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明年告别太空
2009-09-22
产生于美苏争霸时代 帮人类实现许多梦想
●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曾被美国人自认为是“无所不能的航天器”的航天飞机,即将在明年9月迎来最后一次飞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8日这个公开宣布标志着服役近30年的航天飞机将告别世界载人航天的舞台,也使许多美国人担忧“美国人的太空时代不再”。诞生于美苏争霸时期的航天飞机曾是继载人登月之后,使美国一直占据世界宇航霸主地位的利器,也被认为是人类实现在太空安家梦想的最重要运载工具。但5架航天飞机中的两架先后失事,也让它成为最不安全的飞行器,“哥伦比亚”号出事后许多美国人甚至不愿再看航天飞机起降的电视直播。不过,多数中外专家认为,美国宣布航天飞机退役意味着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美国航天事业的停滞。旅居东京的中国专家庚欣对《环球时报》称,航天飞机时代之后美国的选择将对未来的太空格局产生影响,世界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在航天领域竞争的同时,更需要合作共同探索太空。
“航天飞机时代”将正式结束
9月18日,NASA还宣布了执行最后一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的6人名单。据美联社报道,执行最后一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将是“发现”号,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个加压后勤舱。
美国太空网18日报道,美国航天飞机于1981年首飞。现役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从现在到明年9月退役,还要飞6次,届时将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基本建设任务。在“后航天飞机时代”,美国计划由“猎户座”载人飞船和“战神”火箭接棒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并设立了2020年重返月球的目标。但奥巴马新政府上台后,对这一计划进行重新审查,“猎户座”及“战神”的前途仍存变数。
实际上,NASA此前就已经传出要将航天飞机退役的计划。对此,曾经在77岁时再次乘航天飞机上太空的美国传奇宇航员、前参议员约翰·格伦强烈反对美国宇航局的计划,要求延长航天飞机的使用寿命。他说:“这些航天飞机可能陈旧了,但是它们仍然是人类组装的最先进的太空交通工具,并且它们仍然能很好地工作。”他表示,即使是为了将航天飞机的使用寿命延长1或2年,再投入几十亿美元是物有所值,因为这样能让美国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和第一艘“猎户座”飞船飞行前的空白时期更少地依赖俄罗斯。
在有关报道后,许多美国网友对此展开争论。一个名叫stormhelm的美国网友说:“我希望明年9月份不会是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航天飞行,如果真的这样,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因为俄罗斯和中国已经拥有了太空优势。”另一个名叫lowrieder的网友说:“尽管我不是航天飞机的狂热爱好者,但是我希望美国仍维持航天飞机的飞行,一直到空窗期结束。否则,不仅对美国科技开发是一个损失,而且对于国家自豪感也是一个打击。”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的一篇报道称,据估计,美宇航局新一代载人航天器有望于2015年做好发射准备,也就是航天飞机退役5年后。在这5年的“断档”期,美国必须依赖于俄罗斯将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航天界人士说:“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是,我们将因此失去数量庞大的科技人员,而同时我们却为了取得同样的目标,为俄罗斯人创造机会。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必须扭转这种状况。”
NASA高层也承认,依赖俄罗斯的做法“极为不当”,但“现在不可能找到避免的方法”,因为这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政府不可能投入这笔资金。
太空中的“小轿车”与“工程车”
航天飞机是指可以重复发射升空、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器。最早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奥地利科学家森格尔首先提出设想。1958年,NASA采纳戴纳-索尔小组提出的“航天飞机”方案,该方案由一架携带有主发动机的航天飞机和一组捆绑式助推火箭结合而成,航天飞机在完成任务后可自主返回大气层,像飞机一样在跑道上降落,并重复投入使用。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载人发射成功,并安全降落,从此开启了美国宇航史的航天飞机时代。
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前者无“翅膀”,后者有“翅膀”,因而它们在功能上有很大不同,各有千秋。由于载人飞船没有机翼,只能采用在海面溅落或在荒原上径直着陆的方式。这种着陆方式对航天员的要求很高,需要长期训练才行,飞船只能一次性使用。而有很大机翼的航天飞机从起飞到返回地面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和减速都很缓慢,大大降低了对航天员的身体要求,可把稍加训练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教师等送上太空。
