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09-09-19廖伶俐

文学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听者发音英语口语

口语交际是指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特性使之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交际能力的含义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提出。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和书面语)和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四点: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应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是指达意及得体。英语口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二.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成为好的“倾听者”。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听”时既要对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又要将要说出来的话进行一定的预测。听的过程中,抓住一些提示性的关联词,记录下文中的关键词汇或短语,是迅速提炼段落或篇章主旨及透过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等抓住文字背后的隐含意思的有效办法。此外,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慎选听力材料。材料应选择适合学习者英语水平。如果是程度较低的学习者,可以适当增加可视的材料帮助理解,对程度较高的学习者则可提供解释性的内容帮助理解。

2.重视英语语音,建立自信。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开口难”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调查发现,发音越标准的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越强,学习的效果也越好。这一点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尤为明显。因此帮助学生提高发音准确度,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开口变得更容易。教师除了让学生多听材料多模仿本族语的发音外,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进行练习,如英语角、英语戏剧、辩论会等。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发音问题,教师不仅要纠正,还应有专门的时间进行发音的强化练习。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建议着重纠正学生在读文章时所犯的语音错误,对学生在自由表达中所犯的语音错误则不必一一纠正,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完整性。

3.运用真实情景,最大程度模仿日常交际。

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交流,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景中,用交际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必须以话题为纽带,选择恰当的话题,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贴近生活。要考虑到话题的现实意义、难易程度、多样性和生活性,在真实情景中把交际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重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应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由教学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须特别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尤其要督促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学生。训练形式可以不拘一格,采用演讲、问答、辩论和采访等形式。在训练中,教师可以分配给每个学生具体的“角色”,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机会练习。要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如何说服让听者听懂并迅速打动听者,如何使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来强化表达效果。

当前,我国关于英语口语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没有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口语交际教材体系,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教师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揣摩教学,随意性较强。所以,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口语教学资源,包括配置音像教材、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话语环境;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口语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不断总结出科学、高效、符合国情的口语教学方法,寻找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廖伶俐,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经贸系学生。

猜你喜欢

听者发音英语口语
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小学英语口语纠错策略的研究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三人成虎
Playing with u_e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