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软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9-09-19李丽葛彦东
李 丽 葛彦东
摘要:新型工业化软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配套服务环境。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具体措施是,营造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立新型工业化环境保护体系,营造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软环境内涵现状对策
0引言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重视硬环境建设,更要重视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对于江苏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1新型工业化软环境的内涵
目前对于软环境一个常用的定义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实践与交往活动中创造并反映出的制度上和精神上的境况的总和。”不同于生态资源、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软环境具有较强的人为特征和主观能动性,易随人为干预而发生改变,相对隐性而难以直接量化,如政策、法律和文化等。当前对新型工业化软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配套服务环境等方面。
1.1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指新型工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法律制度等。新型工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条件。严谨、规范、和谐、健全的管理体制,高效、灵活、顺畅的运行机制能够激励、促进、保证新型工业化顺利进行,反之则会阻碍新型工业化的实施。
1.2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决定着新型工业化实施的具体行为步骤程序,不同的政策体系对新型工业化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它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的手段。在政策环境中对新型工业化影Ⅱ自最大的是制定和落实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规定等。
1.3人文环境一种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既包含了对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又包含了对人的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
1.4配套服务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需要建立体系完整、功能健全、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系统,这是新型工业化软环境的重要内容。
2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人才,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出来,是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和广东、浙江横向比较发现,江苏从事科研活动人员数以及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均最多。但是,在反映科技产出的核心指标授权专利数上,江苏却不是最高,低于广东和浙江,与广东相比,其授权专利数只有广东的36.9%。江苏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是浙江3.5倍,其授权专利数只有浙江的72.48%。这说明江苏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调动。
2.2科技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需要有科技人才,还必须有科技投入。只有科技人才,没有科技投入,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受到影响。江苏省在科技投入方面不如广东和上海。江苏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低于广东和上海处于第三位,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上海、广东和辽宁,处于第4位。再从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情况看,江苏高科技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数、科技项目数和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只低于广东,处于第2位。但是其新产品开发经费却低于广东、上海和北京,处于第4位。这样,虽然江苏高科技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比较多,但由于投入比较低,科技人员的作用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2.3环境保护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伴随江苏经济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通过地区间横向比较发现,江苏的工业废水排放量高居第1位,比第2位的浙江高出将近10亿吨:江苏的工业废气排放量也只是略低于山东,处于第2位: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上,江苏的排放量低于辽宁、山东和福建,处于第4位。
3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3.1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贯彻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装备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规和信息等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引导和扶持,推动江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造条件建立产业发展资金。政府部门应根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定推动走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推动循环经济实施的相关经济政策;研究制定企业技术进步的新政策;制定振兴江苏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地方法规;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制定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和措施。加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组织引导。
3.2以强化科技投入为支撑,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大科研投入。没有对创新的加大投入,就不可能有创新的快速发展。一是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政府应随财力的增长,大幅度增加科技经费特别是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确保年增幅超过财政收入增幅。二是要抓紧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以支持创新、创造、创业为主要目的投融资机制,在激励创新和鼓励创业方面优势独特。三是要继续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对符合江苏省产业导向、技术层次高、企业创新团队优秀的科技项目,特别是高新区内优秀企业,要通过包装向上争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金扶持项目等,调动各方资源扶持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孵化器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产业化转化。
3.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建立新型工业化环境保护体系一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首先,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以环境容量作为区域生产力布局的依据,分别明确各地区产业、行业的准入标准和门槛;同时提高地方环保标准,制定和完善行业、企业、产品的能耗和排污标准,制定并实施了严于国家的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的环保标准。并通过省人大立法,将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的企业处罚由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二是加大环保投入。“十五”时期,全省环保投入占GDP的2.3%,“十一五”规划要求提高到3%的水平,并保证环保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根据省人大代表的建议案,省财政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由原来的每年3000万元,提高到3亿元,重点用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建设,并运用治污奖励、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政策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并将各级党政“一把手”环保政绩列入党委组织部考核的内容。
3.4营造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一个地方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江苏应树立一个文明理性、开放进取、务实创新、诚信和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环境。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人文关怀,积极推行人文服务。在全社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二,培育工业精神。江苏自古重商,商业精神由来已久。江苏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先机,办起了企业,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实力,冲到了全国的前列。第三,确立人才培养机制。人是经济增长最终的承载者,也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如何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关系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足、合格的人力资源:扩大技工教育,做重化工业人才的储备:推广高等院校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
参考文献:
[1]纪连永.科技发展软环境制约因素及对策浅议[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04-28
[2]张池保护性开发:江苏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J].污染防治技术.2007-04—18
本文系江苏省2008年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软环境建设研究>(08SJD71000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