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痉挛快速缓解法
2009-09-14韦克超
韦克超
摘要:小腿肌痉挛,是一种在体育运动中较为常见的肌肉痉挛。采用“下蹲法”进行缓解,在需耗时间、疼痛消除、恢复肌肉的正常生理工作特性和竞技状态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牵引法”。在整个缓解过程中,不需别人帮助、独自一人就可完成,是缓解小腿肌痉挛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小腿肌痉挛缓解法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中,特别是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竞赛性活动,都可能会发生人体肌肉痉挛的现象。小腿肌痉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肌肉痉挛,如在竞技性的活动中发生、就会影响成绩,甚至前功尽弃、退出比赛。因此、做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对于如何达到快速缓解,保证竞技者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减轻患者的痛苦,则是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小腿肌痉挛的原因
小腿肌痉挛,主要是腓肠肌或比目鱼肌两块肌肉不受神经系统的支配,近固定做克制性工作,而引起肌肉强直性地收缩,造成肌肉高度紧张、产生疼痛的感觉,以及关节活动困难。
二、治疗小腿肌痉挛的方法
治疗小腿肌痉挛。人们常用的方法是牵引法,此法在《运动医学》等教科书中均有介绍。但此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存在着时间较长,且肌肉痉挛较重时需人帮助施治,由于小腿的各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时间较长,缓解后仍留疼痛的现象,因此、该方法对于竞技性运动不太理想。多年来,经过观察实践,证明了用下蹲法治疗小腿肌痉挛是最佳方法。
下蹲法的做法是:两脚开(宽度略大于患者的双肩)立、全蹲。有意识地把身体重心移到患腿上、同时身体顺着膝关节向前倾;患腿的脚跟不能离地,形成脚背伸直姿态。现在我就下蹲法的生理机制剖析如下:
(一)施治时肌肉的工作原理。在膝关节屈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远固定、做退让工作;大腿后部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肌肉近固定,做克制工作;在踝关节伸时,小腿前的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等肌肉近固定,做克制工作;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肌近固定做退让工。
(二)力量的合理性。小腿肌痉挛,无论痉挛程度轻重,在整个下蹲缓解过程中,都不象牵引法那样、需外部施力,只需自身体重之力就可完成。患肌缓解需力大小、可通过调节移动身体重心即可;髋、膝、踝三关节屈的程度,可通过身体前倾进行调节。整个缓解过程,完全是在患者的神经系统支配下,任意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力量的作用方面,除了通过踝关节伸、使痉挛肌做退让工作,产生与痉挛肌收缩方向相反的力外,下蹲膝关节屈时、大腿后部肌群从胭窝处向小腿后部的肌腹(如腓肠肌)产生按压和推的力量,虽力量不大、但与痉挛肌远固定退让工作所产生的力、以及按压作用的互相配合,对快速缓解痉挛肌则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生理作用。从上面两点来看,整条腿的各部肌肉兴奋紧张程度较低,肌肉工作协调、整个缓解动作的完成,都在神经系统的控制支配之下。其肌肉工作原理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工作特点,都符合于人体的生理特点,因此、完成缓解动作轻松自如,有利于痉挛肌的迅速缓解,并且痉挛缓解后疼痛现象也随之消失。
三、下蹲法在实践中的实际效果
近十年来,用下蹲法缓解小腿肌痉挛、记录在案的有十五例,其中球类运动引起的十例、跑步类五例,十五例中有四例为本人临场指导完成,十一例为学生反馈回来的记录。下面从十例中抽出一例,以说明下蹲法的实际效果。
2000年9月22日下午,我校体育组对部分学生进行测试,目的是选拔人员组成学校田径队进行训练,以准备参加每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运动会。当时我在终点直道的中部,负责中长距离跑每圈百米内的步幅和步频的记录工作。初三学生何某(男)的3000米耐力跑测试,在最后一圈百米冲刺跑中,在距终点约55米处时,他的行进速突然处于基本停止状态,当时与我相距约5米。我立刻上前查看,原来是右腿腓肠肌痉挛,并马上叫他按下蹲法的要领完成缓解动作,过了约13”的时间,他站起来又开始向终点冲跑。在这55米内。他跑了四十步。用了16“66的时间,过后我对他的八次百米跑的步幅和步频进行统计,头七次的平均值为:步幅1.56米、步频为:2.61步/秒。最后一圈腓肠肌痉挛后55米的步幅和步的平均值为:步幅1 37米、步频2.41步/秒。痉挛后与痉挛前的平均值相比,步幅下降12.18%,步频下降7.67%,该学生跑完全程共用1258”7,如按痉挛前跑2945米的速度计算,用1228”02即可跑完全程。如两者相比,因小腿肌痉挛而影响的成绩下降约是30”左右。
四、结论
下蹲法在缓解小腿痉挛方面,与通常使用的牵引法相比,有其独到之处:(1)在整个缓解过程中,都在神经系统控制调节下,各部肌肉主动完成工作。缓解时间快、不残留疼痛感;(2)不论小腿肌痉挛程度的轻重,均不需人帮助施治,避免了在采用牵引法施治过程中施治者用力不当可能造肌肉拉伤的情况发生;(3)对运动员完成比赛,保证较好的成绩,有着积极的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医学》,第1版。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25~273
2吴鉴鑫/黄文超主编,《运动生理学》,第1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