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爱上你的“问”

2009-09-16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屈原预设课堂教学

陆 雯

课堂上的提问不仅仅是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那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良好的提问艺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任务从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中完成。

一、语文课堂提问尴尬的原因

1.教师未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预设。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对文本的解读,站在分析文本的角度去设计一连串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问题太深,超出所学的知识范围,学生又无从答起。导致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2.老师提问只注重预设而忽略学生的回答生成。有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把教学中的一切都预设好了,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突破难点重点各设置哪几个问题,甚至哪个问题由哪几个学生回答。对他们来说,上课只是按部就班,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则概不过问,这样的教学看似流畅,实际上是把老师和学生硬生生地绑在一起,束缚了学生,使他们渐渐丧失了学习主动性。

二、解决提问尴尬的具体措施

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

1.结合学生的生成制定预设,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告诉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的兴趣被引发时,他们会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的探讨,向老师求助等方式,找到答案,以满足自己的求解欲,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伶官传序》的课堂导入为例:

师:何为“伶官”?

生:乐工。

师:乐工,也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艺人。而这些人在古代地位是低下的、卑贱的。一般我们都是为哪些人作传呢?

生:英雄豪杰、伟人。

师:那为何作者要为地位不高的“伶官”作传呢?

此问题一出,大家顿时感到好奇,纷纷投入到文章的阅读当中,想一探究竟,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文本的兴趣。这个问题就好比一块吸铁石,将学生牢牢吸引,为了解开心中谜团,他们会充满兴趣地跟着你一步步探求下去,怎会“独叫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呢?

当然,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可能所有的回答都是你想要的。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多一个步骤,那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判断这一目标的达成对他们而言是否有难度。如果学生的“生成”与我们的“预设”相背,即老师所提的问题学生没有回答正确,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讲评或变换方式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经过老师提点,由学生自己说出答案,他们内心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渐渐地就会对你的提问产生兴趣。教师备课时应形成“弹性化”教案,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没有高质量的精心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

2.在预设的基础上把握生成,灵活驾驭课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这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采用与之相对应的策略。

在教授完《屈原列传》后,大多数同学对结局扼腕叹息,有的还在下面默默摇头。于是,我就请了其中一位同学谈谈他叹息的原因,他说:“我认为屈原很傻,为什么一定要走绝路呢?”对,我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屈原不投汨罗江,还有没有其他路可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像他这种人才,完全可以离开楚国,另投他主,在别国施展才华。”另一位学生更加激奋:“如此昏庸的楚王,干脆杀了他,自己取而代之。说不定楚国能从此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这时有一位同学耐不住了,举手反对:“屈原投江,其本质是殉国,是出于对祖国的一片忠心,爱国到如此程度,怎么可能叛国?这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我认为他唯一的路就是死。”又一学生立马反驳:“好死不如赖活着,他可以不问世事,远离烦扰,过一种逍遥的隐居生活。”大家唇枪舌剑,各抒己见。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每个学生都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是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当学生质疑时,

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它都将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处理好在提问时教师预设与学生生成的关系,那么,学生就会爱上你的“问”,也就能充分调动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提问”这一棵老树在课堂教学中常青,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屈原预设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屈原之死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屈原送米
浅析预设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