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桨行船大陇东
2009-09-22张骁骏吴东正
张骁骏 吴东正
一叶舟,一支篙,不足以动全力;
一艘船,万支桨,即可以畅远行。
——题记
能源资源篇
一、打造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
位于甘肃东部板块上的庆阳有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历史,更是一块神奇的富饶宝地。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使这里积淀了数万年深厚的能源、资源,为新时期“高楼万丈平地起”的庆阳项目开发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怎么加快庆阳的发展?就是要围绕把庆阳建设成为我省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来进行谋划。”2007年5月份,省委书记陆浩在庆阳考察时指出,“庆阳不仅是全省能源、资源的重要基地,也是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着眼科学发展,要把庆阳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省委书记的高瞻远瞩非常贴切地指明了进一步加快庆阳发展的方向,并为陇东大地上万木勃发、万桨行船的整体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其中深度开发资源,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成为这一战略的核心内容。
2008年12月,在庆阳召开的甘肃省第十二次老区建设工作会再一次明确提出:“从全省大局来看,未来庆阳的发展,围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应当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成为全省具有新的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这个承载着庆阳率先发展重要基础的能源,主要指的就是石油和煤炭。
说起中国石油,陇东油田堪称黄土高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庆阳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八个县(区)全部包括在内。1970年8月7日,长庆油田在庆阳境内打成陇东地区第一口出油井——庆3井,翻开了陇东石油勘探开发的历史篇章。197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地区石油勘探指挥部,在陕甘宁盆地含油地区开展大规模勘探会战。从此,长庆油田便在庆阳安营扎寨,开启了开拓创业的大门。2001年,新世纪中国陆上近十年最大的整状油田——庆阳市西峰油田的发现和大规模开发,又一次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
根据目前的勘探预测,庆阳境内油气总资源量32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37%,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之一。
有“陇上煤海”之称的庆阳,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历史也已久远。早在1946年,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甘青分公司勘探处调查发现,环县、庆城等区域内地下含煤。1955年环县甜水堡建起了小煤窑,1958年在小煤窑的基础上建成甜水堡煤矿。上世纪90年代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庆阳煤炭预测储量1342亿吨。2007年,据长庆油田在庆阳30多年的石油勘探开发提供的煤炭和煤层气潜力评价资料反映,庆阳市煤炭预测储量达2360亿吨,其中千米以上浅层资源量达190亿吨,是没有开发和破坏的整状煤田,资源量集中、构造简单、煤质优良,具备建设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的资源条件。
依托资源开发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对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庆阳来说,意味着沉睡已久的陇东大地即将腾起勃勃生机,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型能源化工城市将崛起于黄土高原。
按照中国石油战略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陇东油区资源勘探开发的实际和庆阳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的阶段性特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步走”建设陇东大油田的目标:第一步,到2010年底,境内原油产量和加工量达到“双500万吨”;第二步,到“十二五”末,原油产量和加工量达到“双800万吨”;第三步,“十三五”力争实现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双1000万吨”的目标。与此同时,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庆阳石化公司300万吨搬迁改造项目正紧张施工,2010年将全面建成投产,并按近期500万吨、中期800万吨、远期1000万吨预留规模。2008年的统计表明,庆阳境内原油产量、炼量分别达到292万吨和115万吨,原油产量和就地加工量创新高。
在石油开发如火如荼之时,煤炭资源开发也在大步向前推进,全国能源界赫赫有名的华能集团,迅速进军庆阳,投资建设的刘园子矿井可望今年出煤,总投资逾100亿元的宁正煤田1200万吨核桃峪矿井4月已经奠基开工,新庄矿井年内也将开工建设,两个坑口电厂选址及可研报告评审已经完成。
除核桃峪煤矿(年产1200万吨)开工建设外,目前庆阳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和已开工的还有甜水堡30万吨/年,甜水堡南240万吨/年,刘园子90万吨/年,马福川500万吨/年,毛家川500万吨/年,新庄800万吨/年,罗川90万吨/年,等七个煤矿,预计总能力达3450万吨/年。这八大煤矿陆续建成投产后,必将成为甘肃省又一大型煤炭能源基地,并彻底解决甘肃省因缺煤导致短电这一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同时,到2015年,陇东地区每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将达4000万吨以上,煤炭年产量达到6000万吨以上。
一个现代化的能源基地建设已经拉开帷幕,支持企业加快资源开发,促进庆阳大发展迅速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市委、市政府把企业的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并考虑,按照“环境最佳、服务最优、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四最”要求,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针对资源开发建设土地征借及其它行政审批涉及部门众多、工作程序复杂、审办周期较长、规费标准不一等问题,市上按照“程序从简、速度从快、服务从优、规费从低”的原则,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站式”服务模式,采取“一门受理、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方式,对土地、环保、林业、水务等所有手续在一个窗口办理,实行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建立,形成了“井场等钻机”的快速产能建设势头。2008年,长庆油田在陇东油区投资达到63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80%,产能建设达到114万吨,创陇东产能建设历史新高。
围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加快,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庆阳支线开工建设,以解决煤炭外运为主的长青(天平铁路北延段长庆桥至宁夏青铜峡)铁路、国道211线庆阳段高速公路建设等正在申报争取立项。
