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自辨:这一场网络论争
2009-09-18
今年中考前,为配合有关学校进行优质生源争夺战,南方××晚报先后刊登招生报道(广告性),称当地××中学(公办重点)为“南中国的教育名片”“中国顶尖中学”。之后,新浪网冒出一篇不以为然的博文,结果引发了一场论争。
新堂的博文(一):××中学的牛皮吹到了“中国顶尖”的水平
早些时候,××晚报刊登了一些招生缺乏底气的高中学校的广告报道,其中最具忽悠性的大概就是《××中学——南中国的教育名片》。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中国以南北划分的时候划分线在哪里?按照过去的划分习惯,常常从地理上以淮河秦岭等地标为界来划分。这样看来,南中国应该包括华东六省市、中南六省市和西南四省市,加起来,就省市的个数而言,几乎是全中国的一半。
名片,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符号。如果有这样的地理常识,××中学是什么时候成为这中国南半部分的教育名片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学就超过了全国老百姓熟知的华东师大二附中,超过了南京师大附中,超过了华中师大附中……就是在本省之内,该校距离其他高中名校有多少距离,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怜的是不了解教育的老百姓,误把特区当内地,误把自吹自擂的广告当真实报道,到时候孩子进去以后可能会大呼上当,想转学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时隔7天,就在同一张小报上,××中学又突飞猛进地跨越式发展,横扫北中国的名校,一跃成为了全国的顶尖中学。该报的特别报道曾引用四方面的数据,来表明××中学的“顶尖性”在全国是无可怀疑的:
第一方面是参加奥赛,从2004年起获得过8枚奖牌,其中金牌6枚,似乎这是在全国没有任何一所中学可以同日而语的顶尖水平。然而,根据网上可查的有效数据,以2008-2009年一年为例,就在全国数理化生信息等五门学科的比赛中,仅一等奖,就基本没有××中学的名字。国家2009年“奥赛”集训队28人中,也没有××中学的名字;参加今年7月在德国举行的第50届数学“奥赛”正式队员的6人中,自然也没见到××中学的名字。在信息学竞赛获一等奖的20人中,仍不见××中学四个字,仅仅在物理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中,××中学有1人获奖,获得了金牌;化学50个一等奖中××中学有2人获奖,且位置在30名以后;生物全国一等奖获得者的24人中,也不见××中学的学生。以上数据均可以在网上查询获得。
第二方面是艺术展演,这是玩钱的游戏(贫困地区是难以有参赛资格的)。大家也知道,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金牌为什么在高考招生中不加分,因为那是不计其数的天量。
第三方面是今年的保送生的人数以及出国读书的人数,“25个”保送生的确是很高的,但是,在全国是不是就是顶尖的呢?今年保送进北大、清华的人数,仅以北京一地为例,人大附中58人、北师大二附中35人、北京四中46人、北师大实验中学29人。在中国,这些中学怎么就成了垫背的中学而不再是顶尖的了?出国读书是与家长的经济实力直接相关的,何况同一天在该报上做广告的××高级中学今年出国读书的人数高达79人,也远比××中学的65人要多。
第四方面是“在香港读书的学生有7人获得基金奖”,这也值得拿出来说吗?何况也没有公布本省其他名校获此基金奖的名额。
至于报道引题及引言中的“中国最先进的高中教育模式”“外国教育同行竖起大拇指”之类,正文里是找不到论据的。××中学在绝大部分就读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心目中是有一杆秤的,是有说法的,随机访问这些学生中的千分之一即3名学生,或者3名家长,答案自然就会出来。
我们只知道××中学所在市的招生办公布的数据:××中学的高考失手率是50%还要略微多一点。即以2007年为例,2004年的中考全市前100名高分段的学生,大约有48人进了××中学,占全市的近50%。可在2007年的高考中,这48名学生仍然在全市高考前100名的仅有24人,占25%。同样的道理,全市前500名,前1000名,到高考的时候能够继续保持在全市前500名和前1000名的,也只有25%左右。这就是失手率,实际上的失败率,足足有50%。
××中学完全没有必要去焦虑,去打广告,去吹破牛皮,一周就两次屈尊去打生源大战。作为全国“顶尖的中学”,应该有顶尖中学的底气,像别的虽然不顶尖但却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名校一样,不打广告照样挤破门槛。
新浪网友及“×中人”的回应(一):
◇ 要我说,××中学的牛皮已然吹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世界顶尖大学的招生官们也不得不认可这样的“牛皮”,只是个别人对这样的水平望尘莫及罢了。出来嚷嚷,还不如做点实事,把自己份内的教育做好再说。都是同一个城市的人,发展教育是大家共同的目的,在这里吹毛求疵地指责该校,我只能悲哀地认为,这又是某些人功利的教育观在作祟了。
◇ ××中学是不是顶尖学校跟你有什么关系?妨碍到你的生活了么?你先看看自己所在的地方有没有一所学校可以跟该校叫板再说吧!
