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教法浅析
2009-09-18马立峰
马立峰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在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诗歌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只要求学生进行浅层次的识记,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 方法
一、多样诵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应无条件的大量积累,并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的老师仅限于让学生读读记记,使学生显得很被动。笔者尝试着开展了形式多样、新颖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财富,如:①让学生养成独立讲诗的能力,即每天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上台讲诗。学生在这之前要自己找诗,并熟读了解大意,还要会赏析,上台后着眼这样的步骤:朗读——介绍作者——疏通诗意——赏析诗歌——快速背诵,学生在下面听得非常认真,这要比老师在讲台上啰嗦地讲强多了。这样每学期可学习大约70多首诗词,每年即可至140余首,学生三年后将会有一笔惊人的古诗词知识财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勇气。②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词的掌握,分诗词小组每天在晨读时间相互背诵,以增强竞争力。③用赛诗会等促进学生对诗词的背诵、运用的活动。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每天坚持半小时或更多的时间有计划地用在积累上,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二、意境再现法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教学中,笔者请学生仔细研究书中的画,并讨论小令中哪些内容是这幅画无法表达的?以下是学生的回答:
生:这幅画画不出小令中提到的西风吹过古道的“呼呼”声,显得周围更加寂静冷清的感觉。
生:画不出西风吹落老树上的黄叶,树叶在风中飘零的情景。
生:古道的破旧和荒凉。
生:枯藤和老树在夕阳中衰败的模样是图中画不出来的。
生:夕阳西下的情境。当暮色就会降临,这时候人容易想家。
生:图中的人物虽然愁眉苦脸的,可是他心里的悲哀和伤心是画不出来的……
通过对文中各种意象的想象和联想,学生已经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大部分能立即理解作者远离家乡的悲愁。接着,笔者鼓励他们在脑海中组成一幅富有动感的图景,写出一篇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学生积极参与,纷纷沉浸在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有位学生这样再现本诗的意境——深秋的黄昏,躯干上缠着枯藤的百年古树无声耸立,树枝叶落殆尽,小桥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着即将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他朝着夕阳走去,渐渐成为一个黑点,消失在地平线……
学生浸润其中,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整体地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能将诗歌理解得更加透彻。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了事,无疑就变成白开水一杯。
三、音乐绘画辅助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音乐与诗词结合,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扩大思维的空间。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如李白的《赠汪伦》,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教学中可选用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朋友独特的送别方式,仿佛听到汪伦的美妙歌声,虽然船帆已在水中,但诗人仍久久不忍离去,此时无声胜有声,他只是充满深情地望着老朋友。音乐语言诠释了诗歌语言,使学生对本诗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那难以言状的美,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实践也证明,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有利于学生“披文”以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四、综合学科法
根据课改的要求,在新版教材的教学中,应“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语文诗词与地理知识巧妙结合的例子也很多,如利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词,来理解碧草青青、羊肥牛壮的草原景观;借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来想象塔里木盆地内沙漠漫漫的景色,等等。在初一下册,教材里有一次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笔者要同学们去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这不是难题,他们找了很多,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但当笔者问道:“你们对黄河了解多少?”学生们纷纷摇头。“那咱们去图书馆或者上网去查查吧。”几天后,同学们兴致勃勃的交上了资料,经过课堂的交流,学生们知道了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份,了解了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引发了深深的思考。在接下来的写作里面,同学们提到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倍感有趣,教学效果颇佳,而且学生积累的诗词宝库自然得到了挖掘,语文技能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诗词的陶冶下学习,既学到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地理、语文的双重能力,更养成了学生们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学习习惯。
当然,诗歌的教学还有其他方法,如赏析法、知人学诗法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实践证明,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动脑筋、多思考,诗歌教学就一定会使学生不再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