资源开发总是与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密切相联。中油集团总裁蒋洁敏和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站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把陇东油区创建成全国“和谐典范、模范油区”。围绕这一目标,全市上下全力支持油田加大勘探开发,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深入推进油田建设钻前服务工程,加强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油田企业则在油区道路、供水、碳汇林建设、城市用气、生态恢复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了地企关系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和谐、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豪情满怀。从1958年在小煤窑基础上建成环县甜水堡煤矿,从长庆油田在庆阳打出第一眼油井开始,庆阳人民就和两大重要能源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无法割舍的情结。站在新的起点上,庆阳将充分发挥资源开发潜力和后发优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联手七市构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区
1927年,庆阳大地上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黄土高原上飘起了鲜艳的红旗,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位于境内华池县的“南梁苏维埃政府”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西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火热、激情的土地,养育了革命,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干部。毛泽东曾为原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专员马锡五、华池县长李培福分别题词:“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群众”、“面向群众”。新时期,老区人民铸就的老区精神,又成为全市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
为了加快革命老区能源资源开发步伐,2008年5月,庆阳市委、市政府率先向周边七个革命老区市发出创建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区的倡议,提出以“保护生态环境、开发优势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宗旨,通过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历史文化的特色优势,统筹区域发展,加强交流合作,打老区牌,举生态旗,走特色产业路,促进老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区域与全局和谐共进,地方与企业和谐双赢。
庆阳市委书记张智全指出,创建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区,加强七市的合作交流,顺应了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势,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有利于形成区域发展合力,有利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有利于统筹资源开发,有利于联手开展生态治理。
庆阳市的这一倡议,得到了陕甘宁三省(区)七个革命老区市的一致赞同,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对此举给予充分肯定。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表示,这一构想的实现将对于加快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2008年7月下旬,陕甘宁革命老区七市在庆阳召开了由七市市委书记、市长参加的第一次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了创建示范区的建议、合作方案、联席会议制度等,正式成立了示范区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组。
本次联席会议后,国务院有关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国家老促会亦向国务院有关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目前,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正组织专家组研究论证、实地调查建立经济区的有关事宜,并着手编制创建经济区规划。以著名学者胡鞍钢为代表的国情研究专家组也正积极着手于创建经济区有关内容的研究工作。
2009年1月10日,庆阳市政府以庆政发(2009)3号文件正式向甘肃省人民政府提出“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区的请示”。
甘肃省副省长石军指出,通过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区这个平台,必将把各成员方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合作与竞争中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依托、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相协调的发展路子,创出革命老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陕甘宁七个革命老区市对构建生态能源经济区的思路、目标已形成共识: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区。具体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为: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立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区。深入研究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拿出解决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环境脆弱问题的办法,编制生态保护规划,加快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建设步伐,提高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加强能源开发合作,建立革命老区能源化工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集中规划建设一批石油、煤炭、天然气化工项目,推动产业链、产品链对接和延伸,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环境的支撑能力。加强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努力把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成为产业关联度强、生产集约程度高、在全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建立革命老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统筹规划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把新农村建设与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生态移民、劳务输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老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革命老区合作发展示范区。统筹考虑以水利、交通、电力、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断头路连接工程、电力通讯同网工程和小城镇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对接,搭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充分利用现存的陕甘宁革命遗址,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合作共赢。统筹考虑以科技、教育、文化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庆阳市在其《建议》中同时向国家建议,希望统筹考虑,将这一经济区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大扶持优惠政策、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力度,改变老区发展缓慢的现状,以老区经济社会的大腾飞,为国家能源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基础建设篇
