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兴起的原因
2009-09-22王天楠
王天楠
【摘要】现代化给中国社会面貌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社会问题,宗教作为独特力量用其特有的方式化解着现代化带来的矛盾、问题。宗教产生的三大根源并未因现代化而消除。本文从宗教兴起的一般规律开始分析,着重解析现代化带来社会问题和宗教在行为规范、群体整合、大众认同、心理消解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从而揭示宗教兴起的原因,最后指出宗教虽然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诸多功能,但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途径。
【关键词】现代化;宗教兴起;信仰危机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社会的相应变化。” 1这是从广义上对现代化下的定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业主义在真正意义上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也带来诸多问题,诸如道德危机、伦理沦丧、信仰缺失等。面对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人们试图用各种方式化解矛盾、解决危机,宗教就是解决方案中的一种。宗教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悄然兴起。
一、宗教兴起的三大根源
宗教起源于人类童年,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是其诞生的三大基础。首先,宗教是人与自然斗争的产物。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落后和对自然的无知与依赖,人类同自然斗争中成为绝对的弱者,他们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相信自然中有一种非凡的力量统治着万物。原始宗教从对这种非凡力量的崇拜开始,这种崇拜也伴随到现在。到了近现代,虽然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知识是无穷尽的,人类面临的课题越深刻越复杂,对自然敬畏也就越深,牛顿就是为了寻找地球运转的第一推动力量而信仰上帝的。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宗教兴起的自然根源。
其次,社会压迫是宗教产生的另一个基础。人类自进入文明之日,不平等便相伴而生。卢梭说:“我认为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我把它叫作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基于自然,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另一种可以称为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起因于一种协议。”2人类到现在也没有摆脱这两种不平等, 有不平等就有社会压迫,因此宗教兴起的社会根源依旧存在。人在与社会压迫的抗争中需要借助一种力量来支持与慰藉自我,宗教就是这种力量。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原有的平均主义体制被破坏,原有基于伦理关系产生的家族保障机制不复存在。人的个体差异暴露于赤裸的竞争中,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盛行。社会的压迫使人们寻找一种超自然的神灵来保佑自己。于是,上帝成为强势群体保持强势的守护神,神佛成了弱势群体摆脱弱势的救世主。社会压迫加速了宗教的兴起与繁盛。
最后,宗教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开始懂得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共同特征的时候,便把一般概念和具体事物分开,进一步又把两者割裂开来,这样,人类想象中的概念有了脱离具体事物的可能,特别是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加深了这种分裂,好像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只是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背后隐藏着无形的本原,世界被分裂成自然的此岸世界和超自然的彼岸世界。于是人类的认识被推到虚妄神话的道路上。在现代社会,宗教兴起的这种认识根源依旧存在。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宗教兴起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现代化对中国不仅意味着几千年传统儒家文化的扬弃,而且意味着建国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惰性思维的解放,意味着进入世贸组织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西方文化更加猛烈的冲击。中国现代化之路如蜀道之难,需要中国人有更大的承受力。然而,面对现代化带来的信仰、道德、交际、安全、社会认同等危机,很多人皈依了宗教,而宗教的功能也恰恰迎合了社会上的诸多矛盾,宗教的兴起有了现实的土壤。
(一)道德的缺位与宗教的行为规范功能
现代化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旧道德破坏了,新道德尚未形成,社会上出现 “道德真空”。市场经济的“求利性”诱发了人的私欲,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诚信、公平、平等等市场经济本应蕴含的文化特征尚未形成,于是道德出现了危机。加之法治社会尚未建立、社会保障与公平机制正在形成中,人们不得不把对正义与道德的追求投向了宗教。
因为任何一种成熟形态的宗教都有一套以至上神的名义确定起来并通过赏罚喻示来保证实行的道德体系。宗教法和宗教道德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强大的规范功能。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宗教道德在长期渗透、潜移默化中已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成为世俗道德的源泉。因此,遵守宗教道德是信仰者所务必遵守的义务和神圣荣耀。另外,宗教道德虽然是以抽象神的爱为基础的,这种抽象爱的道德现象虽然不能处理整个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和阶级关系,但在以金钱为主的社会里,善良的人们也希望和需要有一点抽象的人性爱和利他品质作为个人品德修养,或作为“污秽”世俗社会的清洁剂,宗教道德起到一些精神文明的社会效应。因此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力量执行着行为规范的功能。
(二)伦理的变迁与宗教的群体整合功能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现代人交往的危机,高楼大厦,防盗门阻隔了人们的交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城市已司空见惯。现代化的发展扩大了妇女就业机会,双职工家庭在大城市已成为一种固定模式,繁忙的工作使人们无暇交往,邻里的冷漠、竞争中同事关系的紧张以及亲情的疏远淡然使社会陷入交往的危机中,抽象地说就是伦理危机。然而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不会仅满足于吃饱喝足。一旦生理需要满足,其他“高级需要”便会急剧上升。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相互交流,需要得到同类的爱和承认,也需要相互间的交流关心和爱别人,需要认同,需要有组织的团体生活,并且在这种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这种“高级需要”不能满足时,人就会孤寂,冷漠,不安,有种被疏离感。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它使社会中的不同个人、群体或社会阶层凝聚成一个统一、一致的整体,并且促进其内部团结,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在宗教的仪式上,人们怀着对信仰、对灵魂归宿的共同追寻与渴望走到了一起,共同承担现代化带给现代人的孤寂与苦楚。宗教作为群体整合力量塑造人们之间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
