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交织
2009-09-22颜文洁
颜文洁
【摘要】本文通过对维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的解读,展现了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主要人物意识流动的描写,深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悲观意识和绝望心理,以及充斥着整篇小说的生与死的交织与对应。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生与死;克洛丽莎;塞普蒂默斯
《达洛维夫人》是意识流小说中的代表作品,其作者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对于人的意识活动曾有一段著名的描述:向深处看去,生活决不是“这个样子”。细察一个平常人的头脑在平常日子里一瞬间的状况吧。在那一瞬间,头脑接受着数不清的印象——有的琐细,有的离奇,有的飘逸,有的则像利刃刻下似的那样明晰。它们像是由成千上万颗微粒所构成的不断的骤雨,从四面八方袭来;落下时,它们便形成为礼拜一或者礼拜二那天的生活,着重点与往日不同,紧要的关键在此而不在彼。(1)
《达洛维夫人》就是用24小时的时间写尽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一位看似幸福且完美的英国上层社会的太太达洛维夫人的一生;与此同时,也描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也是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理想幻灭的老兵在一天之内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以及最后身体的死亡。小说的情节很简单: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莎为当天将在家里举行的晚宴做准备,并且在夜里举行了晚宴,遇见了曾经的恋人彼得·沃尔什,也听说了一个年轻人塞普蒂默斯自杀的恶讯,从而对死亡产生了向往;而精神病患者塞普蒂默斯则在妻子的陪同之下接受两个观点截然不同的医生的治疗,并在最后因难以承受现实的压力而跳楼自杀了。这两条平行发展的叙事线索,一明一暗,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里始终贯穿着生与死的对应。
维吉尼亚·伍尔夫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这部小说。她眼中的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现实是变动不已的、未知的、不受约束的、灵活多变的,像一个明亮的光轮般的人的精神世界。(2)谈到这部小说时,伍尔夫说:“在这本书中,我的意图似乎太多了。我要表现生与死,正常与狂欢,我要批判这个社会制度,要表现它如何在起作用,把它集中起作用的地方表现出来。”很明显,伍尔夫在这部小说中,首当其冲要表现的就是生与死。她成功的运用了各种写作技巧来表现人物笼罩的死亡阴影下的悲观意识,绝望心理,对生的向往,对死的恐惧;抑或对死的向往和对生的厌倦。
在《达洛维夫人》中生与死两项的对立是通过两位主人翁克拉丽莎和塞普蒂默斯之间的对立实现并取得意义完整的。从物质生活上看,克拉丽莎是位生活优越且没有战争经历的议员夫人,塞普蒂默斯是个曾经经历战争的生活窘迫的平民;克拉丽莎身体有病但是心智健全,而塞普蒂默斯身体健康却精神失常;克拉丽莎由于婚姻的不美满而渴望与其他人的交流,塞普蒂默斯则有一个始终如一爱他的妻子,但却害怕与人交流;克拉丽莎对生厌倦,对死向往,塞普蒂默斯对生渴望,对死恐惧;结果却是克拉丽莎活着,塞普蒂默斯死了;然而,克拉丽莎的精神垮了,塞普蒂默斯却在精神上获得了胜利与解脱。
在克拉丽莎安排且精心筹备的晚宴上,她先是见到了刚从印度回来的昔日恋人,彼得·沃尔什,这勾起了她对自己少女时代的回忆,尽管当时的彼得有全部的热情,而和他结婚却意味着“一切都得分享,一切都得相互占有”,完全失去自由。这是选择的两难,这种两难使克拉丽莎痛苦。而结果她选择了现在的爱人。可是这场婚姻是没有很深厚的爱和理解作为基础的,或许当时她嫁给理查得只是为了生活可以安逸一些。可是她却经常回忆起彼得在身边时的情景以及他说的话。她的生活并不幸福,她渴望与人交流,克拉丽莎的空虚已经使她对生活产生了厌倦,“如果现在就死去,现在就是最幸福,那就是他的感觉——奥塞罗的感觉。”在晚宴上,一派繁华喧嚣的背后是冷漠隔阂的人际关系。彼得不认识任何人,克拉丽莎对每个人都说“见到你很高兴!”而了解她的彼得却知道“她正处于她最差的状态——过分动感情,一点儿都不真诚。”
