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2009-09-16黄展图
黄展图
初中生感到作文难写,惧怕写作文是普遍现象。在经济相对落后,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薄弱的乡镇初中更是如此。面对作文题,有的学生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口咬笔杆,一节课写不到一百字;有的学生不会谋篇、布局、选材、遣词、造句,整篇文章杂乱无章,从头看到尾,不知要表达什么中心意思。真正“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比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我们沿袭多年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过去,作文教学一般是老师出题目,学生写作文,老师批改作文。在批改时,帮学生修正错别字和病句,再加上评语。下一节作文课抽出一定时间,选一两篇比较好的作文进行讲评。有时作文课老师也会根据作文题目提供题材,提示如何谋篇布局,学生照葫芦画瓢,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失去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很难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写作总目标。因此,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近几年,我根据初中作文教学新理念,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多读书,充实写作基础
我们的学生生活范围一般都很狭窄,每天都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来回,对客观世界认识极为有限,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有畏难情绪。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作文,首先就要积累语言材料,要善于从语文课文中积累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初中每册语文课本后都有一些有趣的小知识、小资料、小言论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初中六册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就像一部完美的小百科全书,有天文地理的知识,有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只要认真整理,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习作材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提倡学生每人订一份报刊互相借阅,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如语文报、杂文报、文学报、小说报、春笋报、作文通讯、校园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等。要求学生每人有一本“集锦录”,把看到的名言美句记下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熟读深思,融会贯通,把积累的材料作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二、开展校内外活动,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不但可以分享感受,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之一。我的做法是:学生先自己从字、词、句、标点符号等方面修改,经过自己反复修改,自我认识良好后,在学习小组里或与同桌进行修改,同时也要求负责修改者不但要从字、词、句等方面进行修改,还要从一些语句是否通顺,事例叙述是否详略得当,中心是否突出,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否恰当,题目是否新颖等方面进行修改。修改完后,还要写出评语,指出其文章的优点和缺点,写出自己的建议,签上自己的名字。在修改过程中,还让作者先分别陈述自己的构思过程和着力点,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互相交流。通过互相修改作文,达到学生思想互补,融会贯通,使学生感悟到作文修改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意识到这是一种重新认识,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这样在多个同学多次合作过程中,让学生在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段落层次安排、拟题立意等诸方面的水平逐步提高。
组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维、联想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这句话生动阐明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我国相声大师侯宝林和现在全国著名的“小品王”赵本山,他们由于家庭的原因,从小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他们丰富、诙谐的语言,一招一式的滑稽动作经常引起观众开怀大笑。这一切除了他们的天赋的表演才能之外,主要是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社会和大自然,从人民群众中学习丰富的语言,搜集创作的题材。观察、思维、联想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有个逐步学习提高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过渡阶段,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好学,但是,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不善于观察、思维和联想。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维、联想是作文教学老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同一件事情,然后利用开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观察、思维、联想。前年放寒假前,我布置学生们在春节后到汽车站观察春运。开学后,我利用一节作文课让学生以抽签的方式,轮流到讲台宣读春运观察日记。一个学生讲:“正月初六,我到贺州汽车站,看到车站人山人海。”全体同学都聚精会神想听他后边如何写,这位学生却走下讲台。一位学生惊叫道:“啊!就这么一句话!”发言的学生边走边说:“实话实说嘛,我就看到这些。”他的话,引起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第二个学生上去,除了讲车站候车人很多外,还讲到有不少青年人,胸前挂着志愿者的牌子,有的忙前忙后,扶老携幼;有的拿着电喇叭不停地叫喊着维持秩序,并由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引发自己的联想。
大家都发言以后,我对这次班会进行总结。我说:“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都必须动脑子,要会思维,善于思考,善于联想,要像沙里淘金一样,发现对写作有用的好素材,通过天长日久的积累,就会写出有骨有肉的好文章。”
三、讨论式教学,欢笑声中学写作
初中生写作文,在选择素材方面,有不少学生不会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恰当地选材。有时,某一个素材很生动具体,但与所要表达的主题无关;有时一个素材与表达的主题关系十分密切,应该详写,但却一笔带过,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研究文学大师和作家的文章,分析围绕主题、恰当取材的精妙之笔,使学生在写作时借鉴。另一方面利用作文课分析学生的作文,肯定围绕主题详略得当的取材,改正不符合主题要求或详略不当的取材。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讨论式的作文教学,取得的效果比较好。有一次,我在写作课上出“妈妈的微笑”的作文题让学生写作。我在教室的人行道上来回走动并抽看学生写的作文,我看到一位女同学写到:“我在读七年级时,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走进厨房,看到妈妈正炒菜,我高兴地说:‘妈妈,今天炒的菜好香啊!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快到二楼你的房间,你大姨妈从广州刚到我们家,在你房间……”还有一个学生写到:“有一年冬天,下午突然天气变冷,我穿的衣服少,放学时,我冒着寒风回到家里,妈妈握着我冰凉的手微笑着说:‘我今天下午单位开会,没给你送衣服,看把儿子冻坏了……”我把这两个学生写的“妈妈的微笑”抄到黑板上,让全班同学评论,有不少学生议论,妈妈的姐姐到来,妈妈的内心当然很高兴,微笑是发自内心,符合实际情况;儿子穿的衣服少,手冻得冰凉,妈妈十分心疼,怎么能微笑呢?这样分析以后,有不少学生马上修改自己所选的素材。这一节课,全班学生写的作文几乎全部切题。
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看电影,然后研究电影的取材谋篇布置,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我组织学生看电影《上甘岭》,就是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次比较好的尝试。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时敌我双方几十万大军的战役。剧本作者简要地写了一两个大兵团的场面,非常详细地写志愿军一个连队坚守坑道,同敌人英勇作战的过程。看后,观众都非常感动,敬佩志愿军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精神。我同学生一起对《上甘岭》剧本在写法上进行充分研究,然后让学生自命题写学校的运动会,或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城市清洁工程的活动。大家模仿《上甘岭》剧本的取材方法,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这篇作文时都有较大进步。
四、因材施教,激发学困生写作兴趣
写作困难的学生往往是语文教师不重视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写作方面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写作课往往愁眉苦脸,郁闷消沉。写作困难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其他学科比较好,但在写作方面不开窍,一到写作课不知如何下笔;有的是智商稍差一点,各科成绩都不好,但有一定的求知愿望;有的是调皮生,不用心学习,对写作更是不放在心上。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写作辅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要改变这些学生写作困难的状况,首先要调查研究这些学生每个人的爱好、特长。从爱好、特长中发现其改变写作困难的突破口,因势利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教初中第五册语文时,班上有位女同学,其他学科的成绩都比较好,但就是写作困难。我通过调查发现这位女学生很喜欢做家务,她爸爸在老师面前夸奖他女儿是家里的好厨师。我考虑一个人喜爱做的事,平时肯定会动脑子研究做法。于是,我同她商量让她以“一盘西红柿炒蛋”为题写一篇作文,她在作文中对西红柿炒蛋的配料,用盐,用油量,火候的掌握等都写得有板有眼。她在课堂上宣读这篇作文时,一个学生调皮地讲:“啊!好香呀!我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了。”逗得同学们大笑起来。我在课堂上肯定了她这篇作文是一篇佳作。巨大的成就感使她流下激动的眼泪。从此,这位女学生在写作上开了窍,由写作困难生转变为写作优秀生。
其他写作困难的学生,我也采用相似的方法对他们因材施教,激发写作兴趣,他们在写作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