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界掘金

2009-09-18祝春亭

创作评谭 2009年4期
关键词:香港小说历史

1993年“下海”,两年转了三家媒体。别人“下海”经商,我“下海”折腾仍跳不出文化圈。不过此圈非彼圈,广东的文化圈空前浮躁,极少有人潜心静神搞文学。我未能脱俗,工作之余写一些凭空捏造的“纪实文学”骗钱。广东的报刊闹稿荒,本土作家几乎不写作,外地作家又写不出迎合广东读者口味的文章,于是轮到“客家作家”唱大戏。

要说浮躁,香港比广东更浮躁。香港出版人冷夏计划出一套“香港名人传记”丛书,竟找不到一个香港作家愿意操刀。香港不是没有作家,但像金庸、倪匡、梁羽生、亦舒等会为名不见经传的出版人冷夏写书吗?冷夏何许人呀?说起来挺吓人的,香港名流出版社社长!其实,在香港想做出版社社长太容易,花几十港币注册一个就是。当时,名流出版社一本书也没出版过,尚处皮包公司阶段。冷夏是土生土长的广东某媒体记者,找了个在暨南大学读书的香港女生做老婆,随妻移居香港。冷夏没有别的谋生本事,发现注册出版社那么容易,便弄一个社长大人的头衔唬人。

香港人吓唬内地人还真容易。1994年冬我听说香港出版社社长看中了我,还真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这情景,就像当时内地官员听说来了个香港投资商一样激动。我什么条件都没讲,就答应写其中一本《李小龙传》。冷夏开出的条件是:不拿稿酬写书稿,由冷夏另署名在香港出版,而大陆版权归书稿作者。冷夏为何如此抠门,一来他本来就是内地人,摸透了内地作者的心理;二来,他能弄到资料内地作者弄不到(当时去一趟香港,光办证就得8000元人民币)。我那时在广州《现代人报》做一版编辑,当晚班,只能牺牲白天睡觉的时间写作。三个月后交稿,冷夏评价:是丛书中质量最高的一部。海外版署名“蓝潮”出版,大陆版本则是我的名字,于1995年5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香港的出版业完全市场化,追逐利润是他们的最高目标。出版商不必对社会、对艺术负责,粗制滥造成为他们的一致行动。香港回归,带旺了香港书,几年功夫,我在香港和大陆出版了一大摞书。当时确实有些小得意:“高产”、“著作等身”、“风行海外”,不简单啊!尤其是九七回归前,香港热达到高潮,《南方日报》曾做过《九七回归看书市,香港概念牛气冲天》的整版专题报道,祝春亭“赴港掘金”也成为专版的热点话题之一。一个江西老表,几乎写尽了香港大富豪,写全了香港百年商战大事,占天时地利的香港作家和广东作家没做到,祝春亭却做到了!

有热便有冷。香港概念热过几年,到香港回归后陡然降温。冷寂下来沉思,我为我的行为汗颜。不采访,不调研,仅靠出版商提供材料草率成书,我纯粹成了出版商赚钱的工具,一个没有思想的职业枪手。出书太容易,出书也太多,我感到厌倦了。

回顾上世纪80年代,我对文学是多么的虔诚,为她呕心沥血,走火入魔。收获虽少,也没造成什么影响,但心中有一种固执的崇高感。

我何时能够回归文学?

我的这种心态,是大多数“下海”作家的普遍心态。周梅森、熊召政投笔从商后又弃商从文;我的好友刘勇在商海风光了十年,重新拿起笔做职业电视剧编剧。我们这一代作家,不管成大器的,还是小有名气的,都曾做过宏大的文学梦。

我重拾文学梦,还得从1995年说起。冷夏在筹划香港名人传记丛书的同时,还准备做一部全面反映香港百年商战史的长篇报告文学。冷夏看过我的《李小龙传》手稿后,决定由我和辛磊共同完成这部书稿。辛磊是广州人,时任某杂志社总编,他是诗人出身的资深编辑和出版创意人。当初冷夏物色我写《李小龙传》,缘于辛磊的极力推荐。

香港原是荒岛,香港商战自然得从1841年香港开埠写起。我们一头扎进史料,发现最先来香港发展的英商不是来自英国,而是来自广州十三行。我们不陌生清朝闭关自守和广州一口通商,我们却不知当时全中国的对外贸易全部集中在广州十三行这个狭小的空间,清政府对外商有那么多歧视性的规定,当时的中国人是那么的狂傲自大!我们立即敏感到,这是一个富矿,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东西有待挖掘,完全值得写一部题材别开生面的长篇历史小说!