一、“两小时庆阳”成现实
2007年12月18日上午,庆阳市市区世纪大道南侧人山人海,闻讯群众喜笑颜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宣布:“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高速公路奠基,甜水堡至木钵段二级公路正式通车。”这一事件,标志着庆阳市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庆阳交通事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庆阳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地貌复杂,交通发展滞后,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十分突出。1977年后,公路建设进入全新时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庆阳公路建设以改善干线、提高公路等级、发展黑色路面、“以工代赈”修建县乡公路为基本发展战略。1983年至1985年,新建县乡公路274.5公里,改造公路1154公里,建成了县乡公路网,实现了干线油路化。“七五”、“八五”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两亿多元,新建改建公路70多条、1077公里,新增里程450公里,改造提高等级公路983公里。到199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54公里,其中油路1114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西峰为中心,连接七县一市146个乡镇,沟通了陕甘宁三省(区)毗邻地区十多个市县的道路交通。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庆阳市委、市政府对市情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确提出,制约庆阳发展有四大瓶颈:即交通、水资源、生态和人才,其中以改善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当其冲。围绕消除这些瓶颈,庆阳市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问题来抓,修订完善了交通、水资源利用等20多个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进入新世纪以来,庆阳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的东风,以构筑立体交通网络为目标,以提高公路等级为载体,以乡村道路建设为突破口,逐年掀起了交通建设的热潮,使老区交通基础建设突飞猛进。2003年,建成了庆西一级公路,结束了庆阳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2005年,全市116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等级公路;2006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交通基础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7年,庆阳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甜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完成,续建和新开工建设通乡油路12条513公里。至此,以庆阳市区所在地西峰为中心,七县到西峰的里程均实现了“两小时以内”。
在发展陆地公路网络的同时,庆阳市加快了空中交通的建设步伐。2005年12月26日,庆阳人民热切盼望的庆阳机场正式复航,成为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
时任省委书记苏荣和省长陆浩在贺电中说:“庆阳机场复航将改变庆阳市交通不便的情况,改善老区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环境,为庆阳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任省政府副省长杨志明说,庆阳机场复航后,为庆阳连接兰州、西安两大城市,也为庆阳人民走出庆阳、走出甘肃、走向世界架起了空中走廊,架起了庆阳扩大开放的空中桥梁。同时,对于推动甘肃扩大开放、加快“引强入甘”、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开发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五年来,庆阳市先后完成了机场改造复航、甜木二级公路、环县北部人饮解困、电力农网城网改造、退耕还林及23条、720多公里通县通乡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西平铁路、西长凤高速公路、巴家嘴水库除险加固、扬黄人饮续建等一批重大骨干项目开工建设,机场4C级改造、西雷(西峰至雷家角连接陕西富县)高速、宁长(正宁县城至宁县长庆桥镇)二级公路已批复立项,长青(天平铁路北延段长庆桥至宁夏青铜峡)铁路、庆城至环县甜水堡和庆城至华池至吴起高速公路、扬黄人饮续建工程向庆城延伸供水、葫芦河调水等重大项目正在申报争取立项,解决交通、水资源、生态等瓶颈制约问题有了重大突破,将为庆阳大开发、大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告别无电村 破解饮水难
2007年11月6日,庆阳市环县耿湾乡郝东掌村贾前掌组锣鼓喧天,村民们载歌载舞,耍龙舞狮,欢庆他们终于告别了油灯通上了电。这标志着庆阳市全面实现了户户通电。
庆阳市地域广阔,塬峁沟壑纵横,尤其是地处庆阳北部的环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截至2005年底,环县仍有36个行政村、411个村民小组、18174户人家没有通电。
2005年8月,新华社记者采写了题为《解放近70年的甘肃环县16万人仍在期盼光明》的内参,这篇报道引起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高度关注,并对此作了重要批示。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政府、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全力解决老区人民的用电困难,庆阳市委、市政府也把此工程作为当年为民办的实事之一。2005年底,确定了2006年先期实施环县36个无电行政村的通电“光明工程”。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这项工程于2006年12月底全部竣工,共架设10千伏线路421公里,完成投资6690万元,36个无电村通电工程顺利完成,惠及6561个无电农户、3.2万群众,使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电。
2007年,庆阳市又在环县实施了总投资2.43亿元、架设线路6000多公里的“户户通电”工程。到10月底,“户户通电”工程全部竣工,环县489个村民小组、10881户、53896名群众享受到了“光明工程”带来的光明。至此,庆阳市行政村通电率达到了100%,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户通电率达到100%。
庆阳历来缺水,水资源总量不足一直是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市历届党委、政府狠抓水利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三水齐抓、大中小结合、蓄引提调治五措并举”的兴水治水思路,在全市建设了一大批以灌溉、人饮、雨水积蓄利用、水土保持和节水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工程。
扬黄人饮工程是庆阳市实施跨流域调水解决缺水地区用水问题的重要工程。扬黄一期工程于1992年开工,全体建设者不分昼夜、不畏艰难、运石拉料、穿山架桥。经过四年多的顽强拼搏,工程于1996年5月竣工,黄河水浩浩荡荡地流到了环县甜水堡。
