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家的自我原则

2009-09-19刘小琦

文艺评论 2009年4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家原则

刘小琦

纵观国内外绘画大师的创作实践,其中不乏在有生之年轰轰烈烈的,也不乏在生前境遇坎坷的;不乏善于描绘当代重大题材而备受社会推崇的,也不乏长于花鸟鱼虫,山水风情而受到人民喜爱的。再深一步地探讨这些伟大艺术家的成功根源,所有受到人类历史承认的艺术家及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具有自我性的。虽然当代艺术是多元的,但是任何阶层,任何流派,任何思潮的艺术家,都离不开艺术的自我原则。

一、艺术是艺术家自我的展现

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艺术的主导者和承载者逐渐转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圣母像变成了邻家少女,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天使无非是个胖胖的婴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了对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直接描写。到了印象主义,画家们用光影和色彩来观察和面对世界,他们在画布上只需将颜色点上去,艺术的美就诞生了。他们不画宫廷和所谓重大的事件,只把表现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的见闻作为自己的表现题材,强调一种纯粹的客观的描写。例如德加,他画洗衣妇女的各种姿态,姑娘在闺房中的洗浴,芭蕾舞演员的各种动作,他称这些形象“好像是从门的钥匙孔里所看到的情景”。这是一件多么自我的事情,完全不关乎第二个人的想法或感受。他们不关心构图的完整性,让画框任意切去画面,择取客观场景的片段形成画面构图。如莫奈所作的一件作品,描绘母女在野外的情景,她们被安置在画面的前景,人物的腿部在画框之外。类似这样的处理在当代最重要的美国画家帕尔斯坦的画中更是常见。几百年后的今天,艺术更是变为了自我的表达与实现。客观地说: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艺术欣赏都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只不过这其中蕴含着社会的审美烙印。

拉菲尔的《圣母像》是美的,帕尔斯坦的《人体》也是美的,但美与美又有些许不同。圣母像是大家公认的美,作者描绘的是所有欣赏者熟悉的邻家女孩;而帕尔斯坦的《人体》则把现代生活及冷漠表现得逼真而又空旷,让每位欣赏者产生不同的感受。他们都将各自的感觉传递给所有人,而每个欣赏者,又都带着自己的感情和故事来看待每一件作品,将作品赋予了新的意义——对于每个个体的意义。

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种表达的方式。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试图将潜意识中的本我表达出来,“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所产生的偏见”,而是“建筑在对梦幻的无限力量的信仰上”。所以这些艺术家常常展现沉睡或梦游般奇幻的“梦境”,使用“拼贴”或“照片蒙太奇”的方法,将完全不符合日常逻辑、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创作,但创作出来的作品的确是“心灵流动之物”。

达达主义的出现,艺术仿佛变成自我的宣泄。这是另一种美:扫除所有传统,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和美,是自我在艺术中最直接的表露。没有意义只有音节的诗歌,报纸上的字和图片剪下来拼成的图片,蒙娜丽莎陡然长出了胡须……这些都是向传统示威和挑战。达达主义以骚扰的、实验的、自由的手段表现自我对世界现实的观念,作品表达的言语和思考都经过漂白。

当今,艺术的多元化已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派别和概念区分或者定位。科技的发展使艺术家们可以更自由地采用材料和工具,技术的更新,载体的发展,新的审美标准的崛起,让表现自我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创作成为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在通过审美发掘来表达自我。

二、艺术家的个性是自身对生活的反映和思考

艺术家对社会的理解不同艺术与人类社会是相伴而生的,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从来没有而且永远不会停止对美的追求。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艺术家,同时,不同的艺术家对社会的理解,关注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作为艺术家,除了对社会的洞察,对人性的发掘,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不论作品主题的或大或小,题材的或人或物,都是艺术家内心感受的自我表达。

