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当代现实主义反腐佳作

2009-09-18黄志刚

创作评谭 2009年4期
关键词:官场腐败人性

黄志刚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的发展与兴盛无疑是当代文坛呈现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清末几部谴责小说对晚清官场的腐败与黑暗的揭露与讽刺肇始,拉开了官场文学的大幕,到“十七年”文学中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南丁的《科长》等“干预生活小说”对官僚主义的揭示与批判,到新时期以来柯云路的《新星》、刘震云的“官场系列”、陆天明的《苍天在上》,以及张平、周梅森、王跃文等人的小说,通过对官场、官员生活的精细描写,反映官场倾轧、欲望挣扎、灵魂堕落、反腐斗争的社会场景,揭示当下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与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性,官场小说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与艺术提升的过程。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当代文坛又陆续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官场小说佳作,江西作家朱墨的《官高一品》便是我读到的其中一部。

朱墨是一个知名的词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以一首《山民》成为北京作曲家、歌手关注的对象,出版了多部歌词集,多次获得国家与省级奖励,近年来转型开始写小说,但一出手便不凡,除长篇小说《官高一品》外,目前已签约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有《掌控》、《谁给了我帽子》等多部。据说小说《官高一品》书稿刚完成,便有十多家出版单位争着要出版,小说的艺术魅力与作家的创作功力可见一斑。

纵观朱墨的《官高一品》,我以为,该小说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曲折真实的的故事情节与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

必须承认,90年代以来的一些官场小说,已经走向类型化,在情节结构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有评论家指出,许多官场小说往往都有一个固定的情节模式,可概括为六个“一”,即一个清官,一群腐败分子,一个向上无上延伸的权力关系网,一个女人,一场正邪的斗争,一个光芒万丈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浮躁的商业化追求,一些作家疏离现实生活真实本质,全凭想象编造故事情节,为迎合市场的需要,一味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性,大肆描写与展示庸俗阴暗的层面。这样的结果,便是违背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小说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基础。

对此,朱墨是十分反对的。他曾说:“我是用热心热血去写心灵的感悟,因而都是往实里写,写出来的作品让读者看上去真实。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不是真实生活的照搬。”“我写小说就是让读者在我虚构的那个环境中,感觉那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那样,读者就会认同,就能把读者带进一个真实的虚幻世界,就会被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所感染,从而悟出什么。”长篇小说《官高一品》较好地实践了作家这一创作理念与追求。

小说《官高一品》主要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是主人公代市长郭刚与市委副书记杨子建的正面斗争,一是对前市长李要宗失踪案与外商皮珠贤被杀案的侦破。楚河市市长李要宗离奇失踪,代理市长郭刚刚上任的第二天,外商皮珠贤被杀,掌握楚河实际权力的市委副书记杨子建对郭刚笑里藏刀……小说一开头便带给读者扑朔迷离的悬念。此后,郭刚与正直的市纪委书记周莫通秘密成立破案五人小组,与以杨子建等为代表的腐败与黑势力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激烈斗争。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多侧面地表现了当下政府官员生存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信念等方面的追求,真实地描绘了他们丰富多维的心理与情感世界,较为成功地塑造了郭刚、周莫通、欧阳光、杨子建等政坛各类正面与反面官员的鲜明形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在塑造着一系列人物形象时,十分注重心理描写,注重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能较好地抓住官员的内心世界,注重从官员的内心和人性角度刻画官员形象,深化了人物的心理内涵实质,从而使人物形象具有了一定的人性深度。这突出表现在对主人公郭刚和杨子建复杂细腻的心理世界描写上。如第十五章开头用一千多字的篇幅通过写郭刚面对当前局势的苦苦思索与艰难的决定,很好地显示出反腐败工作的复杂性,也突出了郭刚的睿智与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小说对杨子建这一腐败官员的心理刻画也是颇有深度的。如第十章有一段杨子建在与邱琼相会后走出办公楼在大街上看到闪烁的霓虹灯时的心理描写:“自己年龄不小了,他不知道这种美好他还有能力拥有多久,必须争分夺秒啊!……杨子建想,草的一生拥有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春季,而自己的一生中,拥有过什么?现在醒悟,还为时不晚。自己现在身体还硬朗,现在还是楚河市实权派人物,袁世凌能给他想要的一切。再过几年,也许他就什么也不是了,不会是书记市长,不能呼风唤雨,也不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活生生的人。”这是一个腐败分子走向腐败深渊的心灵独白。这段描写从深层心理阐释了人的精神和行为表现,揭示了一个官员走向腐败的真实的心理历程与根源,也从一个角度宣告了腐败官员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二、深沉浓重的忧患意识与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孟繁华认为,“官场文学”是权力支配下的政治文化的一种表意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场小说就是对政治文化的一种文学叙事。小说《官高一品》较为深刻地展现了人性在官场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和批判了人性变异背后的政治文化土壤,寄寓着作家对现实社会某些官场腐败、权力异化、人性堕落等不良现象产生的深层的焦虑心理、忧患意识与现实关怀。