虽然引黄入环的黄河水滋润了部分群众干涸的心田,但环县北部干旱少雨造成的吃水难依然困扰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作出批示,要求坚持以人本,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旱区人畜饮水。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深刻分析当地水资源状况和降水规律,认真总结当地群众长期以来的蓄水用水经验,设计出了以集流场和水泥窖相配套的人畜饮水工程,并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2006年,国家、省上及庆阳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资金9800多万元,在环县北部的甜水、山城、秦团庄等13个乡镇的34个行政村,实施该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生命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共建成水泥窖2.1万眼、集流场1.9万处,环县北部13万群众饮水困难基本得到解决。2007年,庆阳市委、市政府又启动实施了总投资3500多万元的环县中南部人畜饮水工程,10月底全面建成。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集雨工程66.8处,极大地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庆阳市城区面积逐年增大,雨季洪水成灾,晴天又常常“喊渴”的现象日渐突出。面对这个现实,庆阳水利部门创新思路,提出了“集纳天上雨、建造人工湖”的建设构想。经过周密科学的勘查论证,西峰新区一个占地面积170亩、设计湖面66亩、总容量13.2万立方米、年总蓄水量40万立方米的“天湖”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水利部有关专家认为:“庆阳‘天湖工程开创了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先河。”目前集蓄的“湖水”作为城市建筑业和绿化工程的重要水源被广泛利用,湖区也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湖光水色”已成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和谐民生篇
“庆阳的变化实在大,咱们今天先说啥,说煤炭,说石油,说说香包和刺绣……看城镇,面貌新,世纪大道南北通。抓教育,建学校,电脑微机全配套。抓卫生,建医院,合作医疗得民心……”这是西峰区后官寨乡李庄村中老年文艺演出队表演的群口快板《走进新庆阳》的一段台词。
农民群众用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传达自己的心声,歌唱党的好政策、反映城乡新生活、展现农民新面貌,朴实无华的民谣折射着庆阳老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生动局面。
2009年4月17日,备受庆阳老区群众关注的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在环县隆重开工,同一天上午,陇东能源化工基地重点项目——华能庆阳1200万吨核桃峪煤矿也在正宁县隆重奠基。一个解决老区群众用水的民生工程,一个加快老区转型发展的工业项目同时开工建设,让老区群众无比欢欣。而这两个一处位于庆阳之北、一处位于庆阳之南的大项目,也正好印证了庆阳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大步伐。
几代夙愿今朝显,开发大潮涌庆阳。在老区群众的眼里,华能庆阳1200万吨核桃峪煤矿的奠基,绝对可以说是推进庆阳煤炭资源开发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也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老区人民的一件空前盛事,标志着把庆阳建设成为全省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翻开了新的篇章。而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的开工,则标志着老区人民翘首以盼的生命工程、安全饮水的夙愿即将变为现实。
寒往暑来,春华秋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思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庆阳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去年,庆阳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市经济总量由2005年全省第五位上升到了第二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体系建设、工业管理机构整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教育布局调整和职业教育发展、交通建设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安置、城镇化建设、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农村经营管理、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市长和县(区)长信访接待、乡镇工作规范与创新等多项工作均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攀升的生活指数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效。庆阳市委、市政府在下力气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继健全完善了社会保障、创业就业、国民教育、基本医疗、居民住房、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利益分配调整“七大保障体系”,坚持每年为群众办若干件实事,先后投入资金36亿多元,较好地解决了城乡群众就医、就学、行路、饮水、住房等民生问题。其中,2008年投入19.3亿元解决民生问题,一次性解决了4138名国企改革遗留人员、9539名供销系统及其他集体企业职工养老统筹,安置了4000多名大学生就业,提高了多项保障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3%,全市20.37万人纳入了农村低保,占农业人口的8.9%,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5·12”大地震发生后,市上共筹集各类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5.1亿元,实施了411所学校的维修加固和改扩建、64所乡镇卫生院的改造、1877处农村供水工程的修复、20082户农户危房(危窑)的重建和17801户住宅的维修加固工程。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庆阳的总体发展思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紧盯一个目标(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一个主题(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突出两大战略(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破解四大瓶颈(交通、水资源、生态、人才),开发四大资源(石油煤炭、绿色农产品、特色民俗文化、红色革命老区),建设经济强市。同时决定,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在抓项目保增长促发展、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城乡基础条件、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财税金融、改善民生和抓落实干到位上谋求更大突破。