被称为“70后”、“80后”新一代的艺术家,都很强调表达一种微观性的社会关怀与个人体验,在画面上追求“仿真”的效果,从动漫卡通艺术,网络艺术,广告艺术与电脑游戏中吸收营养,这源自他们生存的环境。他们的生活注定要以艺术的形式反馈给大家。其作品表明:他们讨厌深刻、沉重、严肃、认真、逻辑与愤世嫉俗;他们看重的是轻松、谐趣、夸张情感与调侃。他们强调和表现的是在新道德文化背景下,对现代生活与图像符号的积极反馈。毫无疑问,是新的时代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方式,也使他们十分轻松地超越了传统艺术的约束,扩大了架上艺术的表现范围。我们应该现实地考察他们自我创作的根源,既然历史上不同时段的优秀艺术家都可以从当时的生活背景中提取崭新的图像与符号,并探寻相应的全新技法,那么,新一代艺术家为什么不可以真实地表达自我呢?

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不同审美情趣,是指艺术家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各种外在形态和不同事物进行视觉感应时所产生的特定情感思维,也是艺术家独立依据各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以及长期实践而确立的自我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的一种审美判断。

绘画创作离不开艺术式样、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的构架,每一个画种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和审美情趣。每一个艺术家总是要想方设法在自己的画面上营造一种自我独特的审美情趣,让人们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得到情感上的沟通和感染。塞尚在古典绘画中发现了抽象几何图形的合理安排,这种安排是绘画视觉审美的本质所在,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样式,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了先河。从此,架上绘画的审美情趣总是以注重构图形式的张力作为表现作品内涵的基本构架而引起重视。唯美主义画家创作的田园风光绘画,大多以优美、匀称、平静、和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讴歌与赞美;表现主义画家总是以夸张、扭曲、动荡、杂乱、凝重的形式来表现自身对社会、对战争、对人生的抗争与呼唤;而抽象派画家更是用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来组合画面,摆脱具体物象,直接利用符号的构成形式来体现画家的思想情感。

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对艺术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审美情趣的不同,使得艺术家自我表现的审美艺术价值也不尽相同。

三、艺术家的自我追求和艺术创作标准

艺术家的创作往往追求个性,创作个性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主观的、相对稳定,具有明显个人特征的总和。在艺术创作中如果缺乏个性,机械地适应社会意识的前置规范,单纯地模仿生活场景,那么也就没有任何社会的意义,更无艺术价值可言。

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审美认识。独到的艺术构思和独创的艺术表现过程,必然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因此,艺术家在独立观察和思考、在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等问题上,不应受到外在的束缚和限制。否则,他的创作就会是扭曲的。应相信艺术家并给予他们按照艺术规律从事艺术创作的自由,尊重他们艺术思维的独创性,以利于艺术创作个性的充分发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在选择题材、确立主题、形成风格和运用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个人的自由,同时,他们还应有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自由,有批评和反批评的自由。

同时,对待传统的态度表现出珍视或唾弃两种不同的态度。无论何时,艺术家应该深刻理解文化的传承规律。艺术家不应该囿于时髦的“当代性”。如果局部地、片面地、过于现实地理解当代、追求“时尚”,并无意或有意地将自己划分在某一市场类型里,忽视自我的价值并遗弃自我本初的艺术追求,艺术家将丧失创作的主动性和艺术作品的灵魂。企图将客观的理性和主观的感性高度结合,以学术化的教条克扣创作热情,将自身压抑在文化责任和时代浪潮中,追求廉价的现实成功,或牺牲在艺术商人的怂恿下,或窒息在艺术评论的打压下,艺术家不可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在这里我们不妨谈论一下艺术评论,因为艺术创作标准往往伴随着艺术评论和艺术批评而来。评论具有导引公众注意力的力量,批评家的作用在于对艺术作品进行定位;其实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艺术品的定位最终是要交给市场本身的。艺术创作是要迎合评论,还是要充耳不闻走自己的路,这也是一个艺术家能否坚持自我原则的体现。在这里,艺术评论和各种舆论对艺术家必然会产生倾向性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时代艺术的发展。对于处在“自我”弱势环境下的艺术家以及年轻的、正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艺术家来说,理性而富于激情的抱负显得十分珍贵,不然就会使自己在创作题材和创作理念上陷入被动的状态。

