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人栽树,前人乘凉

2009-09-14孙雅彬

百家讲坛 2009年16期
关键词:棉布松江郑和

孙雅彬

黄道婆去世40多年之后,郑和呱呱坠地。假如另有一个时空,能让这两个无缘相逢的人会面,黄道婆一定会真诚地感谢郑和,也许还会满怀歉意地说上一句:世人给我的荣誉,有我的一

因为真正促进松江乃至全国植棉业和棉纺

黄道婆去世的时候,是公元1330年,那一年朱

黄道婆和郑和显而易见是没机会相识的。两是后人感谢前人,毕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在黄道婆与郑和之间,一定是黄谢郑而非郑谢黄。

这件事儿还要从黄道婆的职业说起。这个老太太远赴海南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来回到故乡松江府,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家乡百姓,并且凭借多年积累的纺织经验,改进了纺织工具,促进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感谢黄道婆,创作出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的歌谣,来称颂她的无私奉献和伟大功绩,甚至把“松郡棉布,衣被天下”这一盛名的获得也悉数归功于黄婆婆。

虽然棉花传入中国的历史比较久远,但种植区域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开疆辟土。因此,棉纺织品的生产始终十分有限。直到公元1296年,元朝廷规定棉布为实物税种之后,棉花的种植和棉布生产才开始得到规模推广。即便如此,也仅仅集中于松江、太仓、海门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在征税的背景下,黄道婆提供的先进纺织技术自然大受欢迎。她的确功不可没,但是,真正促进松江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植棉业和棉纺织业发生革命性和划时代变化的功臣,当属郑和。地区进行了商贸往来。据统计,在明成祖朱棣在位的22年里,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使节来访多达300余次,平均算起来每年有15次之多。在频繁的交互往来下,大量外国先进的技术、工艺品和的金属加工业、陶瓷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容忽视的还有棉纺织业。

炎热,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种植棉花,棉纺织业相当发达。郑氏宝船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屡能发明出这般高明的纺织技术,纺织出这般精集成记载,明朝织工很快就生产出了堪比东南亚的绒布、三纱布的名贵棉纺品种,松江也迅速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曾任国防部司局级干部的张弼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棉布是松江的土特产,但在过去产量并不太多,在地方经济建设上没承担起什么重任。然而,最近二三十年来,松江百姓大多以织布为职业,政府也开始征收棉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松郡棉布,衣被天下”这一杆红旗,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才真正稳稳地操控于松江人民手里的。

据明朝崇祯年间的《松江府志》记载,到了明朝后期,全国广泛植棉,利润比丝要高出百倍,百姓之家无论贫富都赖以为生。在记录者的笔下,最终强调了一句话:“使天下后世知奇服之利,始立于今代。”意思是要让全天下以及后代的人们知道,明朝是棉布业辉煌的起点。如果我们深究一下,不难看出文字之间存有若隐若现的一个人影,那就是——郑和。的确,在松江博取傲人美名的过程中,黄道婆早期的功劳自然不小,但郑和的功绩更大一些,绝对不可磨灭。可是,在棉纺业这个领域,郑和为何被冷落了?

若是经常关注当代新闻,我们不难发现各类媒体对本土研发和引进吸收的先进技术的报道力度是截然不同的。虽然技术是无国界的,但自豪感还是有国籍的。在这个问题上,黄道婆和郑和就是很好的例证。虽然黄道婆远赴海南学习,但毕竟属于纯粹的国内自主研发。而郑和则扯起风帆远赴海外,深深地打上了引进外援的烙印。要知道,早在明朝中期,郑和就已经被扣上了浪费钱财的帽子,人称“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无益”,更不必说在对外政策更为紧缩的时期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把黄道婆的大旗举高一些才是正途,虽然这也许并非黄道婆所愿,但她已经没有机会为郑和辩白,或是把自己享有的盛誉切一块儿给郑和。

编辑宛新

猜你喜欢

棉布松江郑和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天桥”(环球360°)
郑和下西洋
用棉布废料制成的环保气凝胶
医用无纺布与棉布包装材料阻菌效果的研究
赋役故事
米染染的碎花棉布裙
包在棉布里的雪糕
骑马到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