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救市政策比较及前景展望

2009-09-22章雪芬王光泰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生产过程前景展望金融危机

章雪芬 王光泰

摘要: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全球两大独立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救市政策将引领两国走向何方?将从社会总生产过程及两国经济背景的角度分析其采取当前救市政策的原因,探讨两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关键词:金融危机;救市政策;生产过程;经济背景;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F1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62-02

1金融危机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从2007年至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中美两国,危机之后首当其冲受影响的都是股市,股价一路狂跌、银行坏账激增,而这仅是推动危机的第一张多米洛骨牌,股市下挫造成投资者损失巨大,投资信心缺失、消费欲望急降。而美国内经济形势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企业商品积压,生产过程受阻,而此时融资渠道(银行与股市)也自身难保。企业断了资金来源,只好纷纷停产、破产,开工不足又导致工人大量失业,经济愈加低迷。多米洛骨牌一张接一张倒下,进人一个死循环,整个社会生产几乎瘫痪。

2中美救市政策概述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和美国在第一时间出台了救市的政策。两国政策总结其重点可以概括为:

中国——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美国——拯救金融机构为主,改善民生(医疗、教育和收入分配)、企业发展、新能源研究为辅。小布什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绝大部分注入金融机构;奥巴马政府救市方案资金用途分别为:37%失业救济、33蹦减税、13%可再生能源研究、11%基础设施、6%节能项目;紧随其后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提出了2万亿的救市计划以及策划中的8.7万亿美金后续计划,其中95%的资金都投在金融上。

3中美救市政策异同及原因分析

中美政府在救市政策上的不同,折射出两国对刺激经济手段某些不同的认知,其原因,我们可以在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找到答案。

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分别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中国四万亿救市资金57%直接投向了基础建设,十大振兴计划也无一例外全部指向制造业。显然,中国把救市的希望放在了社会生产的源头——生产。

而美国几乎把所有救市资金注入了金融机构:收购不良资产、为问题贷款提供担保、缓解银行信贷紧缩。美国的失业人口大部分出现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反而金融体系的失业人口比例是非常低的。为什么美国只救金融业,就不帮他们的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呢?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消费习惯上得出结论。美国人特别喜欢借钱消费,家庭负磺比率占GDP的95%,而如今失业率上升,金融体系濒临破产,泡沫消费无以为继,社会生产最后一环——消费受到制约;同时,服务业与销售业这一交换环节也会遭到严重打击。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定单,如此便进人了死循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政府救金融市场,是为了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美国民众的泡沫消费,也就是为了拯救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救活了,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等的一系列问题将迎刃而解。

总之,中美两国是基于社会生产不同环节的两种救市策略,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国家体制、社会意识、消费习惯等。

4中美救市政策效果及弊端分析

下面分别分析中美两国救市政策的实际效果及弊造。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民营企业销售环节遇阻,资金回笼紧张,而此时大量资金都集中在公共建设部门,使得民营企业融资极为困难,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数以百万计的人员失业。据统计,中国2008年下半年新增失业人数达3269万,大部分出自民营企业倒闭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2009年中国的实际失业率将接近或者超过10%。

救生产环节当然没有错,但是我们是否觉得我们救市的资金侧重点有偏差呢?假如政府的4万亿用来帮助民营企业,让他们赚更多的利润,那么他们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才会去消费,企业才能赚更多的钱,然后就会扩大再生产,赚更多的钱聘用更多的劳工,再赚更多的钱,滚雪球。

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促进消费的口号。但中国是一个储蓄型社会,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民生重点的养老和医疗不完善,看病、养老都成问题,老百姓怎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消费?独生子女政策也使得我们年轻一代赡养父母的负担更加沉重,70后、80后不敢放手去消费。虽然中国政府近期公布了医改实施方案,使国民向着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方向进步,但这远远不够,只有当国人看病的支出占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时,医疗保障才是到位的。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改变这种现状的决心,但目前的决心并不足以让民众放心大胆地消费。

再来看美国,美国花很大代价拯救金融体系,深层原因在于挽救民众的消费。金融体系对于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真的如此重要吗?美国和中国的银行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银行借钱给你后,坐吃利息;美国的银行借钱支持你消费后,马上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把债权打包出售,筹到的资金再借出去支持泡沫消费,因此美国政府拿出这么多钱去救金融系统,目的就是要确保泡沫消费的支撑者不出问题,只有这样泡沫消费才可能恢复,建筑、服务、制造等行业的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我们现在明白了金融体系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了。

5中美经济前景展望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走出这次世纪罕见的金融危机都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国家可以最先走出这场金融危机。美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其实还在,它依然拥有一大批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它的财务管理、财富转移、资产管理能力还是一流的,它创造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体系,汇聚了大批顶级人才,再加上美国举国上下的众志成城,复苏应该指日可待。

而中国,虽然GDP对出口依赖较大,受危机影响比较严重,但由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目前中国政府和家庭有着全世界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我们的国债占GDP16%,是全世界大国之中最低的,储蓄率是全球较高的,这些都为中国的复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挑战也是机遇,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发展到现在,全球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资产价格等都大大降低,而中国完全有能力在这个战略机遇中补充自己未来发展的不足。对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进行战略储备,对一些遭遇金融危机威胁的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和渠道进行资源整合。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中国,会和美国一起带领世界创造明日的辉煌。

猜你喜欢

生产过程前景展望金融危机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