按照这个要求,全市上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重大决策,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和持续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各项措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富有成效,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开放开发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民办实事进展良好,全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上半年,生产总值完成121.13亿元,同比增长8.6%,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速为全省第六。固定资产投资175.51亿元,增长56.4%,总量居全省第一,增速为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6亿元,增长7.8%,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速为全省第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8亿元,增长25.3%,总量居全省第五,增速为全省第二。财政大口径收入19.7亿元,增长32.69%,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三;小口径收入9.9亿元,增长48.29%,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629元,增长14.4%,增速为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8元,增长22.5%,增速为全省第二。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保持了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科学发展不仅要让财政金库充盈,更要让百姓家底殷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庆阳的发展要汲取周边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重视财政增长、忽视农民增收的教训。在这种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庆阳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行动计划”,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2008年实现出口创汇1036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29.8%。特色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39.4%。同时大力实施扶贫整村开发,解决了40多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村村通电,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万多公里,建设省、市、县新农村示范村106个。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试点。
当前,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十一五”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突破50亿元,粮食总产稳定在95万吨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3亿元,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化率达到33%,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5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50元。到“十二五”末,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风正扬帆好行船,老区腾飞正当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干部把心思用在抓落实、干到位上,把智慧用在重民生、促和谐上,把精力用在解难题、办实事上,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二、文化产业大放异彩
今年5月25日,在一片花海歌潮中,第七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拉开帷幕。至此,庆阳已连续七年成功举办了香包民俗文化节。
短短几年时间,被民间称为“绌绌”的庆阳“耍活”成为享誉四方的民俗文化产品,遍布全国,走向世界。
庆阳历史文化灿若星河,红色革命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庆阳虽然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但远离省会中心城市和国内交通大动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边缘城市、农业地区的封闭状况仍然是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庆阳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那么,如何把庆阳老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介?
2002年,撤地设市后的第一届庆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动员和开启民智,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把目光投向了特色独具、底蕴深厚、鲜活生动的民俗文化,一个小小的、香气扑鼻、色彩斑斓、蕴含了历代庆阳人聪明才智的香包破解了这一难题。由此,被庆阳人称之为“耍活”的香包承载起了宣传庆阳、推介庆阳、发展庆阳的重任,并藉此打造出独具庆阳特色的节会——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
香包节刚开始举办,就吸引了外界众多关注的目光,薄一波、铁木尔·达瓦买提、王光英、马文瑞、贺敬之、张仃、靳之林等领导及专家,以及甘肃省的一些领导同志都曾热情题词,予以支持。薄一波赞誉“庆阳香包甲天下”,王光英称庆阳香包为“民族瑰宝”;习仲勋、许嘉璐、布赫、王文元、吴阶平等领导同志曾欣然担任节会顾问。民俗专家们对庆阳香包给予很高评价,刘魁立说,“庆阳的文化资源是一只金饭碗”。《欧洲时报》、香港《大公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对庆阳进行了大力宣传推介。
接连六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和一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博览会的举办,把庆阳的知名度和对外开放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和招商引资、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平台,启动和推动了庆阳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香包、刺绣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品则成为庆阳最靓丽的名片、最有说服力的名片。
借助节会搭台,文化唱戏,发展经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一极。2009年,全市有15万人从事民俗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企业100多家,生产基地30多个,营销公司90多个,吸纳从业人员30万人以上,年实现产值3亿元。许多农村家庭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而一些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农村绣女们也登上了民俗文化的大“舞台”,有的民间艺人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有的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有的被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庆阳市工艺美术大师,由此建立了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人才队伍。
在节会的有力推动下,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道情等艺术形式得到了传承和创新,创作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产品花样一年比一年多,而且,一年比一年“走”得远,全国乃至海外都有庆阳文化产品的“身影”。2007年,市委、市政府在法国举行“庆阳文化周”活动,环县的皮影戏班再次唱红欧洲,古老艺术散发出的迷人魅力,让金发碧眼的观众叹为观止。2008年6月,庆阳再次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庆阳民俗文化推广活动周”活动,五彩斑斓、寓意丰富的庆阳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受到首都人民的追捧。随后,首都博物馆建起了固定的庆阳民俗文化展示台。今年2月9日,庆阳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5月中旬,庆阳又代表甘肃省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并一举摘得展会最高奖项“优秀展示奖”。
