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爱的寓言
2009-09-15靳莹
靳 莹
常常不会太久地等待,常常会无奈地“就这样吧”,常常会现实到接受自己并不钟意的……就这样一直匆匆忙忙、浑浑噩噩地活着,本能地爱着、被爱着。而一只粗线条的虎斑猫的出现,让我思索了……
这是日本儿童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献给读者的一个故事。这个叫《活了100万次的猫》的童话书,从1973年出版以来,已经在日本卖出了150万册。这是一本在日本被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它“描写了生与死、以及爱,读了一百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
佐野洋子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系,然后在德国柏林造型大学学习石板画。今天,佐野洋子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她的绘本伴随着日本孩子们的童年时期和成长历程,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佐野奶奶”。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显示,从刚出生起,儿童就开始逐渐发展自我意识,并且已经拥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但要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自己,也认识到感情和爱,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儿童文学都包含成长和爱的主题,但只有那些伟大的作品才能长久地打动和感染孩子们,比如《小王子》《夏洛的网》,再比如这部《活了100万次的猫》。虽然故事简短、情节纯粹,却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从小故事中读懂了生命,理解了爱。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先生这样解读《活了100万次的猫》:“日本有书评者说这是关于一只野猫的传记,而我更想说,这是一部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我认为这是对此作品在两个层面上的解读,彭懿先生更多的是从人文角度,希望孩子们能从中触摸到世界上那些美好的东西——生命与爱。就如同《夏洛的网》一样,讲的不仅是小猪威尔伯的生死问题,在更深的层面上,它向孩子们描绘了一个让人倍感温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作者用温柔的方式讲述了生与死,告诉孩子们其实死亡并不可怕,死亡的同时也意味着新生。在优美浅显、简洁明快的语言中蕴藉着深意,而深意的背后是作者对所有孩子的爱。在这一点上,这两个故事是相通的。
《活了100万次的猫》中,猫的过去,即它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死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它的生命遭遇了一次又一次轮回:先是国王的一只猫,然后又分别成为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宠物,在这期间它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它对“生”本身心生厌倦,讨厌每一个养它的人,也因此而不怕死。日本图画书评论家松居直说它成了一只“什么都厌恶、对所有的一切都漠不关心、都拒绝的猫”。直到有一天,它获得了自由,变成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野猫,在孤独与不安的痛苦中,它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在它漫长的生涯中,第一次体验到爱与被爱的感觉,也由此明白了活着的意义。当深爱的白猫死去时,它宁愿选择随之而去,对于现在的它来说,失去了爱,即使再浑浑噩噩地活一百万次也毫无意义。
接下来的一页,是整本书最让人痛彻心扉的部分——猫搂着死去的白猫嚎啕大哭,这只死了一百万次都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的野猫,在为无法挽留爱人的生命而悲痛欲绝。它因为体会过了温暖与爱,才知道了哭泣与心痛的滋味。
书的最后一页,猫消失了,读者眼前是一幅淡雅的风景画。猫逝去了,但从这幅优美的风景画中,孩子们终于理解了那只活过一百万次的猫为什么会哭,为什么“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因为当虎斑猫为别人活着的时候,它从来不觉得活着有什么意义。当它开始为自己活着,当心爱的白猫死去时,它终于放声大哭,也宁愿追随,因为对它来说,爱才是活下去的理由。从此,猫不再永生。
这样的主题和情感,对于孩子们来说,会不会显得过于沉重了呢?就像《小王子》感动了无数成年人一样,在日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读者主要也是成年女性——她们愿意被超越生命的爱情感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对这本书一无所感,事实上,感动大人的故事和感情同样能够打动孩子,即使他们还不能理解猫为什么选择死亡,即使他们仍旧希望猫再一次出去历险。但伴随着野猫的哭泣与呼唤,孩子们同样会掉下眼泪,当猫用自己的生命为“爱”做了最精彩的脚注时,孩子们深深地理解了“爱”的真意。
作为一部关于爱与生命的寓言,佐野洋子在这本书里从头至尾却并没有一次提到那个“爱”字,但所有的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读懂那个“爱”字,那个写在猫的心里的“爱”字。佐野奶奶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孩子们,“爱”以及人间所有的温暖,并不需要挂在嘴边,这种流淌在内心深处的温柔,一直在默默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心中有了牵挂,也因此有了负荷与担当。
虽然对这本书经过了多次的阅读与思考,留下的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初读的时候。那时读出的是一种最简单、最深切的感动——心有点疼,有流泪的冲动,却说不明白为什么流泪。正如普罗旺斯所说:“很短的故事,配上儿童画一般粗拙美丽的插画,让人感到平静之中的大情大爱。可能花不了十分钟你就能看完整本书,却在合上之后长久想念。”《活了100万次的猫》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感谢作者——佐野洋子!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