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运动背后的反思
2009-09-21
栏目编辑 吴晓燕 有一则故事讲一位美国记者到云南丽江采风,一早起来,见到一位纳西族老人在晒太阳。等他游览了一整天回来时,看到老人还在晒太阳,只是随着太阳转了一个方向。老外感慨万分,终于发现了这里贫穷落后的根源就在于生活节奏,便对老人大讲美国的速度和日本的效率。老人听完后慢悠悠地说:“我们纳西人认为,从娘胎里出来后,人就开始向着一个方向走去,那就是墓地。你们慌慌忙忙赶到那里去干什么?那里可什么也没有。”2009年,是全球“慢生活”潮流的源头——慢餐运动诞生20周年。3月9日,62岁的意大利人“慢生活艺术”组织的成员贡蒂贾尼来到日本街头,如果看到哪位行人步履匆匆就会拦住他,开出一张“超速罚单”。
“慢生活”起源于1986年的罗马。当时,一些人抗议在著名的西班牙广场纪念碑的台阶旁建立快餐店。相对于“快餐”,反对者们以“慢餐”命名自己的组织,提倡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随即,兴起了风靡世界的“慢生活”运动。对此,有人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感觉身边的一切都在快速地运转,自己想停、想慢也没法。”“有钱就慢,没有钱怎么去慢呢?有钱的懂得享受生活!没有钱的,今天不知道明天事!”
纳西族老人的观点听起来似乎有些偏激,贡蒂贾尼的做法看上去有些好笑,但他们却提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尖锐问题(生命的终极关怀问题)。怎样的生活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呢?“慢生活”运动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现代人,“快”生活
北京某报社记者 王丽丽 以前的我片刻不得闲: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早上晨练时要带着mp3,打着手机时还要浏览着网页,和朋友聊天时还看着报纸,同妈妈买东西时还考虑着明天的会议……各类资讯让我目不暇接,各种事情让我绞尽脑汁。我忙得几乎不能呼吸。静心沉思,这样忙碌的生活又为自己赢得了什么呢?身材日益横向发展,而心灵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我分不清什么是我自己想做的,什么是别人期待我做的。我真的很累,疲惫不堪,从身体到精神。“慢生活”运动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同时提醒着我,不要再做速度和效率的崇拜者。放慢生活的脚步,也许会失去金钱,但却可以丰富生命。慢下来,仔细欣赏每一朵花的盛开,沉醉于掠过的一阵微风,我开始发现生活中最精彩动人的细节。
天津市第三中学教师 谭辉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每天都是在六点多起床,七点钟到学校,然后开始准备当天的课,批改作业……我的一天忙忙碌碌,似乎有很多干不完的事。我也总是在和时间赛跑,且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我忙碌的生活大约要经过18个小时。在这段些时间里,我如同投身于一个涌动的大漩涡之中并与之同旋转,一旦有了和它节奏不一致的地方,就可能会受到“惩罚”。不过好在我们有寒暑假,这时我的生活又慢了下来。我可以开始有条不紊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充分享受生活,因为我知道当假期结束了,我又会被抛入这个生活的大漩涡之中,并等待着下一个假期的到来……
目前,人们越来越厌烦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向往着能够过上一种“慢生活”。我不禁会想,如果人们过上了这种“慢生活”,是否又会去怀念往昔的“快生活”呢?是否又会去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快生活”运动呢?我认为,快与慢只是生活的节奏,生活不能以快慢区分,因为生活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张弛有度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我的观点是,“慢生活”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实施上,都是不切实际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有生就有死,有紧张忙碌就有悠闲自得。人的本性是不安分的,如工作时盼退休,而一旦退休,又觉得生活无聊,并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忙起来。其实,生活本是有忙有闲,这是规律,我们都在受着它的制约。如果非要将生活一分为二,则势必会削弱生活加于我们的责任和给予我们的快乐。
(二)古今视阈下的“快”“慢”生活之辨
甘肃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副教授 吴点明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如此解说“快”和“慢”的:“快,喜也,从心声”;“慢,惰也,从心曼声”,而且将“快”“慢”二字均放在“心”字部。如果这种解说真能代表中国人所理解的传统“快”“慢”概念的话,那么,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祖先甚或我们自己是将“快”“慢”作为一种心理、心情、心态、心境来理解的。能把握好“快”“慢”的分寸,做到“中庸”“中和”“中正”即为圣贤君子(当然这只是“圣贤君子”的标准之一)。就连孟子也如此评价孔子,说他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意思是说,孔子该离开(快)的时候就离开,而且走得快快的;该待着(慢)的时候就待着,而且待得长长的;该隐居(慢)的时候就隐居,而且决不贪图名利;该出来做官(快)的时候就做官,而且也决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生活、工作、学习、处世,该快就快,即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该慢就慢,即效法“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句话,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与时俱进,这才算得上是“圣之时者”(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也即鲁迅先生所说的“摩登圣人”或易中天先生所谓的“文化超男”。