在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同时,庆阳高度重视挖掘和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等项目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贺梅英、高清旺、史呈林等艺术大师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香包、刺绣、剪纸、皮影和民歌被誉为“庆阳四绝”;庆阳先后获得了“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徒手秧歌之乡”“荷花舞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等十多项命名,并被列为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
三、学生进城 医生下乡 农民进校
2006年,庆阳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市直低保和残疾人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至2008年秋季,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为城市低保和残疾人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99.6%,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达到75%。同时,近五年来,庆阳实施义教工程、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各类捐赠援建项目1482个,累计争取国家和省上项目资金5.1亿元,市县配套、学校自筹5.5亿元,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人人有学上的目标。在教育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庆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教育布局结构,提出“学生进城上学”的目标,采取‘撤、并、挂、建等措施,撤并农村规模小、效益差的学校和教学点,在城镇建办寄宿制学校。在自然条件艰苦、地广人稀的环县,教育布局调整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学校总数由805所减少到448所,共建成寄宿制中小学65所,乡镇初中全部实现了寄宿制管理。县城容纳3000人以上的寄宿制中小学已有7所,学生总数达到2.5万人,占县城人口的42%,占全县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学生进城、医生下乡、农民进校”,是对庆阳文教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好概括。为了实现科教兴市,破解人才缺乏对庆阳发展的制约,近三年来,庆阳市投入13.1亿元改善教育基础条件,三年招考补充教师4645人。同时还为911名在校贫困大学生发放了助学金,落实贫困生生源地贷款7464人次、4038万元,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去年以来,庆阳共争取中央、省级卫生基础建设项目448个,总投资3.06亿元,用于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总面积达18.63万平方米。2007年以来,从大中专医学院校中招考400多名专业人才,补充到乡镇基层卫生院,今年计划再招录、招聘600名医疗、护理专业大中专毕业生,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庆阳还举办各级各类长短期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00人次,切实提高了基层卫生院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难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这个涉及民生的问题。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全市8县(区)全面覆盖。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去年实现新农合补助资金翻一番的基础上,市财政新增加投入2100万元,为每个参合农民每年增加补助10元,即市级财政补助由每人4元提高到14元,年人均筹资额达到110元,比全省要求标准高出10元。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筹集到位新农合资金18988.36万元(其中个人缴纳4280.81万元,各级财政补助14707.55万元),创历史新高。至目前,全市共有参合农民214万人,平均参合率达到95.86%。在提高人均筹资标准的基础上,庆阳为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住院补偿提高了10-30个百分点,在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降低20个百分点,对接受中医药服务也制定了优惠政策,有效扩大了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了受益水平。庆阳还为乡镇卫生院预拨付一定数量新农合基金,用于现场垫付报销参合农民医药费用,在县(区)域内实行了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门诊和住院费用现场审核垫付直报“一站式”服务,各县(区)与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联网,扩大了“一站式”服务范围,使参合农民就医更便捷,报销更及时。
镇原县城关镇原郑村,新建的农家书屋里,万余册图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柜里,几位村民正在挑选自己想看的书。据村干部介绍,农闲时节和节假日,前来借书的村民络绎不绝。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庆阳围绕创建全省文化强市的目标,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2006年开始试点,2007年扩大范围,2008年全面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农家书屋369个,覆盖了30%的行政村。今年庆阳计划再建891个,实现村村拥有农家书屋的目标。今年5月初,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会议在庆阳召开,全省各市州相关负责人齐聚庆阳,学习庆阳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农家书屋的建设,深受群众欢迎,对于宣传政策法规、传播农村实用技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乡俗民风文明、培养新型农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政策搭平台老区儿女创大业
2009年4月27日,庆阳市城乡就业服务局负责人赴天津参加天津·甘肃劳务对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庆阳和天津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签订了用工8000名的协议,与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签订培训200名“两后生”的协议。目前,庆阳已向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输送劳务人员320名。这是庆阳积极拓宽就业空间、搭建创业平台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庆阳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推动全民创业,积极实施“四大就业”行动和“四大创业”工程,即项目带动就业行动、普通高校毕业生安置就业行动、劳务输转就业行动和服务业促进就业行动,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工程、城乡复退军人创业工程、城乡富余劳动力创业工程和妇女提高素质创业工程。每年,有30多万老区儿女进城创大业。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在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岗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庆阳通过政府推动就业、政策安置就业、择优招考就业,实施“企地联促就业”和“双导就业”工程,近三年来,累计安置大中专院校毕业生9600多人,有效缓解了庆阳的就业压力。