首先,《官高一品》的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作家对腐败根源的探索上,这就使小说达到了一定的思想艺术高度。

在早期刘震云的“官场系列”新写实小说当中,更多的是对官场官僚主义思想或腐败现象的客观描述,如《官场》、《官人》、《一地鸡毛》等,“零度写作”的追求使得作家并未去挖掘官场腐败等各种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这就使得作品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朱墨在小说创作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较好地进行了挖掘与探索。这种挖掘与探索主要集中在对现行干部体制与监督机制的反思上。小说中,杨子建、袁世凌之流之所以在楚河市能够为所欲为,敢绑架市长李要宗、暗杀郭刚,除了借助、倚仗黑势力的力量外,与杨子建的权大无约束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小说结尾,作者借郭刚遗书中的话语道出了他的担忧:“一个地方的高层领导腐败了,并且与黑势力勾结上了,他的危害就相当之大,大得让人不敢想象。……像杨子建这样的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干部的任免是集体讨论的,可他实际上是其中的核心人物,而同级纪委、公安干部更是奈何不了他。特别是一旦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和他同流合污了,那反腐的道路就是极其艰险而曲折了,步履维艰。”在作家看来,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反腐败道路无疑是光明的,但也是艰巨而任重道远的,这迫切需要各项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有效落实。

《官高一品》除了对现行干部体制与监督机制进行深刻反思外,对现实社会的官本位观念、人治文化、官场潜规则、国民的劣根性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痼疾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示,进一步指向了腐败现象背后的政治文化土壤。福柯曾说:“人们不具备自然不变的特性,相反,他是一个话语、机构和关系的产物,总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里有什么样的主体,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一个文化的法规、话语和思想。这些东西决定了我们可以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以及在一个社会历史环境里我们要怎样生活。真正的主体只能取决于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朱墨意识到了传统文化中的痼疾这一腐败产生的重要因素所造成的腐败的复杂性与反腐败的艰巨性,在小说中他力图寻求一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次,小说《官高一品》从人性的角度对官场上几类官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充满了作家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在小说中,无论是处于权力中心还是边缘的人物都无法获得一种合理的、合乎人性的生存状态,不管是腐化堕落的杨子建,抑或坚决与腐败斗争的郭刚,都深陷其中,不能自己。福柯认为,权力构成了从制度到主题的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渗透于社会的所有层面,身体也直接卷入某种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干预它,规训权力体制集中于听话的身体(docile bodies)的生产,以这样的方式来组织、训练和征服身体,以提供一种顺从的劳动力资源。小说对杨子建等人的权力腐化、人性堕落,从社会学与心理学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杨子建之所以由一个事业心强的干部蜕变成人民痛恨的罪人,源于他对权力的渴望与攫取,源于他对组织先前没有提拔他而心理极度不平衡的怨恨。人性的脆弱,精神上的没有寄托,使得他的灵魂逐步走向异化。由此我们看到,官场这一特殊文化的产物,成了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与生存处境。是人建立了官场,并由人构成了官场,而生存和活动于官场的人,虽然表面上也掌握着或主宰着官场上的一切,但往往又反过来被官场所控制和拘囿,人性走向扭曲。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子建等人是可恶的,也是可悲的。

小说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在主人公郭刚身上有着尤为深刻的体现。郭刚是一个渴望有一番作为的充满正义感的正直的官员。他想扭转楚河市混乱的局面,与杨子建、袁世凌等腐败分子与黑势力团伙进行了坚决斗争。他能稳步推进,注重斗争策略,但过于谨慎。为了麻痹杨子建等人,暂时接受他们的金钱贿赂,并被迫与杨子建一起嫖娼,在忍辱负重中铲除了腐败势力,最终在上级任命他为楚河市委书记的当天自杀。一个反腐败的英雄最后的结果竟是自杀,正义战胜了邪恶,却是这样充满悲剧性。作者一反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大团圆式的结局,以一曲悲壮之歌,塑造了一个与其它官场小说不同的反腐英雄的悲剧形象,并试图挖掘被许多人所忽略与遮蔽的人性的真实,这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与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当然,作为朱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官高一品》也有值得商榷与探讨的地方,在对较大规模社会场景的把握上,在个别故事情节的提炼与衔接上,在叙事语言的鲜活流畅上,小说还可以做得更好。但综观这部长篇小说,它无疑是当代一部在思想艺术上较为优秀的作品。

猜你喜欢

官场腐败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把脉“腐败亚文化”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
官场动态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