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短信文化流行现象的德育探究
2009-09-21张琳
张 琳
近年来,手机短信成为人们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风靡,形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具有明显特色的文化风景线。据笔者在北方民族大学发出的161份调查问卷显示,通过短信交流的学生比例高达67.7%,且有近五成的学生月发短信量在500条左右。频繁的短信交流渐渐成为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短信文化在高校流行的原因分析
“短信文化”属于“通信文化”的范畴。“通信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依托现代数字通信技术,通过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以满足其文化需求,从而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体验、享受和提升。以前学生和亲友的交流主要靠信件、电话和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现在则主要靠短信来实现。为什么学生会如此青睐手机短信并使得这种现象迅速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大学生的需求、技术的发展和短信本身的特点成为短信文化流行的主要原因。
1.短信文化在高校流行的内在原因: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大学生的趋同心理成为短信文化流行的基础。“大学生群体是典型的同质文化群体,其成员在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内在需要甚至在生活阅历等方面都体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的文化自认。”[1]因此,当一部分大学生开始使用手机并利用短信交流时,其他学生便迅速地加入到这个行列,成为“拇指一族”。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较高、思维相对活跃,对信息的需求和表达欲望非常强烈。生活在校园中,他们需要和外界保持紧密联系并在信息互动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创作才能,而短信的快捷和低廉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不仅保障了信息畅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有助于维持个体的身心健康。
2.短信文化在高校流行的外部技术因素:手机短信的低资费和多样化功能。短信沟通比其他沟通方式更为便宜。调查显示,有65%的大学生选择发送短信是由于资费较低。短信一般为0.1元/条,这对尚未具备独立经济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也是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手机短信的收发非常方便和快捷。短信的群发功能可以使一个短信笑话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给众多的手机用户;发送反馈功能可以减少交流双方的误会,促进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发展。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短信沟通无疑具有技术优势。
3.短信文化在高校广泛流行:手机短信自身的特点。短信沟通具有安全性的特点。在某些状况下,手机使用者不想周围的人听到自己与他人交流的内容,短信恰好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只有交流双方知道短信内容,从而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感。另外,手机短信具有不在场性和非及时性特点。短信是一种不需要双方都在场的交流方式,可以避免交流双方的直接冲突或者因为事情的突发而造成手足无措。短信交流过程有一定的时间差,刚好为双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以便彼此思考和准备,提高交流的效率。短信的这一特点还符合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很多不宜当面说出口的话可以借助短信的“不在场”特点进行。
二、校园短信文化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有着强烈的交往需求。而手机短信的多样性、自主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们能够及时和他人进行沟通,并在这种交互性活动中获得表达和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2.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身心压力。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境遇下,校园生活也不免显得些许浮躁。学业负担重、就业难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使大学生们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疲惫状态。发送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时尚且普遍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压力。短信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有抒情散文,也有幽默笑话,还有可爱的卡通宠物图片和搞笑铃声等,他们可以通过短信传递,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诙谐、丰富、有趣的手机短信就像调剂品,赋予他们生活以趣味性、丰富性、个性化,还可宣泄一时的不快,让紧张枯燥的生活变得轻松而又有滋有味。
3.更为丰富和人性化的短信服务拉近了大学生和社会间的距离。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短信方式传递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服务商可以为学生们定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热点问题等,有利于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缩短了学生们与社会的距离。
4.手机短信为大学生逃课、舞弊等提供了手段。调查显示,有75.32%的学生认为手机短信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为大学生逃课、舞弊等提供了手段。大学生虽然处于一个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中,但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也逐渐侵入,大学生中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手机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普遍通过短信传递信息的生活方式都为大学生不诚信行为提供了温床。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课堂上老师一旦点名,同学的一条短信就可以使缺席者到课。随着手机功能的日趋全面,蓝牙耳机、短信阅读等功能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隐蔽和安全,为学生舞弊提供了便利。调查中,许多大学生坦言,在不同类型的考试中都曾利用短信传递过相关信息。这些现象必须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5.短信流行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课堂秩序。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达到了“机不离手”的状态,校园里经常会见到边走路边发短信的学生。而与手机的“亲密接触”必然会导致对学习的疏离。课堂上,虽然大部分手机处于静音或震动状态,但短信的收发基本可以正常进行。由于短信交流的交互性特点,使得学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信息回复上,严重影响到听课质量。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无视课堂纪律,让铃声在课堂里响起,不仅影响老师正常的讲课进程,也打断了其他学生的思考,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秩序。
6.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妨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手机短信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使得这种交流流于表面和形式化,缺乏真正的沟通。“当高科技带来沟通的便利时,沟通本身就变成了一种奢侈品。”大学生即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他们需要学习与他人沟通、相处和合作,而短信交流的便利却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这种技能的获得。短信交流只能创造有限的交互空间,而在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诸如表情、情绪和肢体语言等都被忽略了,使得交流大打折扣。一部分大学生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平时有事没事都会翻出手机看看。南开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73.2%的学生患上了这种“症状”。另外,不良短信的传播也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探索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新思路
1.树立科学的理念,理性对待短信文化。社会流行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渗透力。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看到短信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不要因为不良短信等就对其采取压制做法。对于短信文化带来的积极方面应该予以肯定并合理利用;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消除短信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并为我所用。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学校可以引进校园短信群发系统,通过群发短信,使学生及时了解校内各种有效信息,如学术讲座、就业信息等。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文化素质课程、健康向上的时尚讲座等,培养大学生对新文化的责任感,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文化的侵蚀,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引导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从单一的短信交流方式中解放出来。比如举办班级运动会、年级棋艺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社会化的场景中进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开展短信文化活动,如文明短信月、校园原创短信大赛等。这类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自身对不良短信的鉴别和抵制能力,同时可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发挥聪明才智,编写出更多健康的、文明的短信。
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管理办法,限制短信在教学时段的收发,约束短信的收发场合,比如在教学区和图书馆张贴提示标语,宣传文明收发短信;加强硬件建设,在教室、图书馆、办公区、会议室和保密场所等地方安置电磁屏蔽、电子干扰设施等。此外,还可以把学生错误利用短信的表现,如逃课或者作弊等纳入个人的诚信档案,并和奖学金评审、入党等挂钩,努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3.通过舆论监督和相关法规的制定净化传播环境。对于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短信,应该从舆论监督和法规的制定两方面来进行抵制。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手机短信热点问题的引导。要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手机传播;学校的广播、报纸以及BBS也应该开设相关栏目,对不良短信,尤其是诈骗短信予以曝光,及时揭穿短信内幕,让学生提高警惕。在进行舆论宣传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净化手机语言环境,抵制不良信息,弘扬文明新风,使手机短信成为承载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新载体。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快相关的信息立法,确保手机短信的安全,特别是对公共信息的发布一定要进行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
[1] 董敏志.接受与挑战:青年文化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75.
【张琳,北方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德育研究。宁夏银川,750021】
责任编辑/赵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