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乃教育之魂

2009-09-18白成富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师德教育教师

白成富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师德传统,这种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标准。“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尽管师德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它却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稳定性。因此,师德将永远是教育的严肃话题,师德建设更是具有时代的特征。

师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具体的适用于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基础。古人云:“师不高,弟子才拙”。所谓“大梁不正,二梁歪”这个比喻虽不十分恰当,但很能说明一个教师的师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收到的效果。一句话:师德是教育的灵魂。

师德的形成,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根本不在于去强求、去索取,它取决于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自身的修养和自身的作为。外在的教育、影响,虽说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和环境中能起到一些强化作用,但教师自身不作为的话,那么,高尚的师德就可能有者则有,无者则无,很难在教师中间普遍形成,当然,学生的“人品”形成也必然大打折扣。从理论的角度讲,教师的师德很容易形成,也很容易挂在嘴边,但在工作实践中要能使这种师德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确实很难。它需要一个教师时时刻刻地去追求,乃至终生都不放松。师德所呈现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其内涵也是广泛的。在此,本人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师德的关键所在。

一、依法执教是导向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个思想政治问题。一个教师的思想涵养和政治倾向决定了他的师德倾向和师德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理论水平和高度的政治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依法从教,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行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流意识要强,政治敏感性要强。

二、爱岗敬业是基础

俗话说:“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天赋足以成事,兴趣足以乐业。我们既然从事了教育这一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就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教育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包级制”,而对学生培养过程是“流水式”,倘若出现不合格的学生很难分清楚是哪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这样就处在“无责任”位置上。现在有不少教师就抱有这种思想。他们没能做到爱岗敬业,自己的几节课一上完,就溜之大吉。平时不钻研,上课时临阵磨枪,这样就误了学生。我们应该承认,教育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勤勤恳恳地担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彻底摒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杜绝工作得过且过的行为发生。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创新精神。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关爱后进生,加强对后进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能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失意带给学生,更不能带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有“宁可挣死牛,不让车退坡”的意志;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品德;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要有“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奉献精神;要有“三尺讲台何足大,得失荣辱皆容纳”的博大胸襟;要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求实风范;要有“万般皆下品,甘心为人梯”的满腔热忱。

三、热爱学生是核心

爱的力量是博大的。只有爱,才能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迸放出理想的火花,也只有爱,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伟大的师爱足以影响学生的终生。然而,这种爱绝不能起于心而止于口,要注重育人时语言的阳光沐浴。别林斯基说:“充满情爱的语言,是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爱生之心变成语言上的善意,启示学生,感动学生。这样,于生者沐心灵春风感受温暖必好好学,于师者觉心灵欣慰感受喜悦必好好教,探究知识的和谐互动关系就会不断提升,教育效果也会不断回升,良好的师德形象自然慢慢就会生长在学生的心田中。运用智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他们自然而然会将这种爱反馈以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诗人泰戈尔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传播给你,而又给你充分的自由”。如果一旦失去了宽广的爱心,教师的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而有了博大的爱,什么教育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呢?要注重行动上的关心爱护。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由的人,也才会产生爱的感情。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说教,要诚心倾听。教育需要倾听,倾听学生的欢乐和痛苦;倾听学生的个性表白。善于倾听,才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不要指责,需要微笑的提醒。用微笑(哪怕是个善意的幽默)去唤起学生的自尊需要,用微笑去激发学生“做个好学生”的愿望。粗暴可能换来粗暴,野蛮只会有野蛮的回报。微笑暖人心,微笑换来的还是微笑。不要强求,要内心的转化。教师往往会用“不准”“不能”要求学生,这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强迫”的环境,学生即使执行了,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如果环境变了,他们还是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不要粗暴,要换位的宽容。学生犯了错误,应该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旁观自己的教育心态,再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正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的关爱,用爱和宽容对待学生无意或有意的过错。不要制造“被遗忘的角落”。教育,也就是教人“从善、为善、扬善”的过程,帮助每一个“坏”学生、“差”学生的崛起,是教师所有工作的重心。要记住,爱学生就是爱自己。不要经常叫家长,要多想教育的对策。在某种程度上,叫家长来,对学生也是一种伤害。有的家长管不住学生,来了也等于白来,只好算来助威。这样,也可以看出自己的教育无能——把家长当“挡箭牌”。不要挖苦,要有赞扬心。渴望别人赞扬,使人类很微妙也很普遍的心理需要,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赞语,都会令对方感到无比的温馨。人是需要赏识的,赏识的语言,或微笑、或动作,都会带来教育的奇迹。要有正确的学生观。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反对用主观、片面和僵化的眼光看待学生,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个性品质和兴趣爱好以及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身体状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因势利导。以己之心善善学生之性,使教育的每个链条上都应流溢着教师的善心、关心、真心、耐心、细心等博大的爱心。立其志向,树其信心,导其行动,帮其生活,助其成功。

