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电视媒体强化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宣传

2009-09-11韩雅琴

声屏世界 2009年7期
关键词:盐城民间艺术人文精神

韩雅琴

2008年6月下旬,江苏盐城的地方戏淮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08年10月南京举行的第31届世界戏剧节上,江苏省淮剧团、盐城市淮剧团演出的《唢呐声声》《马代表进城》两台大戏,分别获得了世界戏剧节创新剧目奖和优秀演出奖。消息传来,地方政府和群众欢欣鼓舞、笑逐颜开。11月8至18日,盐城市举办首届民间艺术节和首届中国海盐文化艺术节暨庙会,新落成的中国盐城海盐博物馆同时开馆对外开放,总投资近4亿元的富含海盐文化韵味的仿明清建筑——水街也同时建成开放。地方电视媒体和文化单位如何加强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宣传?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感悟。

强化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遗产宣传是电视发展内容生产的重要途径

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遗产是彰显节目特色的“闪示屏”。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各种电视节目多如牛毛、浩如烟海。众多节目如果没有特色,一是群众看不下去,马上调台;二是就是带有某种意图勉强看下去了,也如过眼云烟,不能入脑入心。传统文化遗产节目,无论是物质性还是非物质性的,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都有多则数千年,少则数百年的血脉。以盐城市的东台发绣来说,早在宋朝范仲淹在东台西溪做监官时,就在民间兴起。历经千余年的传承、变革与创新,而今东台市已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发绣之乡”,其历史渊源可谓悠久。还有东台的葫芦画、大丰的麦秆画、建湖的香火戏、地方淮剧、十八团杂技之乡等,均独具特色。苏北里下河地区各种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也极具江淮特色。电视专题片反映这样的题材,从本源上就决定节目易于彰显特色,引起观众共鸣。

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遗产是凸现节目本土化的“丰产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文化有一种根”,强调节目的本土化,并善于从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使本土化节目凸现地域特色,是增强节目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每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根植土壤,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盐城广播电视台从2005年参与全市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普查工作以来,先后采编制作了360多个弘扬本市传统文化遗产的专题片,平均每年120多个。这些节目均获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广大观众和被采访单位领导、当事人的好评。

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遗产是电视外宣节目的“富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外文化交流是相互的。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既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使中华文化不仅根植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又要积极扩大对外宣传,实施文化输出,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各地党委政府和地方电视台都十分重视外宣工作。传统文化遗产正是电视外宣的“富矿”,“一锄头就能掘出油来”。盐城台新闻频道有一档《新盐城》栏目,仅2007年度就向中国黄河电视台和江苏卫视国际频道供稿189条,在欧美国家落地和向全世界播出,实现了盐城市电视外宣片在境外、国外播出量蝉联全省第一“五连冠”的目标,为推介盐城、宣传盐城、促进招商引资做出了贡献。其中建湖广播电视台《新盐城》栏目对外发稿37条,《年糕飘香》《西塘河的传说》《泥腿子的艺术人生》《苦乐淮戏班》《乡村文化户》《笛音袅袅灼人生》《避邪祈福的虎头鞋》等均为弘扬传统文化遗产的范畴,在欧美国家播出后有信息反馈。

弘扬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是新闻回归的“绿色通道”。本土文化发源于本地,根植于大众,活跃在基层,融进人民大众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生命的各个方面,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最爱、最感兴趣。电视专题片取材于传统文化遗产的内容,也是新闻宣传由“三贴近”真正做到“长贴近”“贴得紧”的有效保证。盐城台《新盐城》栏目因为采制播放传统文化遗产内容较多,长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领导高兴、百姓喜欢,节目的品质、品位和品格稳步上升,与坚持新闻回归是分不开的。

加强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宣传要着力创建本土化品牌

“本土化定位、差异化竞争、品牌化发展”是盐城台节目发展的方略。纵观各地方电视媒体的节目,大多崇尚“本土化”发展战略。强化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宣传,更应该根植于“土”,依赖于“民”,侧重于“推”,着力于“引”,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树品牌,才能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坚持扬善弃陋,以先进性为“准绳”。从发展的趋势看,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是民族的、本土的文化越容易走向世界。但本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如民俗、民间文化中难免有些格调不够高雅甚至封建迷信的东西,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取材和报道中一定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礼敬的态度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各地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导向正确,不出偏差。

要坚持选好由头,以人文精神为“向导”。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在一个地方,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当地党委政府要发扬光大的精神。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盐城精神”是“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是从总结历代盐城杰出人物中提炼出来的。在盐城历史和现实中曾经有六种具有地方特征的人文精神影响推动本市的发展,这就是以北宋宰相陆秀夫为代表的“宁死不屈、报国献身”的精神;以移民开荒、废灶兴垦的清末状元张骞为代表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刘少奇、陈毅领导的众多新四军英雄在盐城浴血奋战留下的“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的精神;以胡乔木、乔冠华、周巍寺、戈公振等老一辈盐城文化精英为代表的“好学上进、忠党效国”的精神;以本地悦达集团创始人胡友林为代表的“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在西安为救助被劫女青年英勇献身的全国道德楷模戴俊为代表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精神。这六种精神激励830万盐城人民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电视媒体宣传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时,一定要选准选好由头,把握好切入点,把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中蕴藏的有益价值挖掘出来,努力与弘扬当地的人文精神相联系,从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切入,使报道增彩添色。

要坚持体现原味,以真实性为“根本”。宣传报道传统文化遗产的各项内容要经常下基层吃大苦、耐大劳,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有好有坏,有的采访交流还会遇到各种困难。采编人员一定要有耐心,要忠实记录、精心编排取舍,保持非物质遗产的原有风貌。不要人为拔高,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要“合理”想象、移花接木,闹出画蛇添足、画虎类犬的笑话,要始终坚持报道的原创性和真实性。

要坚持表现手法的创新,以可视性为“坐标”。在宣传报道中保持传统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绝不意味否定表现手法的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同时又是传统文化遗产节目亮点和卖点的关键所在。现代媒体竞争激烈,广大受众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电视节目选择性很强。因此,做任何电视节目,都要讲求好看、耐看,注意提高节目的可视性。传统文化遗产类题材,因传承历史悠久,当地受众早已耳闻目睹,新鲜感优势不强,就更要以创新来增加卖点。笔者从多年来从事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艺术创作、表演培训过程中感悟到,在表现手法上一要密切与文联系统下属的民间文艺家协会加强沟通和联系,向老一辈民间文艺工作者学习和请教。同时,要向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请示和汇报,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眼于群众喜闻乐见中去考虑创新,着力体现电视宣传选题中的人物故事、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涵。二要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去进行创新,着眼于增强中华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如各地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精髓和急待抢救的保护遗产,再如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独特的绝技、魅力及传承人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精神,对世界各国观众都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节目表现得好,国内外观众都会觉得好看,好看、想看就必定会带来收视率和竞争力。三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节目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作者单位:盐城广播电视台)

本文责编:胡江银

猜你喜欢

盐城民间艺术人文精神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