(三)现代化带来的动荡与宗教的认同功能
现代化的一个特征是变化。变化必然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市场经济使一些企业破产、倒闭,工人的生活受到冲击。原有的充分就业、大锅饭体制被竞争上岗所取代,旧有的出于亲情伦理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碎,而社会相应的保障体制尚未建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利益被重新分配,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伴随着社会发展,不同阶层的地位发生变化,变化中人们对新的伦理关系、社会秩序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不能马上认同。而宗教的社会认同功能是基于人们对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认同,由此延伸到对社会的认同,从而稳定社会。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塞纳.南达指出:“宗教信仰实际上就是以超自然的神秘方式达到社会控制。”3这种宗教控制社会的能力是宗教的社会认同功能的延伸,并成为具有稳定意义的凝聚力量,使人们认同于变化的世界。
(四)信仰危机与宗教的心理消解功能
当今中国面临的最深刻的挑战是什么?不是通货膨胀,也不是腐败,而是人们信仰的缺失。承载传统伦理关系的祠堂被打烂,家族中共同的信仰被打破,而意识形态的高压大大缓解,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年代,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使人们缺少统一的精神家园。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步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多元中的一元吸引着善男信女。宗教的本质是对神的信仰,通过对神的信仰来起精神调节的作用。宗教的精神调节功能包括宗教的心理调节和美感培育两个层次。心理调节即心理消解功能,重在克服和消解大众的不良精神状态。美感培育功能则使大众的精神感到丰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由特定的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心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现代化使社会进入一个竞争的时代,这必然导致人们地位、既得利益的变更,从而使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人们在竞争中无论利益的得还是失,都会使心理受到重大冲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满足难以实现,一切需要都失去原有的平衡。一个人失去或膨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自己处于一种被剥夺的地位,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的不平衡心理现象,产生痛苦。宗教则能为人们提供安抚心灵痛苦的镇静剂。正如汤因比所言“逆境的加剧会使人回到宗教”。当一个人从理性和实践中寻找心灵的安抚和精神支柱时,宗教消解了心灵的痛楚,“宗教就像一个避风港”。现代化中的人们,皈依了宗教,他们在宗教这个“避风港”中藏匿心灵的痛楚和物质的不满足,寻找着信仰的慰藉。
宗教调节功能的第二层是美感培育。这一功能恰恰说明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与科学并不矛盾。这也成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兴起的原因。其实弘扬科学不可能满足人们对信仰的需要。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科学家都信仰宗教,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广博的知识,然而他们却把信仰寄托于宗教。其实科学和信仰是两码事,他们既不矛盾也不能相互替代。信仰作为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定向机制,像罗盘一样指导支配着信徒们的社会和精神活动,并一次次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宗教通过美感培育、确定人生的目标,赋予生活意义,规定着行为准则,满足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的“高级需要”。因此,科学越进步,教育越发达,社会越富裕,公众对宗教信仰美感培育模式也越深入。
(五)大众的功利思维与传统实践理性文化的推波助澜
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维。这种思维不仅在世俗领域表露无遗,而且信仰与精神领域也毫不文饰。治病祛邪、鸿运高照、招财进宝、求学升官,宗教按中国人的思维理解着、演绎着、信仰着。这种思维归结为实用理性。“实用理性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4它构成儒学乃至中国整个文化心理的民族特征。所谓实践理性,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合理态度来解脱、对待事物和传统。对待宗教也是如此,一切都放在实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衡量。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趋向同古老的实践理性珠联璧合。这种结合扩展到宗教领域,使人们用特有的功利思维信仰各式宗教,各种宗教由此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的需要,信教人数突增,宗教兴起有了文化支持。
三、宗教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宗教虽然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吸引了广大信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客观上起了某种稳定社会,弥补社会创伤的作用,但宗教并非是解决社会的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认为的:“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5由此可见,宗教只是暂时解决了人类社会中表层的矛盾,而葬送了人类解决社会深层矛盾的努力。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并不都能用宗教来解决,我们只能不断的完善我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道德、信仰体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对于宗教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原因,这些原因有现代化本身造成的,也有宗教自身的作用,还有些是传统历史的遗留。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与思考,正视宗教问题,不能盲目扼杀或视而不见。对宗教应该正确引导,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麟书、陈霞主编 :宗教学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第1版。
[3][法] 卢梭: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年 第1版 。
[4][美]赛雷纳·南达:文化人类学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
[5]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