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记忆中的海军情结

2009-09-15清晨水长东

博客天下 2009年20期
关键词:崂山战士码头

■文/清晨水长东

青岛记忆中的海军情结

■文/清晨水长东

■http://wbs43300.blog.163.com/blog/static/1144782222009328101841470/

一艘艘潜艇趴在码头上,用“黑色的大鱼”来描述非常形象,艇上标有“404”或“405”字样。快到洞口,荷枪实弹的海军战士在30米距离就把你止住——那是我们国家重大的军事机密。

国家大事

2009年4月23日下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并登上“石家庄”号导弹驱逐舰,检阅了中方受阅部队的25艘舰艇、31架飞机和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印度、韩国等14个国家的21艘军舰。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此次检阅并没有进行电视直播。有台湾学者认为:青岛阅兵是一场友善的“海上嘉年华”。

人民记忆

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耳闻目睹了壮观的庆祝活动,深为我们人民海军走向强大而欣慰,衷心祝人民海军成功走向深蓝,为祖国为人民再立新功。

在闲暇之时,我总感到意犹未尽,还是决定把过去甚至是儿时的记忆写出来。

我是青岛人,至今已在青岛生活了整整一个甲子。最早对青岛海军的记忆,说来有点婆婆妈妈。很小的时侯,大约1956年或1957年左右,在母亲同街道上的大姑、大婶的聊天中,听他们说青岛大嫚找海军对象的事:谁家的闺女跟了海军,谁谁跟海军走了。她们也争论嫁海军的种种好与不好。好处是待遇高,不好则是可能要跟着调动,但大多还是觉得找海军来得“实惠”。有一个我叫她小姑的邻居女孩,小时候我经常在她学习桌前玩,印象中她总是在读英文,后来听大人说她嫁给了海军,走了。当时大多不叫解放军战士,也不叫什么兵,都统称海军。街上军人—大多是海军,随处可见。据说海军也去跳舞,可见当时海军对青岛社会的影响。

记得小时侯青岛经常拉空袭警报,有一次警报过后看到高空有几架飞机呼啸而过,有人说那是美国飞机。还有一次动了真格的,那天白天,警报拉响后我们的高射炮就响了,刺耳的尖叫声、爆炸声令人毛骨悚然。我岁数小,吓得蒙上被子趴在床角。炮击持续了很长时间,事后没听说有飞机被打下,倒是听到了有人被爆炸物误伤的传言。

我家离海边只有步行不到20分钟的路程,在潮水合适的时侯,我跟大孩子们经常去赶海、玩耍。我们一般会在去海边的小路上先割几根芦苇,用于吊虾虎(青岛的一种虾)。有一天小路突然被铁丝网拦住,里面有海军战士在施工,当时可以爬过去。后来营房、围墙建好了,我们再也不能随便跑过去玩了。

↙中国海军113号导弹驱逐舰与575号大型远洋补给舰编队进行首次环球航行途中。

我家北面海边有座小山,海拔大约200米,山上也有铁丝网,里面便是海军基地。我们有时上山拾草,铁丝网内由于保护得好,草很深,我们就爬进去割草,抓蚱蚂。山下靠海边的地方,铁路一直通进山洞,一列火车在洞口喘着气,海军战士有的在周围警戒,有的在忙碌。后来听人说那是海军的储油库。

大约上世纪50年代末,青岛的夜晚经常进行防空演练。这时,海军的探照灯便会在各个山头一束束亮起,跟着演习的飞机上下翻腾,场面相当壮观。如今探照灯早已被淘汰。

大约1965年前后,我们乘大卡车去崂山参加活动。当时的崂山除了海军还是海军,唯一的海边公路很窄,且是土路,北面是山体,南面是悬崖绝壁、大海,站在大卡车上胆战心惊。每当看到有车过来,海军的车提前停在靠海边悬崖的外侧,让群众的车从内侧缓缓通过时,当地人对这一点异常感动。当时军民关系非常的好,据说山里的村民有什么事出山招手军车就停。当时的青山湾海军戒备森严,我们从垭口向下望有一种犯罪感,因为窥探的大概是军事秘密。湾内停有海军的舰艇、物资,紧张的国防施工场面,好像敌人就要从海上进攻了。

