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上“阳光”再灿烂些

2009-09-18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萤火虫个性化

徐 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应该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给感悟以深浅和多寡的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积极思维的主动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孔子云:“导而弗牵。”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造机会和气氛,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让他们享受到表达的快乐、成功的幸福、一吐为快的轻松,以及挑战和被挑战的紧张、兴奋。那么,应如何创造这样的机会和氛围呢?

一、克服恐惧交流的障碍

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读过某部作品后,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会担心说出来遭人驳斥,总得十拿九稳的时候才敢拿出来交流,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恶性循环,造成越怕说越不说,越不说就越怕说的局面,致使一些独到的甚至富有哲理性的顿悟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默和推让中消失殆尽了。推此及彼,学生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另外,教师们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文化积淀以及书本内外不同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必然会使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产生偏差。有差异是正常的,因此,教师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怀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要让学生在春风般的话语中落座,并帮助他们克服胆怯与自卑心理,从而创造较好的交流环境。

二、保障交流双方的平等

曾看过一位教师很妙的比喻:“任何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像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而学生则是采花酿蜜的小蜜蜂。春天的原野如此广阔,小蜜蜂们总是凭着兴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朵,酿出最甜、最美的蜂蜜。不同的蜜蜂无疑会选择不同的花朵,如果要把所有的“蜜蜂”都硬赶到同一朵“花”上,无疑是独断和专横的。”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师道尊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知识学习由教师向学生“一边倒”的现象也早该被遏止了,新课堂期待的是民主化教学,是心灵之间的平等对话。在课堂阅读层面上,双方的地位不应该有高下之分,教师能理解的,学生并非就不能理解;学生不明白的,教师不一定就能明白。教师的优势仅仅在于抢先占据了教学资源,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罢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获得真正的平等,使学生不再正襟危坐,使心情真正得以放松,这样,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潜能才会得以发挥,从而使课堂充满欢乐和活力。

三、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不知学了多少篇课文,可是没有谁记得哪一篇、哪一段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如果说还有印象的话,也只是朦胧地记得某篇文章“我”曾经读过,某次发言曾被大家肯定过。想来唯有通过交流、思想与思想交锋,观点与观点撞击,印象才会深刻。

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结束前,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环节: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威尼斯的小朋友,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吗?当然,你也可以假想你在威尼斯出行中的一件事,并具体谈谈出行的经过,看谁的想象更丰富、具体。当时,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有的翻书,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学生们纷纷在课文描述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达到了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这一环节是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但实质上却是课文内容的升华,使学生全身心地去“体验”小艇的作用,“体验”威尼斯独特的生活方式。

四、创设适合交流的情境

“境由心生”,同样,情境也能触。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艺术不知倾倒了多少教师和学生。适合文本的情境不但能降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更会迸发出个性化的思维火花。李老师曾谈起过自己的一则课例:“就拿二年级学生学习《萤火虫》来说吧,当他们感受到萤火虫‘提着一盏小灯,‘在夏夜的草地上‘小心地照看着花草世界的生动画面时,抓住‘小心、‘照看这两个内涵丰富的词让儿童展开讨论。孩子们真切地回答到:‘因为萤火虫怕吵醒了花草、‘萤火虫怕自己的灯火烧着了花草、‘萤火虫知道晚上花儿睡得好,白天花儿才开得更美、‘萤火虫害怕坏家伙来伤害花草……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是用自己的‘心在学习,用他们的‘情在读书。这样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也大大超越了那种注解式的字面讲解。”在这一课例中,学生亲近文本、感悟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成果令课堂熠熠生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新课程个性化阅读教学最恰当的比喻。新课程目标指导下的阅读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探寻文本的意义,以提高阅读能力,文本意义的探寻则要体现“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哈姆雷特”是共性的,这个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而“一千个哈姆雷特”则是读者对文本各具个性的解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寻文本意义的过程中,体现个性化阅读,并最终到达“文本意义”这一彼岸。新时代的课程呼唤个性化的阅读与理解,当我们试着把个性的“阳光”还给学生时,他们回报的“灿烂”就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萤火虫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Different Thoughts on Performing Hamlet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萤火虫
萤火虫
抱抱就不哭了
同桌宝贝
夏天的萤火虫
哈姆雷特(中)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