那么,怎么才能在生活、工作、学习、处世的“快”“慢”选择中做得恰如其分,过得如鱼得水呢?诸如 “有钱就慢,没有钱怎么去慢呢?有钱的懂得享受生活!没有钱的,今天不知道明天事”等看法,都未必真正抓住了处理生活、工作、学习、处世中“快”“慢”节奏的本质,或未必真正掌握了其中“快”“慢”节奏的技巧。正如前面所说,我更倾向于将生活、工作、学习、处世中的“快”“慢”节奏作为一种心理、心情、心态、心境来看待和理解。只要我们能做到因事制宜(儒家),道法自然(道家),因缘而起(佛家),我们就会做到在忙中“偷”闲,以便在繁杂的事务中享受属于我们的那一片宁静;也会在闲里找忙,驰骋于属于我们的那一片天地,也即在快中求慢,在慢中求快。这正是生活、工作、学习、处世中的“快”“慢”辩证法。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周勇 昆德拉曾专门以“慢”为主题对现代人的命运展开过思考。六年前,他的哲理小说《慢》被引入中国。在本书的开头部分,可以看到一位骑摩托车的巴黎年轻人只想超车,在高速公路上狂奔,藉此获得“快感”。昆德拉从现象学的角度揭示了现代人难以抗拒的命运,即成为摩托车、高速公路等现代“文明”产物的附属品,并由快速的现代“文明”产物来确立生活的内容和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文明”产物一直在增多,其力量所指恰恰是要现代人完全丧失自主决定生活内容与意义的能力,变成一种只是在快速地“消费”现代“文明”产物的存在。早期现代人尚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自由追求的知识、爱情与婚姻,但现在也逐渐被“学习机”“相亲机构”等新增的现代“文明”产物接管了。现代人何止是无法“慢”下来自由追求知识与爱情,如社会学家鲍曼所揭示的那样,希特勒的命令通过快速运转的科层体制,瞬间即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军人”丧失自由与良知,变成疯狂的“大屠杀”制造者。
不过,昆德拉、鲍曼等人的存在却表明,现代“文明”产物即使再多,也不足以磨灭人类自由、深刻的洞察、反思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创造真正美好文明的愿望。海明威也相信这一点,他说,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能被消灭。而涂尔干早在上世纪初便清楚地指出了什么才是现代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教会学生认识“束缚”现代人的社会机制,看清它所塑造的生活方式,在它面前保持“社会学”意义的思想独立,进而寻求突破其“有限性”、再造自由生活的可能性。
(三)“慢生活”运动背后的反思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王小飞 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高歌猛进为我们带来了物质上前所未有的富足与骄傲,但也就是在鼠标轻点的瞬间,在利益交织的宽带阡陌上,曾几何时,快与慢之间变成了不可化解的悖论关系。快教育、快生活成为时代膜拜的发展观,你我疾行的生活脚步似乎早已忘却了“慢”的记忆与教化。第一,慢是一种心态。时下,什么都在快速发展中“进步”:快速生长的作物,快速出栏的禽畜……教育因生活而起,在快速生活的要求下,教育哪敢怠“慢”?“快”无疑代表着进步、发展与发达,但恰恰是物极必反,快极必慢,功利化的“快”往往带来基因的“突变”——教育的变异、心灵的荒漠以及生活的浮躁。第二,慢代表理性。教育是一门慢的科学,生活本身就是实践。“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说的就是理性的事情。盐之入水,味之销痕,直至体藏性留,这需要一个“慢”的实践过程,表面看似“非理性”,但实则又有理可循。教育的“慢”佐证了生活的实践性,体现的是“心服口服”“入情入理”的教化过程,反映的是“晓之以理”“人文化育”的渐进式教育理想。非理性的教育最终只能如同一首缺乏思想的诗歌,或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第三,慢代表常态。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生活更像是农业。违背了自然的农业过程,必然会让爱成为害,或让常态成为变态。教育的“批处理”必然剥离“产品”的质感与内涵,也必然带来教育的“变态”与生活的“工业化”。
朱熹曾对“欲速则不达”做过这样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但愿这番“快/慢”观的经典诠释,能对今天我们化解“悖论”、劝导功利、平抑浮躁、消除心灵的荒漠起到些许的帮助作用,使教育真正“慢”下来,为普通人带来正常的好生活。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张桂 过于快节奏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疲惫、厌倦、压抑,甚至绝望的情绪,也容易使人远离生活本身的逻辑。然而,生活之慢,仅仅是通达生活真理的一个入口。如艺术创造需要有一个缓慢的酝酿过程,也往往体现为一个灵感爆发、思如泉涌的过程;爱情,不仅有闪电式的激情袒露,也有细水长流式的温柔;教育,不仅需要持久的爱与关注,在倾听与理解中让学生自由地成长,成其自身,而且也需要在激烈的交流与碰撞中,使其展现生命的激情与热力,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这都需要快和慢的和谐与统一,或者说,快和慢只有在接近生活之道、生活真理本身时,它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在城市生活中,这种对生活真理的追求,是否仅仅只是一种梦想呢?我以为,它是可以具有现实性的。生活从来就不是只具有一个方面。比如,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度过方式,有人忙忙碌碌,而有人则会静下心来细细品生活中每事每物所蕴涵的滋味。