百万字的《香港商战风云录》赶在回归前,分别在香港大陆出版。回归的第二年,香港概念倍受冷落。为了生存,我们一面写一些商业化的书籍,一面着手收集广州十三行的资料。那时,十三行远没有今天这么热,除了史学工作者,许多广州学者对十三行一无所知。研究近代广州贸易史的资料也非常少,有关行商家族史的资料更是匮乏。资料少可以慢慢地收集,最大的问题是狭隘的历史观长期左右史学界对中西关系史的研究!

我们接触到的历史教材、史学论著,普遍存在着将西方人妖魔化的倾向:似乎西方人天生就是强盗,他们来中国只能是中国的灾难,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就是西方的殖民侵略和殖民掠夺……照此推理,闭关自守很有必要!

我们动念创作以清史为背景的历史小说,还受到当时大气候的影响。历史小说创作,由80年代前讴歌农民起义领袖,到90年代风向突变,转为帝王崇拜。以清朝帝王系列为代表的历史小说,掀起一股为康乾盛世及封建末世涂脂抹粉的热潮。历史小说借助电视剧这个大众传媒,导致许多人产生错觉,恨自己生不逢时,倘若生活在大辫子时代该多好!

创作怎样的历史小说,首先取决于怎样的历史观。

我们的历史观,受以下几位史学家的影响: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概念,他提倡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来观察历史。如若广州贸易,必须放到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朝贡体制的纵向坐标上透视,还必须放到世界近代史的横向坐标来比较。

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黻,1938年出版《中国近代史》纲要。其中一句话尤其经典:“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由于政治的干扰,史学界的许多人直到半个世纪后,才悟出这个道理——在近代对外关系史上,我们也应反省!

法国历史学家佩雷菲特记述1793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以向中国老皇帝乾隆祝寿为名,试图扩大英中两国交往而被乾隆逐出中国,写成历史著作《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以往的历史书,无不指责英国特使的侵略野心。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马嘎尔尼的要求大部分是合理的,有积极意义。乾隆断送了这次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机遇。这部巨著内涵太丰富,令我们最感兴趣的有两点:一是马嘎尔尼访华的初衷,是缘于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人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二是马嘎尔尼访华对中国君臣保守、自大、拒绝外来文明的感悟:“一个民族不进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我们在收集消化史料中渐渐形成这样的意念:透过乾隆盛世下的广州贸易,挖掘大国衰落的深层原因。

历史观一通百通,我们最为难的还是史料的匮乏——因为写历史小说,历史观虽然决定作者的价值取向,但是,历史小说的宏旨仍不是再现历史,塑造人物形象才是小说的首义。写一部以十三行为平台的历史小说,必须以十三行商人为主角。

我们手头有一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再版的《广东十三行考》(1938年初版),作者是十三行商人后代、中山大学历史研究室主任梁嘉彬。他所记述的多为嘉庆道光年间的十三行商人,而乾隆年间的行商仅潘振承、黎光华、颜时瑛、倪宏文、张天球、蔡世文等几位,其中涉及他们生平事迹的文字均很少。

原以为,广州有不少行商的后代,他们熟悉他们做行商的祖先。调查后发现,行商的后代对他们先辈从事商事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知。查阅族谱,潘氏族谱对开山始祖潘振承有关商事的记录仅寥寥数言,并且连潘振承最为荣耀的职务“十三行总商”都没有记载!对他的后代,也仅仅是记载他们获取过什么(科举)功名,写过什么著作,而他们继承祖业继续在十三行经营则只字未提。十三行后期的总商伍氏家族也是这种情况,族谱只记功名,而忽略商事。然而,在西方的对华通商史,潘振承和伍秉鉴名留史册,恰恰是他们长期担任十三行总商,是国际贸易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曾经出任总商,一口通商时期广州三大家族之一的卢观恒,翻遍新会县(卢氏祖籍)及南海县(卢氏寄籍)的清代县志,卢观恒连名字都没落下,而卢氏家族有科举功名者一个不落均有记载。最奇的是,卢氏宗族后人均不知他们的一位祖先曾经是名扬欧洲的茂官(Mowpual)!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等。家族并不以先人是名贯中西大商家为荣,而在族谱中抹去他们的经商痕迹。

