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及解决对策的建议

2009-09-23赵雁鸿

学理论·下 2009年8期
关键词:农民工建议影响

赵雁鸿

摘 要:从1989年“民工潮”的兴起,到现在我国1.2亿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状态下,“农民工”这个生存在城市边缘的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又要面对新一轮世界金融海啸的冲击,世界金融海啸影响了我国东南沿海加工出口制造业,而这一地区又是农民工的密集地,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民工又将何去何从。本文试从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社会流动的角度来分析金融危机对农民工产生的影响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流动;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092-02

2008年9月一场突入起来的全球金融海啸使部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陷入衰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场持续蔓延的金融海啸也势必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地方正好是我国农民工的主要聚居地。无疑这场金融危机使“农民工”这个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更是雪上加霜。

一、对农民工和社会流动概念的界定

(一)对“农民工”身份的界定

陆学艺依据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三种资源的占有状况把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把“农民工”划入了产业工人阶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农民工却是这个阶层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做的是与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但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所以在工资、劳保和福利等方面的待遇明显不如城市工人。[1]

农民工及其家人在城市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他们被定义为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这一称谓形象的描绘出他们生存状态的特征,他们处于流动当中,没有长期稳定的居所,无法明确他们的归属。[2]农民工身份的成立和普及,是乡城迁移人员所受的与户籍身份相关的制度限制的客观反应,另一方面,它也是一般社会对乡城迁移人员作为城市中“非市民”身份的无批判的确认。[3]

(二)社会流动概念的界定

社会流动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指的是人们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一个分层结构层面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在垂直流动中又细分为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上向流动是指流入层次高于流出层次;下向流动则指流入层次低于流出层次。[4]

二、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农民工的统计,我国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的总量大概是一亿二千万人。60%的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即大中城市约有7200万农民工,另有约2400万农民工流入小城市,其余的约2400万农民工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工业化或半都市化的乡村地区。[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过去主要从事外贸企业因为外需的减少遇到了一些生产上的困难,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失去了他们的就业岗位。在农业部组织的一次抽样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农民工输出比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进行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到年前(春节前)大概返乡的农民工占到38.5%。在返乡的农民工中间,有60.4%的农民工是正常的春节回家探亲,即他们在城市的工作仍然是保留着的,春节后他们会回去正常上班。也就是说返乡农民工中,用39.6%的人是属于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在一亿三千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总量来看有15.3%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按照15.3%这个数量推算一亿两千万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两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

(一)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参与社会流动的积极影响

1.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契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一些管理机构不完善、不规范的中小企业走向倒闭之路。但对于一部分在外打拼多年的农民工,他们积累了相当的知识、经验资本和一定的经济资本,金融危机对这些有一技之长,能够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却提供的新的契机。农民工可以抓住金融危机之时,国家、地方出台的促进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的机遇,施展自己的才智大胆创业。

2.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劳动就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代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以及农村购买力市场的不断扩大。[6]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接受过现代城市文明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具有比一般农民较高的素质,能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去谋划现代农业,用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去管理现代农业,能极大地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而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3.有利于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一弱势群体多半是由于我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形成的,伴随他们而来的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返乡的农民工将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状态,有助于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及老人的赡养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参与社会流动的消极影响

一亿两千万外出农民工中的15.3%大约两千万失业农民工的返乡造成了下向的社会流动,这既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不利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

1.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回落。两千万由于金融海啸冲击而失业的农民工返乡,他们返乡后直接面对的是没有任何收入或社会最低保障的现状,虽然比起我国一亿两千万农民工来说,两千万失业的农民工不算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可是在每个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的身后隐射的是一家人的经济命脉,所以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生活经济水平回落的农民人数并不只是统计出的这两千万农民工。

2.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狭义上说,指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力的过程;广义上说,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化,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转变过程。[7]金融危机造成农民工的返乡,客观上弱化了农民工从乡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流动、农民工从事农业劳动向非农业劳动的转化,导致一部分农民工下向的社会流动。

3.不利于我国发展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我国现正处于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是衡量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而不合理的阶层结构会引发社会危机。现代社会需要与之相应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可以说,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这个雏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中间阶层不断壮大及社会流动机制合理化。[8]金融危机的冲击,致使两千多万农民工被迫返乡,无疑导致了农民工群体下向的社会流动,这与我们建设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背道而驰的。

三、促进农民工向上流动对策的建议

(一)增强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状愈来愈明显的情况下,进城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屡见不鲜,农民工权益维护面临诸多困难。笔者建议在农民工输出较多的地区成立专门的农民工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变无序无组织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成为当地有序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并使其合法化、品牌化。规范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有利于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投入

教育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合理流动的一个重要渠道,处于较低阶层的群体在主观上通过教育改善自身经济资源劣势和取得更高社会地位的同时,在客观上也确实推动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教育资源占有是否均衡、教育机会和过程是否均等则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良性流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把教育领域里的公平问题提升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目标和处理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则,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活动中的种种矛盾,缩小并逐步消除弱势群体与其他阶层在教育上的巨大差异,推动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创造必备条件。[9]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针对农民工自身素质的现实,对农民工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也是一种促进其向上社会流动的途径。

(三)打破体制障碍

对于中国的农民工来说,虽然不存在国际移民所涉及的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但却存在着另外一种制度障碍:户籍制度以及基于户籍制度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设置。[10]以由于城乡户口管理制度和城市劳动就业与福利制度的继续存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界限未被打破,也就使农民到工人的转化停留在了农民工这一中间状态。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割导致农民工这个城市边缘群体无法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待遇。打破传统的城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从社会制度上接纳农民工群体,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解除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与劣势,为农民工实现平等合理的社会流动和身份转化创造条件,进而使得农民工能够适时地、逐步地在法定身份上与城市居民趋同,增进农民工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

[2]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

[4]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3.

[5]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17.

[6]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

[7]何晓红.农民工市民化的战略地位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6,(3).

[8]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0.

[9]刘恩民、彭泽平.教育-阶层背景与社会流动[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0]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7,(5).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农民工建议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