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式学习

2009-09-21

中国德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华新课程情境

王 林

蝴蝶的幼虫吐丝成茧,蛹在茧内发育。蛹破茧的过程是异常艰难的,如果通过外力帮助它破茧,那么出来的便是有着臃肿身体和皱缩翅膀的“爬行动物”;只有通过它自己的努力,蛹才能破茧成蝶,获得自由,翩翩起舞。

学生学习也一样,只有通过自己独立观察、分析、判断和思考,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新课程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独立思考和探究。新教材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拿高中政治教材来说,其名称由原来的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改为现在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哲学与生活,并增加了文化生活。所以如此,是因为离开了生活,知识就是无源之水。政治课要走进生活,就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体验和感悟。新教材中设置的诸多探究问题,为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决不能以教学内容多、时间紧等等为由,略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相反,教师一定要对探究式学习倍加重视,否则,课堂教学就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就不是称职的教师。

探究式学习首先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然后,要设置有一定思考空间的探究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内部矛盾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愉悦地进行学习。最后,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实现学生自主寻求答案、自主建构意义或理解、自主寻求所需信息。探究式学习应该具有自主性、参与性和问题性。探究式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数据资料、新闻背景或创设情境等,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探究式学习将学习的权利赋予学生,从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分析解决问题到结果评价,每一步都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在于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从问题着手,层层深入,在主动探索中掌握知识,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下面以一位教师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究问题来加以说明。

生活情境——小华家最近有新房了!围绕新房,全家人展开了对话。

对话1

小华:老爸,我同学家装新居时,都配了数字背投、笔记本电脑、进口音响,称为新居新气象。

爸爸:儿子,你放心,咱家决不会比他家差。

妈妈:头脑发热了吧?这房子的贷款还有十万元呢,不用还了?

爸爸:……

探究问题:

1.小华家贷款购房的行为,你如何理解?

2.小华和他爸爸欲购买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等,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又会给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对话2

妈妈:现在流行欧式装修,挺有品味的。

爸爸:跟着流行走就行。

小华:我同学上网搜索过,明年将出现澳洲时尚的装修。

探究问题:

1.小华和父母在装修风格上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

2.你给他们家出出主意,应该怎么装修。

对话3

小华:爸,我们新房旁边怎么有好多塑料饭盒?

爸爸:哦,可能是装修工人吃完饭扔的。

小华:国家现在不是规定不准使用塑料饭盒吗?

爸爸:现在很多人还都在使用。

小华:那是由于他们还不清楚它的危害!

爸爸:这饭盒还有危害啊?

探究问题:

1.请帮小华爸爸解开疑惑,介绍一下塑料饭盒的危害。

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出谋划策。

对话4

儿子:咱家这一来可就全面小康啦!

妈妈:就算是吧。

儿子:那我也该用名牌包装一下了吧?

妈妈:你呀,真不懂事!你不知道为买这房子咱家奋斗了多少年?!

探究问题:

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是怎样理解和认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

通过以上情境和探究问题的创设,可以充分实现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最后形成意念(观点)——理智消费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新课程下的探究式学习,教师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实施探究式学习,要明确教师的责任。教师不能因为求新而彻底否定传统教学模式,搞“大撒把”,对学生探究放任自流。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式学习,对于探究进程,教师应该引导、把握;对于学习难点,教师应该讲授;对于学生观点,教师应该概括、评价。没有教师的妥善介入,探究式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二,实施探究式学习,一定要恰当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一位教师在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描绘了这样一个情境:“1922年,在红光洋房别墅旁边的红光明咖啡馆里,安装了最新的冷热气汀,也就是冬天有暖气,夏天有冷气;这里还有皇家厨师做的大菜,还有各种糖果西点。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的先生,挽着穿着质地讲究、图案绚丽、款式精致服饰的女士,在休闲的日子,点一杯咖啡和一只蛋糕,在里面耗上阳光艳丽的整个下午。”这个情境设置就不恰当,起码是不够典型,不能充分反映主题。

第三,实施探究式学习,要注意探究问题的选择,不能逢问题必探究。逢问题必探究教学时间肯定是不足的,再说也没有实际意义。一位教师在讲解“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时,对劳动概念进行探究,对就业中涉及的政府行为也进行探究,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教学的重点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节课能设置一个或几个有意义的探究问题就可以,并不是多多益善,应该考虑实际的课堂容量,追求实际的课堂效果。

第四,实施探究式学习不要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取代“满堂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 “满堂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在新课程下,一些教师矫枉过正把教学目标分解成一系列问题一问到底,要学生一个接一个回答,而这些问题往往因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显得繁而无序,琐而无纲。“满堂问”表面上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但实际上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多数学生提心吊胆,神情紧张,教与学只能定格在肤浅的一问一答上,创新思维追求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实现。实施探究式学习,并不反对教师提问,而是提倡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确立明确的提问目的,正确把握提问的艺术,恰当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爆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所谓“恰当”,是指精心地把问题指向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拐点、理解的难点和探究知识的规律上。所谓“巧妙”,一方面要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以迅速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要以灵活自如的提问方法创设“愤”“悱”情境,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另外,教师提问,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一问就答,是没有意义的。

第五,实施探究式学习不能为追求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用“轻师”“轻书”取代“唯师”“唯书”。以往教学中,学生唯书是从,唯师命是听,这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化、程序化,学生思维定势化、僵硬化。新课程下,为改变这种局面,有些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盲目省去必要的知识传授、点拨和纠偏,不注重对课内外知识进行广泛占有、研究、积累,不注重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行科学分析与鉴别、吸纳与扬弃,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质疑,轻视书本,挑战教师观点,以致学生“创新”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高见”。其结果是,“创新”失去了坚实的知识作根基,“求异”又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依据,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空谈。

第六,实施探究式学习需要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有的教师认为高考没有改革,教学就没法改革,就无法实施探究式学习。其实高考早就在改革,而且还在进一步改革,比如高考已经很少有机械考察记忆的考题了,大多是给出一定的生活情境,学生只有通过分析、判断、整合等才能作答。如2008年江苏省文综第24题引用了《青花瓷》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以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考察学生对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认识。今年有的省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作为录取的参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这样,在同一个录取分数线下,成绩好且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就更具有竞争力。而培养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坚持新课改理念,坚持实施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底气——复合的知识结构、流畅的语言表达、娴熟的媒体操作,要有灵气——深刻的思维品质、灵活的教学艺术、机智的应变能力,要有人气——民主的教学思想、融洽的人际交往、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教师要不断研究,加强合作,进行反思,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好地实施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破茧成蝶”。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小华新课程情境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诚实汤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