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济危机看城乡收入差距

2009-09-22章海沙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国民收入居民收入农村居民

为什么城乡收入有如此大的收入差距呢?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对拉动我国内部经济需求又到底有多大作用呢?

一、首先从中国农业部门的内部原因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得不到提高的问题

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使得主要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下降。因此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第二, 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农业投入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减少了農民来自农业的收入。

第三, 乡镇企业增长幅度下滑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第四, 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多地少的矛盾不利于农业进行集约化生产。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全国乃至全球统一大市场需求,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在中国加入WTO后更加明显。

第五, 我国北方干旱,南方易发生洪涝灾难,加之耕地和草场的退化,甚至沙漠化,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必然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我们再从围绕我国农村生产生活的外部因素来看

(一)劳动报酬率过低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根据有关统计,1985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56.18%下降到了44.72%。从1992年开始,居民收入在国贸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就不足一半,在此之后,这一比重虽然有小幅度的上下波动,但偏低的趋势却没有改变。其中农村居民收入问题更是严重,从1985年的35.61%下降到了2006年的12.54%,降幅达到了64.8%,这表明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少地分享了经济增长成果。而居民收入在我国的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偏低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造成的。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劳动报酬的比重偏低,而且不断下降。而我国的农村居民绝大部分都是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必然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低,最终导致农民收入不高。

(二) 财政支农政策不尽完善,农民的财政性负担沉重

政府政策的取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走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体现政府政策偏好的最直接反应。近几年尽管国家加大了“三农”的投入力度,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城市偏向的总体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为私人产品的生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城乡人力素质差异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能力决定收入差距,而个人能力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决定的。而我国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面的机会在先天上就是不平等的,这就直接决定了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本禀赋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就业与谋取收入的能力越强,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就业与谋取收入的能力越弱。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消费理论,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学说还是佛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学说,均说明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民的消费潜力。

1、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其消费潜力

1990—2003年,我国农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86%,尽管比城镇居民低3.32个百分点,但这十几年间,农民的收入增长了3.8 倍。但调查显示,农村消费率却逐年降低,农民更倾向于把钱存起来,而并没有用于现期消费。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关注,农民的税费负担大幅度下降,随着政府转移性支付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扬,农民的现金收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2004年1—3季度,中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1247.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9%,远远超出去年全年同比增长7.4%的水平。从数据来看,我国农村的收入,估计在未来几年中,会增长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缩短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这就意味着农村将具有消费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2、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来看其消费潜力,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呈逐年走低之势

我国农村的平均消费水平持续走低的趋势之所以非常明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所致。这些因素一旦改变,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我国农村还存在着有望挖掘的消费潜力。

以上看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是拉动内需的一个关键点。但是在背着几座大山不敢花钱的中国人里,数量又以农村人口为最。农村消费无法启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中国经济才有望保持20年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诸如此类观点已在学界达成共识。而让我们失望的是,一项项数据指标却在无情地显现我国农村的“消费不良”:去年前八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000多亿元,其中县以下零售仅为14000多亿元。所以只有缩小城乡收入差才是以农村市场拉动内需的根本途径。而目前要缩小城乡收入差并不是要城镇人口的收入增长放缓,也绝不是拆东墙补西墙,而是应该着力于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

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呢?

首先,应该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率,以此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其次,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第三,通过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最后就是改变目前中国靠工业发展来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形势,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平衡经济规划。

目前,中国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而消费始终不能上升到一个了那个人满意地位,这让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快速,但是长期失衡。这种经济上的失衡使中国的实体经济在这个经济危机受到十分大的损失。特别是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出口减少、投资不如往年,而只有依靠本国的消费才是能使经济结构实现优化,使中国以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挺过这次经济危机,重新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而只有真正地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才能够做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才能以此来达到扩大内需的效果。

(章海沙,1989年生,湖北人,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方向)

猜你喜欢

国民收入居民收入农村居民
从民间到官方:民国时期国民收入核算*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
对“破窗理论”与“破窗谬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