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09-09-21翁宇飞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8期
关键词:消防设施

摘要:由于农村消防工作起步较晚,消防投入少,消防基础设施匮乏,消防意识淡薄,随着农村生活发生变化,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多。文章对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消防设施;消防安全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089-02

据相关资料统计,近5年来,全国农村共发生火灾39.1万起,造成6550人死亡,457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5.3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火灾总数的46.3%、65.9%、51.4%和46.6%,农村火灾形势非常严峻。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消防工作发展,着力解决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是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和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农村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火灾频繁发生,主要是农村消防工作严重滞后所致。目前我国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虽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乡村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但一些地方领导仅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消防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乡镇街村、政府所在地的场镇。乡镇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根本没有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广大农村、村民委员会对群众性消防工作没有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农村防火工作没人抓,更不用说制定消防公约,消防安全工作形同虚设。

(二)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抗御火灾能力低

受农村经济落后的制约,消防经费往往不足,致使农村的消防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大多数乡镇存在消防水源不足,灭火设施奇缺;距离城市远,交通本身就不便却还存在占用行车道现象,有的消防车根本就不能到达火灾现场,只能望火兴叹,为及时有效扑救火灾增加了难度。加之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特别是村民住宅多数均是自建,耐火等级低,可燃物随处堆放,随着卫生井自来水的发展,过去一些大院的消防水池被平、被挪作他用的情况较普遍,一旦发生火灾不能组织有效的扑救,容易造成火烧连营。

(三)消防宣传教育不够,村民消防意识缺乏

由于广大农村地处偏远,居住分散,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上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警力有限,消防管理的重心一直落在城市,致使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无人管、无人抓,农民缺乏防火、灭火常识。在农村,防火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不懂安全规程,盲目引发事故时有发生;利益驱动,违规生产、经营,农村小作坊事故频发;无视法纪,纵火泄愤,报复寻仇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消防条件不足,火灾隐患突出

由于农村的建筑没有开展防火审核,导致在街道及村民住房修建等存在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不畅,再加上消防器材和消防水源缺乏、私拉乱接电线及电线老化等问题。乡镇企业的生产设备简陋、安全设施缺乏、职工的消防素质差、企业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直接导致大量火灾隐患的存在。加之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量的高档家用电器、燃具进入农民家庭,使农村的火灾隐患更加突出。

(五)农村消防力量严重不足

大多数乡镇没有建立专职消防队,有的虽然成立了专职消防队,但由于在编制、业务经费和队员待遇等方面缺乏政策支持,使这支队伍的建设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近年农村大多数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消防工作力量明显不足。随着农村企业大量的改制转轨,导致许多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被撤销。

二、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农村消防工作,应以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为依托,以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为立足点,建立和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管理责任机制,逐步形成政府组织、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消防网络

1.县(区)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挥政府职能,将农村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政府任期目标、社会综合治理内容,同经济工作指标和各项管理工作指标同制定、同检查、同考核。各级政府要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农村火灾形势,部署消防工作。

2.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必须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消防工作职责,用责任制来促进农村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大力推动乡(镇)政府、农村村委会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防火检查,整改火灾隐患等防、灭火制度,使农村的防火条件实现根本的改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实行岗位考评促进责任制落实。

3.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农村多远离城区,一旦发生火灾,公安消防队很难及时赶到火场进行扑救,往往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组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提高农村自防自救的能力,各乡镇村要在经费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满足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扑救火灾,日常训练及器材维护保养的需要。

(二)建立消防安全制度,促进消防工作规范化

为确保农村防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应建立政府领导、乡镇主责、村委自负的责任体制。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消防工作的各项标准和制度,即: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农村派出所辖区民警消防安全职责、农村治安消防巡防队消防安全职责、农村义务消防队职责;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消防检查巡查制度、火灾隐患督促整改制度、消防器材设施管理维护制度、重点季节重大节日防火检查制度、道路水源管理制度等。这些标准制度的建立,可有力地促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科学进行村镇规划,加强消防基础建设

农村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公安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小城镇消防规划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紧紧结合乡镇实际,参照国家技术标准,规划建设乡镇消防站、消防通道网络、乡镇消火栓系统和消防通信系统等。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村镇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要把消防间距、水源、车道纳入其中,逐步改善村镇消防基础设施。在建房审批中,要严格把握防火间距和耐火等级标准,防止私建乱搭,从根本上杜绝和消灭大面积火灾的条件。

(四)加强宣传,普及消防知识,提高群众消防意识

“农村防火,宣传先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农村火灾是由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漠、消防知识和技能匮乏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在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中,应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应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消防宣传标语、有线电视和广播等,大力宣传灭火逃生知识、火灾预防和扑救等消防知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引导农民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新风尚,养成科学、文明的用火用电习惯,使之成为具有良好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的新型农民。在农村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消防教育工作,做到消防工作从娃娃抓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建立农村消防教育培训中心,使农村防火工作深入人心,增强农民参与、支持、建设农村消防的意识,构筑新农村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坚实基础。

(五)强化管理,维护农村消防工作稳定局面

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范畴,纳入各项基层创安工作。消防部门、基层派出所要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依法对列管的企事业单位、各类场所和村民住宅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监督消除火灾隐患。同时,在当前消防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努力抓好基层民警培训,发挥好乡镇派出所的作用。对容易发生火灾的“五小”单位和场所要纳入管理重点,并明确责任区民警职责,建立防火档案,定期组织监督检查,要认真抓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的安全检查,确保消防安全。要切实加大农村消防执法力度,对农村新建厂房、仓库、加油站、液化气站、公众聚集场所等火灾危险性大的建筑,要严格审核,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合格的,要严格进行查处,严格规范农村消防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三、结语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提高农村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控制农村火灾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农村火灾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每个消防工作者的应尽义务。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的形势,要利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牢牢把握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主动权,切实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和增强农民消防安全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作者简介:翁宇飞(1975- ),男,南宁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火查科科长,武警少校。

猜你喜欢

消防设施
苏州虎丘街道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建筑消防设施远程监控方法与系统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的几点思考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及维护管理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社会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