一些航天界人士称,如果说飞船是一辆“小轿车”的话,航天飞机则称得上是一辆大型“工程装载车”。庞之浩认为,航天飞机可以运送7人外加将近30吨的货物到近地轨道上去,成为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最重要工具。在这方面,飞船只能俯首称臣,因为它最多能运送3人及几百千克的货物在太空飞行10天,仅用它作为大型空间站的运输工具显然力不从心。因此,许多人担心,美国航天飞机停飞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会随之停止。
正由于航天飞机这些特点,它一度受到各宇航大国的追捧。除美国外,前苏联曾投入巨资研发航天飞机,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1988年进行过唯一一次无人发射,并成功回收,随后因苏联解体而整个计划取消。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推动过各自的航天飞机计划,但最终都由于技术和资金原因而未成功。
庞之浩说,美国放弃航天飞机,主要是因为它使用成本太高,每次4亿-5亿美元的使用成本,比原先的预计高10倍。更关键的是由于航天飞机技术复杂,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先天不足,美国5架航天飞机就损失了2架。这远远高于飞船的事故发生率。苏联和俄罗斯自1971年“联盟11号”返回失事以后,此后约80艘飞船上过天,未出现过灾难性事故。
美国的航天飞机是美苏争霸的产物,美国对航天飞机的认识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美国在“阿波罗”载人登月结束之后,从1972年起集中力量研发航天飞机,美国当时对航天飞机的想法相当理想化,认为它是一种“无所不能的航天器”。但美国航天飞机的两次事故不仅让美国损失了60亿美元,牺牲了14名航天员,这对美国全民的心理打击都很大。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美国彻底下决心准备让航天飞机退役。
美仍具有太空领先技术
NASA宣布航天飞机退役,也吸引世界许多航天大国的关注。英国《每日电讯报》18日报道说,美国当局宣布“航天飞机时代即将结束“的同时,但美国仍然具有令其他国家很难与之相比的太空技术。“德国之声”则说,和几十年前相比,欧洲目前在太空研发中也有了一席之地。但欧洲如今想保住在太空竞争中的位置越来越艰难,因为前有美国,后面则有中国、印度以及俄罗斯的追赶。
俄罗斯《观点报》曾经报道称,在新一代航天器投入使用前,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将不可避免完全依赖俄飞船。但为了避免对俄过度依赖,美国航天飞机也可能不会在服役期满后立即彻底“退休”。
日本《产经新闻》21日称,航天飞机退役后,日本的太空货运飞船的发射具有重大的意义,虽然不能载人,但是看来可代替美国航天飞机成为宇宙物资运输不可缺少的成员。在日本MIXI网站上,一些网民称,“该轮到日本的宇宙飞船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有网民抱怨,“日本媒体对自己的太空飞船的报道太低调,日本完全可以和美、俄、中等航天大国竞争”。也有网友称,“以后没有了航天飞机,各国都忙于发射火箭了,太空将变得拥挤。”
英国皇家太空研究协会主席诺里斯对《环球时报》称,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将使世界进入新的“太空竞争时代”。但人们必须看到,现在的航天技术已经不再是一两个大国能够垄断的,比如欧洲正进行的伽利略项目,就是由欧盟成员国,加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一起共同参与的。诺里斯认为,美国人开始明白这一点,而许多在太空竞赛中积极准备的新兴国家也应当明白。
俄罗斯infox通讯社时事政治经济评论员叶普盖尼·诺维克夫认为,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和航天计划改变,这些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他认为,航天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超高投入、超高技术含量,不是说谁想搞就能搞,谁想搞就搞得起来的。除资金外,长期积累的人员、设备都是核心因素。在最尖端的外太空探索方面,实际上并不像外界看到的那样有那么多竞争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这一决定是在评估了航天飞机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之后做出的。美国航天飞机退役意味着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美国航天事业的停滞,而是下一个阶段的过渡期。但在新系统建成之前,会出现一个时间差,因为国际空间站主要靠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飞船两大系统维持。光靠俄罗斯,美国会对战略安全有些担心,因此美国会加强与欧洲系统的联系。日本也希望能利用好美国航天的这段停顿期,以加速自身在国际太空领域的发展。
金灿荣说,从中美太空合作的角度来讲,这段空当期对中国恢复中美航天合作是一个契机,中国可以和美国好好谈谈,努力帮助美国向国际空间站运输物资。中国的发射成本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低很多,对美国来说是非常合算的。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彭光谦说,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只是美国航天技术手段更新换代的一种变化,并不代表美国控制太空的雄心壮志发生了改变。美国航天事业还在不断深入,应该看到美国研发和使用航天飞机所带来的技术优势依然存在。美国会借航天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好地实现控制太空的国家战略,开拓太空这块新边疆和战略新高地。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认为,虽然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结束并不能说明美国太空力量的衰落,但总体实力下降使美国人变得更务实,美国在太空领域也希望发挥“巧实力”,精打细算地进行运营,这最终会有利于国际社会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