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与瘦子》的细节魅力
2009-09-19阮亚萍
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对形形色色的奴性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无情的鞭挞。契诃夫曾说过:“在人群面前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人应该“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滴一滴挤出去”。短篇小说《胖子与瘦子》是批判奴性的力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抨击社会庸人心理与产生庸人的沙俄社会的同时,热烈地呼唤着没有经过歪曲的人性的张扬。
小说写了胖子与瘦子这对小时候的朋友在火车站不期而遇。瘦子在得知胖子升任三品文官后,尽情谄媚。小说对奴性的刻画淋漓尽致。
一.夸张的变脸术
变脸是川剧艺术的精粹,是揭露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小说中瘦子擅长变脸。当他得知胖子升任三品文官“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笑容是“脸佷快经过下巴扯开,做出顶畅快的”“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似的”。这一“呆”一“笑”的神色不正写出瘦子瞬间微妙心理,极度震惊又尴尬。作者又写到瘦子的皮箱、包裹等,“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看似随意的一笔,却更好地折射出瘦子的内心世界。在三等文官、两颗星面前的卑微、寒酸、自惭形秽。瘦子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儿子“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扣上“全部”纽扣。“迸”、“缩”、“长”和“扣”这些动词充分表现了瘦子一家对权力的畸形恐惧和崇拜。契诃夫将人物内心的秘密都烙在了这微观的“一瞬”。
二.惟妙的漫画式
漫画式的讽刺,是把丑恶撕破给人看,把它置于啼笑皆非的境地而受到鞭挞。
小说妙用漫画的形式,对人物冷嘲热讽。人物出场时,语意轻松诙谐幽默。胖子嘴唇“粘着油而发亮,跟熟透的樱桃一样”,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细小的气味反差,不仅让读者跌入啼笑皆非的漫画氛围中,还对两人的生活差距作了一个小小的暗示。
瘦子在胖子面前极尽谄媚阿谀。“大人”、“您老”一改见面初期的直呼其名。从称呼的微小变化中,情义完全丧失,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等级差。“多承大人体恤关注……犹如使人再生的甘霖。”奴性演绎更为肉麻入骨。试想,这“体恤关注”从何说起,或为先前胖子主动招呼使之受宠若惊,感恩戴德;或为将来有求于胖子设想。
小说结尾,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言已尽而意无穷。瘦子在大人物面前自卑,连握整只手的勇气也荡然无存。“弯下整个身子”把谄媚的丑态发挥到极至。这种背躬屈节特别可怕和可憎,它并非出自情势所迫,说得确切一些,它成了一种自愿的东西,已经深入血肉,变成了一种反射性的东西。
契诃夫的讽刺经常以幽默的形式出现,把讽刺隐匿于幽默之中,这是他独创的风格。于幽默讽刺中我们似乎听到契诃夫心灵的低微的叹息。
三.浓缩的奴相图
小说对奴性的刻画全面而深刻。作者以瘦子一家为缩影,像照片一样逼真地揭露社会的病态。契诃夫说“短——是才能的姊妹”。“短”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而要有容量。契诃夫做到了文学形式从未有过的大容量。微小的情节、简短的对白涵盖丰富的社会内容。瘦子这一形象如同他笔下的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一样成为“奴性”的典范。契诃夫把犀利笔触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运用客观描写细致入微、毫不留情地、真实地给人们描绘出“小人物”的 卑微和庸俗无奈。发事物之幽微,以一叶而知秋。小题材成为传世之作就在于典型的细节描写。
纵观小说,作者想像力多么丰富,心理剖析多么洞察入微,嘲讽多么辛辣犀利,情感又多么朴实流畅,这些都从客观的细节中展示出来。细节描写以“细小”的面貌出现,而奏“以小见大”之功。它以“一瞬”的笔触,却换来读者不灭的记忆。作品因之增色,艺术因之流光溢彩。细节描写的确有无穷的魅力。
阮亚萍,浙江省温岭市泽国四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