、事君,孝与忠混同起来,使君与臣之间如同父与子的关系一样,从而使君权可以得到扩张。从汉代统治者倡导的“孝治天下”,“求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到董仲舒对孝的神秘化论证提出子对父的义务的全面化和绝对化,再到宋代出现的愚孝愚忠,提出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论断,孝便越来越变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由此看来,孝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
三、弘扬孝文化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价值
生产力水平影响和制约着人口的结构和生存质量。就目前看,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另外,老年人口多,社会公共福利事业不发达,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号称“世界老年人口大国”。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32845万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6%。到那时世界上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老年人。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做到“老有所养”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挑战。现阶段,城市居住的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基本能靠社会给予解决,但农村养老问题在解决起来还是一大难题。
目前,农村还采取的是家庭养老的方式。所谓家庭养老是指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对患病老人提供医疗费和护理等。农村有我国70%的老年人口,他们的生活保障能力较低,绝大部分要依赖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因此,在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供养体系的同时,必须大力倡导善事父母,赡养双亲的传统孝道,尤其体现在中国农村,弘扬孝道是目前更为现实的选择。
四、为构建和谐孝文化应该采取的对策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财产独立权利的确立,人们独立意识的增强。在“孝”的问题上,出现了漠视和淡化“孝”观念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孝”建设的力度。构建平等、民主、互益的包括现代“孝”道德观念在内的新型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得到广泛传播。
首先,孝德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因为它是爱家爱国的基础,应该把它作为少儿启蒙教育的必修课,在青少年的头脑中形成爱父母,爱家人的思想,他才能有爱心,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风尚才能敦睦纯厚。其次,以孝为主题的文艺表演等活动应深入社区、农村,以此广泛宣传尊老、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把正确的孝道观念真正渗透到群众中去。多创作一些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能够使观众反观自己是否孝敬父母,从而鼓励人们正确处理子女与父辈的关系,明确尊老爱老的社会意义。再次,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律监督,使“孝”道德教育与法律调控相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法律意识的增强一方面意味着对法律和义务的自觉履行和遵守,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以法律作为强有力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的决心。因此,宣传尊老爱老的道德观念的同时必须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既使年青一代认识到尊老爱老是一种法律责任,又使老年人自觉维护自己的各种合法权益,使道德教育与法律调控相结合。社会应该在制度和政策中体现和尊重这些“孝”道德的美好价值,引导人们善、行善,使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道德风尚。最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上保证了我国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养老问题上,社会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综上所述,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继承和发扬中国人的亲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对于目前家庭道德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养老的全面实施尚有一定难度。中国老龄化社会在实现现代化之前来临的特殊国情下,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使老有所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是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魏英敏.“孝”与家庭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7]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3).
[8]诗经·尔雅[M].
[9]论语·为政[M].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