艺术创作的标准在时间的轮回中发生着变化,每一种标准都能够生成两种相反的艺术形式和主张,这两种形式和主张又交替着被接受、承认和追捧,有时我们会看到这种轮回所带来的戏剧化的情节:或是讽刺或是令人感动的一段段历史。所以,艺术家有理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艺术有可能搭乘上这轮回的航班。同时有理由告诉自己:坚持自我,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艺术创作的准则。

四、艺术家坚持自我原则的基础

艺术家坚持自我原则,要靠多个方面的支撑才能够做到。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经济还是政治,各个方面都要有良好的积淀并具备一定条件。艺术家是“创造者”,自由地创造是艺术家的灵魂本质。艺术家应具有敏感、灵性、内省的性格与无穷的想像力,渊博的知识和坚定的原则。诚实、独立、叛逆是艺术家应有的人格表现。艺术家应尽的职责义务是表现自我、锻造良心、追求形式完美。作为艺术家群体有很多的共性,但每个艺术家又都要追寻独有的个性。

艺术家如何形成自我原则艺术家要坚持自我原则,首先要从完善“自我”开始。这里的自我指的是艺术家自身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的积淀,明确的艺术追求,独到的艺术主张。对人生的严肃态度、对人类命运的巨大责任感是艺术家的主要道德品格,伟大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艺术家应该是具有较高思想修养和良好艺术修养的人。艺术修养是指艺术家从事艺术创造所必需的各种艺术规律性的知识、本领的培养、锻炼、积累和掌握。作为专业的艺术生产者,艺术家必须具备特别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和传达他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受的艺术表现能力,使两者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能力,这是形成自我原则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说,要先有原则然后才能够坚持原则。艺术家对事物自身的感受,是发自内心和灵魂深处的,也就是艺术家的自然流露。这里包含了先天的个性、天赋与性格、性别的差异,也包含了后天的生长经历、生活环境、生活态度的差异。也正是因此,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自我原则。这就必然会在艺术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具有相对稳定和显著特征的创作个性。自我原则就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具体表现,自我原则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诸多要素中。它既表现为艺术家对题材选择的一贯性和独特性、对主题思想的挖掘、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独特性,也表现为对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象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独创性。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功地实现艺术家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来与欣赏者交流。

当然,自我原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通过在艺术道路上漫长的摸索和人生历练,一点一滴形成的。这其中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如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对独特或典型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社会教育,这些都是形成自我原则的基础。

自我原则对艺术家的重要性现代主义核心价值就是“自我”与“个性”。我们说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就是在寻找自我的过程。尼采用酒神来比作艺术的时候,也肯定感受到外在社会因素对艺术家自我表达所形成的障碍。实现真正的自我,对自我的寻找永远是艺术家锲而不舍的真正追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自由表达的欲望总是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阻碍,经常处于彷徨的境地,有的时候也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追求,动摇自我原则的坚持。

天才画家文森特·凡高,在艺术上是一位极有创见和胆识的画家,他拥有旺盛的精力和执著的精神,在自我和现实的巨大矛盾之间勇敢前行;毕加索作为现代派大师,从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冲破他自己树立的一个又一个标准;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一生追求自己的艺术理念,从不追随时代,当抽象浪潮席卷美国之时,他却一个人安静的描绘着家里的屋前房后。实践证明,作为真正的艺术家要敢于坚持自我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断地提高自我,坚定地走下去,并最终取得历史的认可。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一味地迎合市场受众,依附媚俗观念,导致创作主体的沦丧,必然会使艺术家失去对自然、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同时失去创作的激情和方向,从而真正导致对现实的扭曲。

坚持自我原则也是艺术家真诚的表现。对艺术家来说真诚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真诚即包括对生活的真诚,对观众的真诚,对自己的真诚。一个不能够真诚面对自己的人,肯定也不能真诚面对生活和观众。

总而言之,自我原则是艺术家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准则,是艺术家的实力表现和灵感源泉,是使自己的创作走向理性和自由的指针。在生活和创作中始终坚持自我原则,艺术家就会不断涌现自我表现的审美感觉,就会奉献给社会大众永恒的艺术珍品。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艺术家原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