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场的叙事

2009-09-15

博客天下 2009年20期
关键词:自娱自乐亲历特刊

在场的叙事

博客新闻写作不是与社会、与公众无关的自娱自乐和无病呻吟,而是通过与现实的主动接触,在无遮蔽的本真言说中影响世界,进而改变世界的精神劳作。

如你所见,本期《博客天下》是一本特刊。特刊之“特”在于“为纪念某些特别的事件而编辑的刊物”,此“特别的事件”即《博客天下》创刊一周年。

经过一年来的历练与磨合,编辑部制作完成这本特刊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很多,甚至有驾轻就熟之感。这就好比一对青年男女,经过一年来的初恋、热恋,然后顺理成章地拥抱和接吻,花好月圆,水到渠成。

其实,我们一直在期待这个日子,期待一个展示《博客天下》核心价值观的契机。在日常的编辑实践中,我们不断地反复强调两个关键词:“亲历”和“现场”。但“亲历什么”和“哪个现场”的问题,也曾困扰过我们。

我们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博客新闻记录,“亲历”和“现场”的诉求至少应该包括:1.它是新闻的(事件或人物);2.足以引起人们的共同兴趣;3.它的叙述者是当事人“我”。这样的诉求,用一个哲学名词来命名,就是“在场”。

我们理解的“在场”就是介入。换句话说,实现博客新闻写作价值的唯一路径就是介入,就是直面“新闻本身”,“亲历”国家大事现场。消除博客新闻写作与现实的隔膜,使博客之笔直入事件核心,与第一落点的资讯接触,并通过个性化的本真语言呈现出来。

判断一篇博客新闻有没有价值或有多大的价值,我们的第一把“尺子”,就是用心感知博客的叙述者是否“在场”。这个“在场”,不仅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还原细节了”,还要看他有没有真正融入那些事件中的人们,这时候需要心也“在场”。不仅是当时“在场”,也包括后来身体离开了,心仍“在场”。继续在回味这中间种种的心绪,并试图把它言说出来。这样的叙述,便是“在场”的叙事。

由此衡量一个博客叙述者是否“在场”的方法则简单得多,那就是对个体生存处境的介入程度或逃避速度。一个严肃的叙述者,他的体验和写作从来都是第一人称“我的”而不是他人的,他在对个体生存处境的真实揭示和解剖中,同时揭示出整个人类的生存处境,而博客只是承载他揭示之思的叙事工具。

只有通过博客叙述者主体的“在场”,意义才会排列,真相才能彰显,才会使博客叙述者树立起这样的价值成就:博客新闻写作不是与社会、与公众无关的自娱自乐和无病呻吟,而是通过与现实的主动接触,在无遮蔽的本真言说中影响世界,进而改变世界的精神劳作。

我们需要这样的劳作,本特刊里的绝大多数文字,正是这样的叙事。那些叙述者并不都是专业记者,但他们同样拥有捕捉第一资讯的敏锐能力,且有个人角度的描述和见解。

在博客日益微型化、口水化的今天,《博客天下》坚持“现场”和“亲历”,坚持文本价值,这使我们的叙述者保持着书写正式文字时的可贵的“洁癖”。在《博客天下》里,没有所谓精英和草根的狭隘定义,精英可以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做得不错的叙述者,而草根们的创作欲望一直没有得到合适的鼓励。

什么时候我们失去了认真地思考和表述的能力,而代之以大脑排泄式的发散,以及只是表明个人存在的口水泛滥?什么时候静下心来写一篇超过1000字的文章,都成了一个越来越艰难和奢侈的负担?什么时候一把把曾经锋利的笔刀,在蝇营狗苟中都开始钝了?我们想知道,通过一年、两年,以至N年的努力,潮流是否可以被逆转。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把“目标”放到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如你所见,集合在这本特刊里的57篇或长或短的博文,就是我们努力的周年结晶。以此作为本刊同人对“亲历什么”和“哪个现场”这类问题的回答。谢谢阅读。

猜你喜欢

自娱自乐亲历特刊
我亲历的百年党史上的这次“伟大转折”
自娱自乐
我亲历了分田到户
亲历,九年别样神话
自娱自乐的幽默师
亲历新三板:我为何选择被并购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
两会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