◇ ××中学这篇报道的出台,无非是和其他几所学校的隐形招生广告一样,想吸引广大考生的注意。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何×先生对该校怀有那么大的成见,列举出的事例根本与事实不符。作为××特区教育界的资深人士,起码得仔细看看这两年××中学进入北大、清华、中科大及香港3大名校的人数,占全市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的总人数之比,再去比较所谓中考、高考的高分层才合理吧?
◇ 参加“奥赛”的引例更有意思,×先生毫不犹豫地用一年的数据来质疑××中学四年的成绩,却忽视了该校在特区一家独大的事实。××中学并没有说相比“奥赛”老牌劲旅——华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和东北师大附中更优秀,但是不得不承认该校的“奥赛”水平足以代表××特区参与全国竞争,这是毋庸置疑的。以特区的教育起步来说,能在30年内达到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至于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态大家都有,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
新堂的博文(二):感谢网友并致“×中人”等
说××中学不是顶尖中学,这并不意味着该校不是优秀的中学。不是全国第一,也完全可以是可能是本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顶级的中学。去“中国百强中学网”看看,虽然已经进行过每两年一届的三届评选,在本省首届四所、第二届三所、第三届六所学校中,××中学虽然榜上无名,但是和这三届全国百强中学当中的一些学校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但是,要说成是全国第一的中学,要说成是全中国顶尖中学,恐怕在中华大地上很难使人信服。
看了××中学之后提供的一些详实材料,修正了前几天仅仅从报纸上得到的一些数据的认识(如保送北大、清华的人数),也深切理解该校多数学生(像世界上任何一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不管贵贱还是贫富的学校的学生一样)热爱自己母校的深情,认为自己的母校就是全国第一的最好的顶尖的学校,这是非常宝贵的学校教育成果。但是作为学校自身,倘若也自认是全国第一的最好的顶尖的学校,恐怕就难以被全国的同行同业所认可与接受了。
全国的中学名校群星璀璨,尽管本人阅历非常可怜,只曾经走进过诸如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育才中学、格致中学、复旦中学、杭州学军中学、青岛二中、北京五中、湖北实验中学以及广东的一些名校,可我知道,这些学校为我国培养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甚至有的,一所学校出的两院院士就高达四五十人。作为曾经的经历和被朋友调侃说我为特区的铁杆热爱者,眼见冠以“中国顶尖”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样说(全国顶尖中学),把其他的名校放在了什么地方?