慢,对于生活的必要,并不在于去享受生活,而在于它是一种回想,感受,领悟,最终是一种反思——反思人生的意义,反思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一过的。在沉思中,我们打断生活的快节奏,从外在世界回到自身。之后,我们又重新进入世界,通过行动,加速生活的节奏,燃放人生。正是在这种一张一弛的舒卷之中,生活的真谛才真正显露出来。因此,面对“快餐式”的现代生活,“慢生活”虽然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提法,其本身却不是真理。然而,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都要经历这一个关口才能踏上人生的通衢大道。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教科院副教授 张洪高 “慢生活”运动是人们对快节奏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反映出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包括对身心健康的关怀,对生命意义的关怀。而对生命的整体关怀反映了人们对人生幸福与否的叩问。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独特的幸福,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模式。从表层原因来看,“慢生活”运动之所以迅速风靡全世界,是因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身心憔悴,并导致各种身体和心理疾病,而通过减速则可有效预防对人身心的伤害,从而提升生活的质量。从深层原因来看,“慢生活”运动是人们对在“生产力”名义下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现代生活的一种反思。人们发现,在自己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理想的生活却渐行渐远,物质和名誉上的富有并没有带来意义的充实和幸福的体验。盲目的“忙”和“快”仅仅带来继续不断的“忙”和“快”而已,而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幸福。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最终的旨归都是幸福。因此,“慢生活”运动是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张扬、价值理性式微的背景下对人生幸福这个亘古命题的叩问。
从“慢生活”运动的幸福旨归来看,可以发现人们对“慢生活”的种种误解。有人认为在社会快速运转的背景下谈个体的“慢生活”是不可能的,这是典型的宿命论。个体完全可以主动调整心态并追求自己的幸福。有人认为有钱才能慢,才能享受生活,这种观点过于看重物质享受在幸福生活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幸福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主观感受。有人认为“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的节奏,这是对“慢生活”的肤浅认识。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本身都不会必然带来幸福,生活在前现代社会慢节奏中的人不是都幸福,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快节奏中的人也不是都不幸福。“慢生活”运动提醒我们要经常对工作和生活进行反思,关注生命的幸福指向。至于追求幸福的具体方式则千差万别,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独特的幸福。
(四)开展“慢生活”运动的建议
安徽省临泉县长官镇第一小学副校长 李雷 一、开展家庭阅读活动。读书是一项十分有益的休闲方式,它能让人的心沉下来,益智健脑,陶冶情操,还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一举多得。所以,每个家庭都应加入到读书活动中来,社会应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二、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缓解心理疲劳,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困扰,有利于自身、家庭和社会。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心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三、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每天都处在紧张的生活状态中,就像上紧了的发条,则只会促使生命过早衰老。所以,一个人应学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四、改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改善心理、家居、生态、社会、政治、舆论等诸多环境,创造和谐、平安的人类生活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芳,人更美。
责任编辑/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