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2009-09-14文祝华
文祝华
摘 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潜心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作文 写作 能力
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是发展和提高又有赖于技能的形成和熟练。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写作技能是为培养写作能力服务的。技能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写作能力是成功地写作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包含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基本要素。我们必须研究这些基本要素在写作能力这个综合性整体的地位和价值,进而研究如何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能源。”观察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获得写作素材。学生作文是没话可说,内容不真实、不具体、不生动等问题,主要是缺少全面细致的观察。观察不只是用眼看,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支感知,并且要用心去发现题材,而是一个经常的不断深入的过程。要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的时机和场合。教师应当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从语文课本入手,教会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方法,指导学生精心学习课文,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课文中作者表现生活、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做到学为所用。小学生的作文形式还处于模仿阶段,只有多看、多读、多理解、多总结。才能在模仿之中写出自己的特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编辑系统,训练点环环相扣。应该根据教材的编排,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写作,发挥课文在写作中的示范性,只要方法得当,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我总是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结合范文的讲读,制定出本单元的作文训练计划,让学生由点到面接受训练,让学生感到作文其实也并不难写,只是原来不入路。
三、联想和想象能力
联想和想象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眼前事物的触发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可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也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想象是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联想的继续和深入,想象是比联想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在作文过程中,运用联想,可以把分散的、彼此不连贯的思想片断粘合联结起来,使学生的灵感爆发出火花,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丰富的想象可以“思椄千载”,视通万里“,使思路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活泼、开阔,可以把没有感知过的甚至没有出现的人、事、景、物描述得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可见,联想和想象既为创造性作文所必需,又有发展智力的价值。比如写“爱心”这个话题作文,同学们如果仅仅用“爱心是伟大的,爱心是可贵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爱心”这样的句子来表达,意思固然明了,但缺乏感人的力量,假如能借助想象、联想,则完全可以将这个意思表达得更生动一些-----爱心是春天的细雨,滋润万物茁壮成长;爱心是夏日的树阴,营造一方清凉供人休憩……当然,除了这样的季节联想之外,还可以用色彩、地域、五味、事物等等进行联想。
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必备“构件“,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创造能力可表现在许多方面,又有不同层次。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能脱离他们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不能要求他们的创造能力同科学家一样。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中学生在作文内容和形式的某些方面不因抄袭别人而产生的新颖独特的成果,都应看作是创造能力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作文教学中,尤其要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遣词造句的过程中,训练定向思维和变向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导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作文离不开创造思维,因为把眼中之物转化为胸中之意,再将胸中之意,用手中之笔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中学生的作文是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如一个学生写《2050年的我》,文中以丰富想象、全面思考、独特立意,展示了自己的理想和向往,这就是学生创造思维的结晶。近年来,不少“中考”作文命题就是要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即结构撰写文章及运用语文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能力。刘勰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一切文章,其内容和形式,都要靠语言来支撑、充实和装饰,离开语言,就不会有文章写作。语言能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和表达功能。语言是表达最基本的凭借,语言能力是最基本的表达能力。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说,表达既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准确、鲜明、生动的文辞和恰当的表达方式,讲究意新语工,文情并茂。这说要求进行语言训练,掌握语言工具,获得表达能力。首先,要培养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深入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多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向语言大师们学习语言。其次,要培养积累语汇的习惯。在生活中,在读书时,遇到好的词汇和语句,就及时记录整理,这样持之以恒,就会使语言“脱贫致富”。再次,还要多读、多写、多改,加强语感训练,多读,就是充分感受语言;多写,就是频繁运用语言;多改,就是反复加工、锤炼语言。养成充好的语感,写作时就会文从字顺,妙语连珠。
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构成篇章的活动,它的最直接的外部活动就是对汉字的书写。汉字书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作文的表达效果。汉字书写不清楚,别人就会看不明白文章的意思;书写有错误,就可能会导致别人对意思的误解;书写速度太慢,文章就不能及时发挥其作用。因此,汉字书写能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能力。“大纲”把“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的速度”作为写作训练的第一项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对作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上)[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第47页
2.吕叔湘 《文字改革》[J] 196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