常识告诉我们,顶尖就是“最”,就是顶级里面的唯一一个最高位置者,也就没有更在上面的了。昨天翻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看来自己的常识没有发生偏差。
至于××中学本身的教育水准,我没有进行过考查。但是,凭借报纸上提供的数据,我觉得要成为中国“顶级”之上的“顶尖中学”,还有比较遥远的距离,还需要很多代人的艰苦努力。
再赘说几句: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说自己是长得最高的人,大家不会在意也不会有人较真,可一旦在报纸上冠以“全中国最高”居然没人吭声,恐怕就不正常了。虽说不是全国最高,也并没有就此否认其本身的高度。所以,就因为自己的所见和所受教育,我是很难轻易接受没有充分依据的“全国之最”的。
新浪网友及“×中人”的回应(二)
◇ ×先生差矣!众所周知,××特区综合竞争实力排名为全国前茅。作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也应该是有实力的,这几乎不用怀疑,否则,就不应该叫综合竞争实力了。由于特殊的原因,特区的教育实力又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方面——这一点更不用怀疑,无论从道理上还是从事实上。而如今最能代表特区基础教育水平的又是哪一所学校呢?××中学实在很难不担起这个责任,否则,她就不能叫××中学了。
◇ 纵观××晚报全文,顶尖之意无非是“一流”的意思。把××中学排在国内一流中学的行列,其实没有什么夸大(文章是有说服力的),特区人没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全国其他顶尖中学也应该高兴,因为多一个同伴,不必孤独求败了。事实上,××中学正是在国内其他顶尖中学的影响和带动下发展进步的。中国教育要的正是这种百花竞放。论者以为呢?
◇ 每个地方都有优劣,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相对来说的。我在这里问一句:“如果××中学不好,那录取线会这么高吗?那特区的家长愿意争着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吗?”难道大家都是傻子,为了进一所不好的学校而浪费这么多精力、脑力?笑话。我想,×先生就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炒炒新闻价值,所以借该校来开刀,如果真是这样,那做文人做成这样,也太不厚道了。说别人什么商业化了,其实自己就是一个被商业化了的文人,×先生的意图很明显的。说××中学不好,你教的学校有该校好吗?说话要人道,做人要厚道,不要开口说空话。不过,我想×先生想要达到的目的似乎也达到了,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我们在这里评论的人或许都上当了。
文匪的博文:从“顶尖牛”事件看中国顶尖中学的水平
最近,因为一篇《××中学的牛皮吹到了“中国顶尖”的水平》的博文而遇到围攻、谩骂甚至人格侮辱的×先生似乎很弱势,他已偃旗息鼓,然而对方网友还逼他“认错”“道歉”。好玩吧?说实话,对于×先生的处境文匪是幸灾乐祸的。嘿嘿!
我身边的朋友包括部分中学校长在内,都觉得不好玩。真正办教育的人只会埋头实干,重点中学享社会公共教育资源之肥,抢地方优良生源之精,总之是得传统教育体制之优,即使学校办得好、效益高,也有“巧取豪夺”与“教育不公”的嫌疑,你就偷着乐吧,哪能敲锣打鼓广而告之呢?
不要以为学校做宣传文章就是低智商,不要以为教育就是没有新闻的角落。本人就是一位跑教育的老记者,走过全国许多地方,采访过众多名校,在党报和教育报刊上吹过一些典型。可不管我们怎么卖力,宣传的效应就是不如娱乐圈子的狗仔。一条教育的标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一条卫生巾的广告“日舒安——日日舒服”搁一块儿,肯定相形见绌。一些明星专门炒绯闻,床上那点事儿拍了照、录了像,然后故意透给逐臭的狗仔,曲里拐弯地搬到网上去晒一晒,结果怎么样呢?越臭越红!这是硬道理。
中国教育这些年备受责难,成了压在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几乎是只要讲成绩,就要遇到炮轰,无论国家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是谁。甚至有人说“教育部是中国最反动的堡垒”。基层的局长校长们十分聪明,面对批评很善于应对——教育的问题都是教育部的问题。因而,我常常感到悲哀,为辛勤奉献的一线教师,为锐意改革的各类学校,也为我自己的职业。
平心而论,××中学是一所优秀的学校,放在全国丝毫不让那些大名鼎鼎的名校,就师资,就条件,就学生素质。在××中学的食堂里,我还吃过几年工作餐,该校师生中也有很多我非常熟识的朋友,不能不让我对这所学校的校风和优势肃然起敬。然而,早些年市属的重点学校就互不买账。当××中学对外宣称高考升学率百分百时,×实验学校的同行就要揭破其“高二分流”的老底。在该校历届的校长当中,标准的流氓也是有的。最近几年,我离这所学校稍远,接触却没有间断。几经折腾,该校当上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尖兵,挑起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大梁,也确有实绩。作为特区教育的边缘分子、资深吹鼓手,我真心盼望特区能有一所学校折腾出一些名堂,盼望教育能给市民一个喜爱的理由。请恕我不厚道,前些年××中学的一位朋友请我为他们鼓吹,要我写一本书,出价十万元人民币(还可以再加),我没有答应。这不是因为我跟钱有仇,也不是因为我没有吹牛的水平。
为什么拒绝××中学呢?因为我害怕!我可以不要脸,但我怕挨揍。说她是“特区的一所名校”吧,放屁都不响,等于没说。说她市内顶尖?广东顶尖?在特区,恐怕都是找抽。能不能向娱乐圈的狗仔学习,整一整校长或女教师的绯闻呢?如此一来,学校花钱是买到快活了,岂不毁了堂堂名校的“名节”?记者的身份又是什么?到底是“妓女”还是嫖客?问题不在××中学。如今许多记者(包括女性记者)非常幽默,往往自称“名妓”,而且其乐无穷!