今年,面对金融危机造成劳务人员大量返乡的现状,庆阳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了“稳东进西”战略,在千方百计稳住庆阳在东部发达地区劳务人员的同时,积极开拓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和京津地区的劳务市场。在新疆,庆阳与克拉玛依油田、吐哈油田、新疆蓝天纺织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性用工协议,共计4万多个岗位。目前,庆阳已向两大油田输送务工人员23000多人,月薪平均在1400元以上。同时,与长庆油田建立了稳定的用工关系,为油田各单位培训、输送采油工、护井工、维修工、厨师等,为劳务人员开拓了一条增收路子。针对庆阳输出劳务人员素质低、缺乏技能、收入少的实际情况,庆阳加大实施农民工培训力度,努力促使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今年以来,庆阳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03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4.93万人,技能性培训1.1万人。
创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就业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为了动员和引导全民创业,庆阳全面落实小额贷款担保政策,贷款范围扩大到进城创业的农村劳动者,提高了贷款额度。个人首次贷款由原来的最高2万元提高到2-5万元,对按期归还的,二次贷款提高到5-10万元。对符合创业条件、吸纳持有《待业失业登记证》人员超过当年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的小企业,贷款由原来的最高额度20万元提高到50-200万元。西峰区的待业青年王春贷到了4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开了一家麻辣烫店,他经营有方,生意兴隆,月收入七八千元。复退军人李鑫开了一家照相馆,今年他贷到2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对店面进行了改造装修,扩大了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
2008年,庆阳市劳务输出3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5亿元,年输转劳动力34万多人,农村人均劳务收入97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务输出42万人,创收22.78亿元,劳务输转擎起了老区儿女致富增收的一面大旗。
新农村建设篇
坐落在打庆公路沿线的华池县柔远镇孙家川村,村民家家门前都有一座蔬菜大棚,棚内的时鲜蔬菜生长旺盛;院内是一排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的青石箍窑,雪白的墙壁映衬着现代化的电器,时尚的装饰品在屋内陈设;院后是暖棚牲畜圈、水冲式厕所和沼气池,清洁能源——沼气点亮了村民们的新生活。这个村是全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也是庆阳北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缩影。
回顾庆阳近几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全市上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在科学规划、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同时,着力突出产业富民战略,使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定规划科学建设新农村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站位统筹、高标准定位、高水平推进。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组织完成了市上和八县(区)2006-2035年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制定总体规划的同时,又制定城乡土地总体利用、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力就业和保障、城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行业规划,并超前谋划交通、供电、供水、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市各县(区)依托各自优势和区位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坚持山、塬、川分类指导,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调特调优农业结构,加快发展塬区苹果、川区瓜菜、山区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把塬区变红,川区变白(地膜大棚),山区变绿,村庄变美,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
二、抓产业带动富民工程有实效
盛夏或金秋,漫步陇东大地的田间地头,你会被满目飘香的苹果、杏子,满眼翠绿的瓜菜所吸引,感受出这里焕发的无限生机与不息活力,并不知不觉陶醉于其中。
除此之外,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旱码头”——庆城县驿马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白瓜子、黄花菜、杏子等农副产品集散地,被誉为陇上“旱码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昔日的“旱码头”,又一跃成为全省有名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基地,形成了以民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为支撑、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民营企业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的“驿马现象”。
从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到民营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的兴起,再到以绿色农字号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经济逐步壮大,庆阳人创造了内陆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惊人业绩,跻身甘肃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总量前列。
这就是物产丰饶的庆阳在新时代创造的奇迹。
如果说每一种文化最基本的特质在于传承和发展,总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历史发展中显示其优越地位和作用,那么“农耕文化”的崛起,为周王朝的伟业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对今天华夏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看今朝,庆阳气候温和,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盛产的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被确定为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金枣和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牧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还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子仁加工出口基地,以及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子、黄花菜示范基地。庆阳是“岐黄故里”和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有69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5种列入出口商品。