而后,在接下来的情节里,作者安排布雷德肖夫妇在宴会中说出塞普蒂默斯跳楼自杀的消息时, 触动了本以为已从聚会中得到些许安慰的克拉丽莎, 她立刻想象到“假如那青年去看威廉爵士,而他以特有的力量,用暗示逼迫病人的心灵,那青年会不会说(此刻她觉得他会说的):活不下去了,人们逼得他活不下去了,就像医生之流的人,他会这样说吗?”实际上,塞普蒂默斯是以死来抗议压制和迫害,保持和捍卫自己的心灵和作为人的本色。与此同时,她忽然之间发觉自己给自己搭建起来的精神护栏是那么的轻易就被击溃了, 一旦越过死亡这道屏障,逼近克拉丽莎的深层意识, 就会发现, 这一个表面上看来近乎“完美的女主人”,只不过是她单薄外壳借以遮蔽的一颗软弱的心灵。成天打起精神扮演一个难以胜任的角色,她感到累极了,难以支撑起对生活的信仰,需要借助更有力的精神寄托,最现成的就是死亡。把自己的灵魂置于上帝的关怀和爱护之下,获得永远的宁静。(3)她终于对生活绝望了,在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终极升起了一轮眩目的光辉——或许在死亡中可以获得精神的解放与永生,获得幸福。死亡的意识在她心中浮起:“死亡乃是挑战,死亡企图传递信息,人们却觉得难以接近那神秘的中心,它不可捉摸,亲密变为疏远,狂欢会褪色,人是孤独的,死神倒能拥抱人哩。” 在家举行晚会是为了寻求一种灵魂的对话,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并且至此晚会显然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她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她的美好憧憬完全落空了。
塞普蒂默斯因为无法忍受人格的侮辱而自杀,留下孤独无依的妻子。实际上,“他不要死。活着多好。阳光多温暖。”这是灵魂的呐喊。是啊,活着多好,临死之前的他正刚刚恢复了正常,并且正在与妻子享受那很久没有的耳边细语,可是霍娒斯大夫将至的消息使他彻底的绝望了,他并不觉得自己有精神病,只是由于战争而崩溃了。他终于跃出了窗外。
《达洛维夫人》中所阐述的“生存还是死亡”这一人类普遍关注的主题,是通过透视克拉丽莎,塞普蒂默斯, 彼得·沃尔什等人的深层意识来展现正在变迁的时代及其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不仅消灭了千百万人的躯体,而且残害了亿万人的心灵,尽管人们重新正常的生活,但克拉丽莎在出门购物,准备晚宴的路上也看见了“坐在门前台阶上酗酒自毁的最最痛苦沮丧的人们”。(4)看到福克斯克罗夫太太和贝克斯伯拉太太因儿子阵亡而悲痛不已。这都是战争的恶果。
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理性哲学被炮火轰的粉碎。人们失去了曾有的精神支柱。人类的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和折磨,他们的心中萌生出异化感和末日感。十月革命的胜利,1918年-1923年,各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以及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整个世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伍尔夫说:“我们显然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并不是牢牢的固定在我们的立足之处;事物在我们周围运动着;我们本身也在运动着。”正是在这动荡变化的时代中,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拜金主义越来越严重,这种贪得无厌的物质享受追求取代了高尚的精神生活,正是以威廉·布雷德肖一类的上层社会及传统势力以及人们所生存于的这种心灵的“荒原”,导致了作品中的主人翁在这种异化、末世的环境下产生一种危机感、厌恶感、隔绝感和怀疑感,并最终导致了克拉丽莎对生活的绝望和死亡意识,导致了彼得·沃尔什浑浑噩噩潦倒的一生,导致了塞普蒂默斯的跳楼自杀。
在整部作品中, 维吉尼亚·伍尔夫将克拉丽莎的思想以最微妙的方式融合于塞普蒂默斯·沃伦·史密斯的幻想之中。作者通过外部场景作为媒介,最典型的就是大本钟的钟声,将读者由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很自然的带入另一个人的思想之中,从而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达洛维夫人和一个精神病患者塞普蒂默斯产生了异思同念,两个处于不同世界的人拥有了对于死亡的相同思想境遇。整篇小说充满了人物的意识流动,而这样的写作手法更加使小说中生与死的对应显得如此清晰,从而也真实的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人灵魂的骚动和心灵的冲突。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小说》,1919
[2]维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 到灯塔去 雅各布之屋》译林出版社, 王家湘译2001年,P1
[3]黄梅,《现代主义浪潮下1914-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P61
[4]维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 到灯塔去 雅各布之屋》译林出版社, 王家湘译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