2002年,瑞典重造沉没的哥德堡号,准备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访问广州。十三行热赫然升温,不时有欧美的历史档案被翻译引述。行商的后代无一人保存了先人的画像,原来先人的画像在外国人手中,有的是私人收藏,有的藏于博物馆。潘振承唯一传世的画像为瑞典哥德堡市博物馆珍藏,可见当时潘振承与瑞典商人关系之密切。这些国外珍藏的资料,弥补了国内资料的许多空白,比如船牌,清宫档案有记载,但无实物。又如潘振承被罚十二万两银子的哆罗教案,国外原始资料的叙述与国内奏章谕旨的描述很不一样。

苏格拉底说: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不知道。

我们收集研读的资料越多,越感到资料的残缺。潘振承是我们确定的贯穿全书的核心人物,他生平的空白点太多了!就说他的婚姻吧,他先后娶了七个妾,族谱只有周氏李氏刘氏谭氏麦氏许氏冯氏,这都是些怎样的女人,一字未记。又如,中国外贸史的惊天大案——英商洪任辉案,十三行商人尤其是总商深涉其间。就我们目前接触到的中外资料,涉及行商的内容仅仅是概述,没有细节。

啊,别忘了我们是写历史小说,而不是做史学考证。即使是历史小说,也都是虚构文学。虚构和想象犹如一只大鸟,可以自由翱翔,但仍不可以无限度地飞高飞远,仍有一定的飞行轨迹。换言之,历史小说的虚构,仍必须以符合历史的真实性的基础,受作者历史观的制约。

历史小说创作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胸中要有“大历史”,落笔则要贴近“小历史”。“大历史”体现出来的是历史规律,“小历史”则是一连串人物事件,犹如长河中的浪花、森林的落叶。小说家专注的应是浪花和落叶,一滴水可见太阳,一叶落知天下秋。

经过多年资料的收集和研读,我们开始投入写作。由于当时历史剧风靡银屏,我们停止历史小说的写作改写历史剧,2003年夏我们完成电视剧本初稿,剧本版权被广东南方电视台收购。殊不知后来广电总局下了个限播历史剧的禁令,历史剧立即陷入灭顶之灾,拍好的播不出,筹拍的立即下马。我们的《大清商埠》电视剧不幸夭折。

同名历史小说的写作在电视剧本杀青后便开始,这不是当今书市风行的电视小说(电视剧热播,把电视剧本稍加一些修饰便冠以小说出版),而是常规意义的历史小说。我们的观念是新的,手法却是传统的,参照章回体文本进行创作,有意加强小说的故事性。因为百多万字的小说,观念再新,若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相信不会有人愿读。

我从2000年结束职业写手生涯,回到停薪留职的原单位江西教育学院上班,在中文系从事写作教学。这门课我上了20多年,无须多费脑筋,我的心事全部倾注于小说写作(辛磊的主要精力在电视剧本)。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有广东作家竞写十三行题材的消息传来。

这些在广东生活比我更长久的作家,通过十三行这个公开的、万人瞩目的题材发现了什么?

为避免得罪同仁,我隐去具体的作家作品。有个家庭恩怨剧,之所以说它是十三行题材,是因为剧名冠以“十三行”,剧情发生在十三行富商家庭,恩恩爱爱,家长里短。一部准备聘请国内大牌明星出演的电影,表现鸦片战争前后十三行商人的众生相,以此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一部长篇历史剧,走的是港台剧的路子,中国和外国的男男女女,打打闹闹。还有一部小说的提纲,把西方人看成妖魔鬼怪,而忽视他们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富有扩张野心的人群……

十三行是一座人人皆知、品类品相极其庞杂的矿藏,谁挖掘出品质优良的矿脉?读者比作者更有发言权。

猜你喜欢

香港小说历史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新历史
文学小说
香港ifc商场
不在小说中陷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香港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