尽管社会空气混浊,一直以来,我以为学校相对而言还可称是一片净土,特别是××中学这样的名牌学校。至少骂人会骂得文雅,骂得有水平些吧。然而,细读×先生博文后面的评论,用词之粗俗,手段之下作,不仅我这识字的流氓感到羞愧,就是乡村的文盲泼妇们见了,恐怕也会掩面而逃。这就是“顶尖学校”的水平?!
×先生该不该骂?前面我说过了,本人确曾幸灾乐祸。人家吹就吹呗,商人可以吹,官员可以吹,学者可以吹,戏子流氓可以吹,凭什么××中学就不能吹?名牌学校在报纸上做广告,关你鸟事儿?你偏要较真,表达一个知识分子所谓的良知,维护特区教育的所谓尊严!教育的形象够糟糕的了,“×中人”还有“局外人”都不择言辞,急吼吼地骂你,不正好说明我们的教育脆弱吗?难道你不觉得这样的人这样的学校可怜吗?当今流行表扬与自我表扬,你批评了某些学校的某些人又如何?能改变当地教育、中国教育的现实吗?
暴发户的最大优点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娱乐圈子的规则有: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脸!作为一位业余编剧,我自恃还有些编戏的想象力。谁知牛年刚过完一半,我终于服了——当今学校在高度商业化之后,还相当娱乐化。
中右的博文:没有“择优录取”,“名校”还是名校吗(外一篇)
仅是广告而已,×先生不必过于较真。至于“全中国的顶尖中学”特区的王牌老大××中学为什么要打广告,我想,一是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有个交代,毕竟一年上亿元的拨款,总该有个说法吧!二是对自己对自己的师生和家长有个安抚:不要“这山望见那山高”,“哪知身在最高峰”!三是对历年来的宣传进行拨高提升,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揽下更亮丽的风景。四是打破市、区其他名校的封锁,以期保证将全市中考成绩一流的优秀学生全部拿到手……至于真假,在商品经济时代,完全相信广告的人应该越来越少了吧,不必当真。
在老百姓心目中,中国有没有真正的名校,这很难说。本人认为:真正的名校不能单纯靠“择优录取”来壮声威:先“择优”,再“培优”,况且“优”都是优于“能”的纸上谈兵,即考试厉害。仅此而已的“名校”,算么?名校一要老百姓真心认可,二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如“西南联大”。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推出的《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就说明了个中不少的问题。
我在上面讲了两个观点:仅是广告而已,不必过于较真;真正的名校就不能单纯靠“择优录取”来壮声威。现在我想说第三个观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政府不能以办“名校”作为己任,尤其是在普及十二年教育的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说,当下所有的“名校”都是政府扶持的结果,特区近几年已建和将建的十所高中,在“规划蓝图”中就是重点名校。据本人测算,即便这十所重点高中建成招生,全市的中考生也仅有10%左右能被“择优”进校。这对于那90%左右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特区这十所重点高中建成后,加上原有的市、区重点高中,××中学继续保持“全市顶尖”水平还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它被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年限最长,应该的!但是,若我们设想,仅仅是设想:本省的教育厅倾全省之力在各市办一到数所“省属重点高中”,并面向全省“择优录取”,或国家教育部倾国家之力在各大城市办一到数所“部属重点高中”,并面向全国“择优录取”,××中学还能保持“全市顶尖”?所以说,单靠政府的“重点扶持”,含政府给予的面向更大范围“择优录取”的特殊政策,这样弄出来的“顶尖名校”还是越少越好,如此才能体现民意(是“顶尖名校”的师生及家长不可代表的民意),才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在人均GDP已在全国率先达到欧洲国家水平的××特区,对此应有所作为。
“名校”对地方的贡献“名”副其实吗
基础教育领域的“名校现象”有三个基本特征: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名校”“重点校”都是政府重点扶持产生的;“名校”须靠大范围内的“择优”来维持其名份;“名校”培优的重点标准是“会考试”。此外,我还要阐述一个观点:“名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多“名”不副实!