新世纪,庆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大规模、高效益、高层次目标迈进。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保证粮食总产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牧草、原区苹果、川区瓜菜、全市劳务”的地域布局,加快畜、果、菜主导产业开发,实施农业产业化“六个百万工程”,提出实施种植紫花苜蓿500万亩、饲养肉牛100万头、饲养肉绒羊300万只、栽植苹果树260万亩、种植瓜菜100万亩、每年稳定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0万亩。
庆阳种草养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仅靠单家独户零散养殖达不到一定规模,产生不了较好的效益,对农民增收起不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六个百万工程”的确定实施,为实现农村产业化插上了发展的双翼。环县十年九旱,但土地面积广阔,发展草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实施“六个百万工程”以来,环县提出了“立草为业、引草入田,草当粮种、羊当猪养,草田轮作、良性循环”的农业结构调整新思路,实行“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羊”。从2007年开始,每年种草50万亩以上,引进繁殖绒山羊40万只以上。环县的曲子镇建成了多个千亩草点,全镇种植紫花苜蓿上万亩,为发展养殖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79.87万头,同比增加14.61万头,出栏17.82万头;肉绒羊饲养量达到286.54万只,同比增加41.84万只,出栏116.32万只;新建规模养殖场20个,新建养殖小区27个,新增规模养殖户4111户。全市新种紫花苜蓿126万亩,累计留存面积达到320万亩,实现了由秋种、带种为主向春种、纯种的转变,由山坡地、山荒地分散种植向山地梯田、川塬地带的转变。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00.4万亩,瓜菜设施生产面积达到4.31万亩。全市肉类总产量7.8万吨,瓜菜总产131万吨。目前,全市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收入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39.4%。
随着特色产业基地的壮大,实现农产品原地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把农产品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就成了当务之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组建“农”字号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此作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从2007年开始,全市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成立了甘肃鼎峰有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采用“统一采购、统一质检、统一配送加工、统一出口销售”的办法开展生产经营业务,使全市的白瓜子仁、无壳瓜子仁、油葵仁、果品等农产品收购、加工、出口销售实现了集团化经营。至2008年底,该公司累计加工销售白瓜子仁、无壳瓜子仁、油葵仁6109.49吨,实现销售收入8927.65万元,出口创汇1202万美元。去年,全市农副产品出口创汇1.04亿美元,连续六年稳居全省第一。
勾画未来,蓝图已定。庆阳市将继续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走“压粮扩经、压麦扩秋、养畜种草栽果”的路子,推进全市农业结构实现三大转变,即由对抗性农业结构向顺应性农业结构转变,由以粮食生产为主向草畜、果品业为主转变,由多而全的产业种类向少而精的优势产业转变,加快形成“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草畜、川区瓜菜、塬区苹果、全市劳务”的总体产业格局。争取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争取三至五年内建成畜牧强市、苹果大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在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稳定在90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达到3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70亿元的15%。草畜、苹果、瓜菜、劳务四大产业总收入达到71亿元,净收入达到39.5亿元,农民人均197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的77.3%。
三、上项目加快农民多增收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全市从努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培育劳务经济、加快扶贫整村开发等十个方面着力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解决了40多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村村通电,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万多公里,建设省、市、县新农村示范村106个。
去年,庆阳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及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的机遇,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共争取到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小麦良种补贴、旱作农业基地建设、农民培训、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项目162个,落实总投资4.9亿元。完成省列农业产业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小麦良种补贴等43个项目建设任务。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基础条件有了改善,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尽快扶持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全市各级工作的侧重点。庆阳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以田、水、路及贫困户危窑(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2008年完成机修梯田5.925万亩,新打及维修机井14眼、小电井651眼,建设高位水塔17座、上水工程14处,铺设自来水供水管线150.6公里,整修拓宽村组道路684.1公里,改造和新建贫困户危窑(危房)2152户。与此同时,庆阳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以项目、产业促扶贫,安排整村推进项目82个、扶贫资金5238万元,围绕草畜、果品、瓜菜三大主导产业进行产业化扶贫,共安排扶贫贷款贴息资金915万元,有效地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2008年,全市扶贫资金总量、增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较上年增长31.4%,全市贫困面下降到20.91%。
以项目为载体,以能源资源开发为突破口,以各行各业的大开发、大建设为支撑,老区庆阳正在成为一片引人注目的热土,老区人民正在以满怀的豪情和激情,建设美丽的新庆阳,开创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