因此,师德的一个重要呈现方式,就是教师要彻头彻尾地爱学生。当他们遇到失败和困难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在学生最需要时,助他(她)一臂之力,可使之受益终身。“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用“爱”润物,物就会感化,用“爱”育人,人就会感动。“要让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怕就是爱学生的最高境界了。一位伟人说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这种稳定的充满爱的关系更重要了。关心你生命中一个特殊的人远胜于关心一切原则和事业。你可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关心和被关心……处在一种亲密的关系之中,我们才有机会理解关于道德的秘密,才有机会学会如何完善我们的道德”。

四、严谨治学是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33年教令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很成功的观摩课,听课的老师问他用多少时间准备这堂课,“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他如是回答,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决心,博览群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如是,方可体现严谨治学。古人云:“声和则响清,心正则影直。”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如是,方可体现严谨治学。

我们既然从事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就必须“干一行,精一行”,以一生的精力去从事。特别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要改变观念,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做学生的朋友、伙伴、合作者;克服从教中的“欲而不能,能而不长,长而不精,精而不通”的现象,达到“操作上的‘会,实践中的‘能、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达”,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倡“取长补短”之风,弃“文人相轻”之气,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团队精神。

五、为人师表是根本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言:“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点击出了教育对教师的核心要求就是要成为学生的榜样。《韩诗外传》中亦云:“智如果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姿态表情等给人的影响,是他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精神面貌的外在显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优美的外部形象将会对学生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变得谦逊敦厚,温文尔雅。教师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和谐自然的职业美和现代美,这种和谐就是端正恬静的仪表(如有的教师着装过分特别,引起学生过多的注视);就是大方得体的教态(如有的教师上课,眼不离书,手不离讲桌或裤兜);就是准确而优美的语言(如有的教师讲课语无伦次,古板单调)。这种美来自于学习,来自于生活,更来自于与学生相处的分分秒秒。

白岩松到北大报到入学,因为背着大包小包,就请一位老人看管行李,老人爽快地答应了。一个多小时,老人等到他回来时才离开。在开学典礼上,他惊讶的发现:给自己看行李的人竟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生。多少年后,白岩松仍不忘当年的感悟:人格,才是最高的学府。可见,教师的人格具有何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教师具有以身作则的“师表观”,“以己身之正正学生之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的话,在学生的心目中,你的地位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是人不是神,自然身上存在着诸多的缺点,要成为学生心目中“不灭的灯”,就要经常反思反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己之心宽人;以防人之心防己,以待己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勇敢、诚恳地向学生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达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的效果。

总之,良好的师德形象来源于教师的爱心,热心,赤心。如果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一幅对联所写的:“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用对教育的热情去捍卫教师的天职,用对事业的忠诚履行师道的尊严,把高尚的师德写进每一位学生纯洁的心灵中。这肯定是高尚师德的有力见证。教师是平凡的,师德是伟大的。

猜你喜欢

师德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圆我教师梦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