在阐述这一观点之前,先作声明:谈人才“对地方的贡献”,好像偏离了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思想,表达了狭隘的地方主义情怀……但本人认为,弘扬爱国主义,并不排斥热爱家乡、热爱家园、热爱家人,相反,若抛弃后者单说“爱国”,恐怕是自欺欺人。
衡量学校办学“社会效益”的指标很多,如提高本地市民素质、受教育水平和劳动能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建设者和劳动者,吸引和留住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促进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所以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其主要的衡量指标应是:学校毕业生将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我国推行分税制和基础教育地方责任制,政府办的地方学校基本上是地方财政投资。这种投资来自于本地区纳税人的税赋,“纳税人”含辖区内所有依法纳税的自然人和法人,这自然人没有户籍地差别,法人没有企业性质差别。这决定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公益事业性质,决定了地方学校须面向辖区内所有的纳税人,让他们的孩子平等地享受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对“名校”的投资和投入不仅同样来自于本地区纳税人的税赋,并且标准高于其他的“一般”学校,即“名校”及其学生享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名校”的学生只占了地方全体适龄学生的极少部分,他们却享受了更多的人均财政投资和社会资源。全社会期待着这些“名校”毕业生将来学成归来,能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以此回报自己比别人多享受到的公共教育资源,弥补教育不公平所带来的社会损害,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法治精神。可事实却是,越是“顶尖名校”,越是高考状元,越是“清华北大”,学成归来者越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推出了我国首个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其中讲到:“在统计到的130多名状元中,大学毕业后约有40%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或定居海外。”即使留在国内发展的这些“名校”毕业的“高考状元的职业现状,也与社会预期差距较大,在各自领域没能出现行业的顶尖人才,大多在职场上显得默默无闻”。相反,倒是许许多多非重点、非名校的毕业生,尽管他们享受到的社会教育资源比较少,却实实在在地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尤其是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挑起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梁。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发达国家和地方的青少年学生,60%以上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落后于这些国家和地方的根源之一。不信,看一看近在咫尺的香港就清楚了。
至于××特区的“重点学校”“名校”“顶尖名校”的毕业生以及各色各类状元,学成归来者的比例有多大,学成归来后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多大,我不甚清楚。但只须当地教育局委托一所社会调查机构调查一下,应是手到擒来之事。毕竟,特区办“名校”才二三十年,毕业生充其量几万,省市区各科状元就那么千把人。本人的看法:“名校”毕业生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如“名校”的名声那么响亮,不及“名校”所享受到的社会资源那么丰硕。在此,不否认“名校”及其学生,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所作出的艰苦努力。
××特区早在上世纪末就已高标准普及十二年教育,政府投资办高标准高规格的“重点高中”虽符合国情,高中学校招生实行考试“择优录取”也符合地情,但是我坚持认为,应逐年减少和尽快消灭这种“重点学校”以及“择优录取”现象,这是体现基础教育的社会公平和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应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