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2009-09-19黄敬华
黄敬华
摘要: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实现股东利益的同时关注其它利益相关者。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存在着对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的缺失,本文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并对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缺失;履行
食品质量安全、药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捐款门、裁员门等事件从不同层次上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让人们不得不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经过再次修订的、2006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公司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可现实情况如何,企业该如何看待社会责任问题,又如何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初,人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有了扩展。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为其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而不再只是对股东负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实现目标或被企业实现目标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社区和环境等。哈佛大学的科特和赫斯凯特的实证研究发现,同时强调员工、客户和股东利益的大公司的销售额和就业情况分别是强调“股东利益至上”的公司的4倍和8倍。一些跨国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麦当劳等为了避免品牌形象受到影响,纷纷加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它们不仅自己制定社会责任守则,而且要求产品配套企业和合作企业均要遵守这些守则,从而将这一运动扩展到了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还有一种理论,就是“三重底线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企业增加的经济价值,而且还要关注企业增加或破坏的环境和社会价值。所以,“三重底线”包含了企业的意图和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三重底线”理论之所以会获得广泛认同,一个重要的触发点是壳牌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等跨国公司后来都沿用这一标准。任何企业行为至少应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元因素(或三重底线)的基本要求,研究企业效益应从传统的 “成本--效益”分析的经济层面推广到社会和环境层面,不仅要计算企业的社会和环境成本,而且还要计算企业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如果企业按照上述要求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才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要求。此外,Carroll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4个方面的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
虽然在理论上企业应为其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而在实践中,我国一些企业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2.1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缺失。
一些企业千方百计地逃避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有的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拖欠甚至随意克扣员工工资。有的工作条件差,甚至连基本的生产安全都无法保障,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而不顾及员工的生命安全。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时,上演了华为的“辞职门”事件。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很多企业大量裁员,而不是与员工共克时艰。这些都是企业缺乏对员工社会责任的表现。企业的这些行为又怎么会使员工对企业忠贞不二呢?
2.1对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缺失。
近年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有的进行虚假的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有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顾基本的产品质量安全,危害消费者健康的药品、食品问题接连不断。如刚经过的“三聚氰胺”事件,竟检测出乳品行业20家企业的31个批次产品含三聚氰胺,甚至包括一些消费者非常信赖的著名品牌,让消费者触目惊心,对企业丧失了信任。这充分说明了对消费者缺失社会责任的企业面广量大。
2.3对环境社会责任的缺失。
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跟发达国家相比较,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而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具体来说,我国因企业行为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也不断发生,如盐城的水污染事件,系取水口上游一家化工厂偷排污水所致。其他的如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导致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因污染物过量排放而导致的太湖蓝藻事件等。这些都说明企业对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不够重视。
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企业应端正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3.1有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聚集。
认真履行社会在责任的企业,企业形象好,员工也愿意脚踏实地的为其工作,在这里工作也有一种荣誉感。对于许多年轻优秀的人才,企业社会责任是他们是否效劳于某一企业的重要决策影响因素。一个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就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员工和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理解和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而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就得不到员工的认可,甚至让员工自身都没有安全感,从而产生离心力,会离开该企业。
3.2能够得到消费者的积极响应。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消费者会认为该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就会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好感,进而购买该企业的产品;若一个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就会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产品质量产生怀疑,进而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得到消费者的积极响应。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响应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关于消费者购买意向、购买忠诚等的外在响应,它是指消费者对涉及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行为所做出的现实反应;二是关于消费者意识、态度以及对公司采取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手段归因等的内在响应,它是指消费者内在心理状态,是消费者对自身心理活动的一种感知。去年,拥有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加多宝集团为抗震救灾捐款1亿元人民币后,王老吉的爱心义举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积极拥护,几乎一夜间各大超市的王老吉货架缺货,全国缺货,这在中国饮料史上史无前例。正是王老吉良好的社会责任担当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又使王老吉在今年挺过了“添加门”,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就得到了消费者的积极响应。
3.3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全球化的市场上更好地为消费者所接受,使企业稳固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由此吸引来更多的熟练工人以及高质量的劳动力,并帮助企业的劳动力在生产活动中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提高企业效益的一剂有效的强心剂,是增进企业效益的良方。
3.4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对于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企业严格执行比不严格执行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但同时,企业也应看到,不严格执行的严重后果,不但会给相关利益者带来损失,同样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企业的相关责任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三鹿集团因三聚氢氨事件而破产,给消费者带来了痛苦,相关责任人也被追究法律责任。有的企业通过危机攻关可能走出了困境,但依然给企业的销售造成很大影响。所以,企业履行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是对风险的一种投资。通过履行这些责任,企业能够减少经营风险,减少风险发生而带来的更大损失。而对于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企业履行之后增加了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效益,对品牌产品营销工作会产生很大推动作用。诸如农夫山泉开展的“一分钱”系列活动。
4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呢?在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1要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
企业处于社会环境之中,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各利益相关方或被他们所影响。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应该界定好利益相关方,不断动态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与企业的关系,达到企业与各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4.2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我国企业应对社会责任问题的方式是被动的,形象地说就是“碰到一个、消灭一个”。如果采购商要求ISO14000,企业就去申请ISO的认证;如果采购商要求SA8000审核,企业就去申请SAI的认证。实际上,企业需要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并将其作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甚至从制度设计、公司治理上予以有力保障。这样,公司所有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事务才能够得到统一部署,每一个认证、每一笔捐款都要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相符,从而确保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长远收益的高度一致性,最终实现责任与利润的双赢。如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战略是提供清洁能源、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而BP 集团 “bp,不仅贡献石油”(beyond petroleum)的品牌主张,准确地传达出BP致力于发展多种能源的战略,以及关注环境保护和人类进步的终极使命。通过实施这些战略,企业既能善尽社会责任,也可以在未来市场占得先机、赢得持续竞争力。
4.2要做到适度性。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要与自身能力相适应,要量力而行。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企业所要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认为,初创时期的企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尽到自己的责任了;中等规模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合法纳税是它的责任,它生产的产品满足了需求,打破进口垄断,这也是贡献;企业做得越大,它为了持续生存就更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就不能持续经营。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能够坚持生存下来,就是尽了最大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不应让社会责任成为其负担,那样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4.4要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企业需要做出社会责任报告,对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让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行为。社会责任信息主要披露企业承担了哪些社会责任,由此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是什么等等。若企业不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社会责任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就不能及时地传递给利益相关者,这种信息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失误。
此外,企业在披露相关信息时,不应只报喜不报忧,那样会让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披露的信息不信任。所以,企业在披露信息时一定要作到全面、真实。
参考文献:
[1]金建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解读企业社会责任[J].财经科学,2007(11):98-105.
[2]陈美玲.从奶粉门事件透视与重构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经济,2009(1):17-19.
[3]冯屡冰,吴露晖.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26-27.
[4]周延风,肖文建,黄光.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J].消费经济,2007年(4):94-97.
[5]许叶枚.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现代经济探讨[J],2009(1):38-41.
[6]辛杰.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9(1):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