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经常去海边钓鱼。码头里鱼多好钓,几乎每到星期六晚上我们几个人都要从八号码头入港到海军锚地钓鱼,经常看见五号码头及附近停着一排排海军舰艇。现在看来吨位都很小,跟现在的中小型渔船一般大小,大概是小炮艇和运输艇。记得一艘船上有“海水”字样。海军战士跟我们都很熟,一般不干涉,有的还成了朋友。有一次钓到鱼后由于甩线的幅度太大,钓线越过电线,鱼吊在半空飞舞。过后好多年回想起来仍觉得后怕,万一是高压线人就玩完了。有时还能看到潜水艇的影子,经常伏在码头上,黑色,不大,可能只有几百吨。现在停在青岛海军博物馆内的潜艇没准儿就是其中一艘。

团岛的海军水上飞机场,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退潮时喜欢从这里下水抓螃蟹,螃蟹又大又肥。不过,当时的飞机场用处似乎不大,连海军自己人都说,这些飞机不过关,没用处。

1986年美国军舰访问青岛,这是美蒋在大陆失败从青岛撤离后,时隔近40年第一次访问。历史转了一个大圈,青岛人的心情是复杂的。那天我恰好去中山路,看见一辆大客车拉了一车美国水兵,他们非常友好,在车上伸出手来同我握手。我还听到人群里不知是谁的“哈罗,哈罗”声,此起彼伏,一切都很新鲜。

八水河景区龙潭瀑有一尊海军战士石健的纪念像。当年在游客遇山洪,面临生命危险时,石健为救游客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多年来我每到这里游玩都要看一看。这样的实例很多,上学的时候,记得每年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去给烈士扫墓,其中有两名海军战士的墓,他们也是为救人民生命财产而牺牲的。

地图上崂山的景点也不少,其实大部分少有人去。上世纪80年代我和同事试图从大河东登崂山顶,当时大河东正在建水库,绕过后我们不得不绕着走,不料后来路越来越难走,草深林密,虫子横行,几乎无落脚之地。近中午时分,正当我们担心是否迷路时,从山上下来两名海军战士,背着沉重的军用包—看来他们是早晨从崂山顶出发下山的,因为出一趟山需半天时间。当时的艰苦可见一斑。

1997年我和同事从垭口去崂山头游玩,由于不熟悉道路,干脆从军道向里走,直通军营。后来站岗的海军战士拦住了我们,最终我们没能通过。中午在营房门口野餐,站岗的战士背着枪,对我们爱理不理,手中玩着电子游戏—看来,社会真的进步了。

这期间由于业务的关系去了几次核潜艇基地,第一次去时有关领导带我们参观,一艘艘潜艇趴在码头上,用“黑色的大鱼”来描述非常形象,艇上标有“404”或“405”字样。快到洞口,荷枪实弹的海军战士在30米距离就把你止住—那是我们国家重大的军事机密所在。现在好了,更先进的核潜艇出现在检阅场上了。

还有一次,也是因为业务关系我进入了海军的地下指挥所,山洞内全是房间、管线,电器运作的嘈杂声不绝于耳。有趣的是即使到了另一个出口你也出不去,必须在海军的陪同下从原路返回。

青岛三面环海,不过在当年则完全可以说“三面环海军”,从市区的沧口、沙岭庄、湖岛、码头、团岛、前海、浮山、沙子口到崂山的部队把青岛围了个遍,当然这与当时国际政治环境有关。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逐步改变,1985年开始大裁军后,现在的青岛三面全是高楼大厦、旅游景点、高速公路以及旅游码头。

1957年8月,周恩来检阅青岛海军基地舰艇编队留影。

新时期的青岛海军基地。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期间举行了多国海军交流活动。

猜你喜欢

崂山战士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崂山茶事
登崂山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
无名战士有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