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改革

2009-09-1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6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评价体系教学改革

何 智

摘 要:体育教学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打破旧的教育模式建立新评价体系;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开发;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心理;社会适应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全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同时也为每一位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提供了决好的机会。有许多体育教师都在探索新《标准》发展思路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也会有一些人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标准》的理解上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标准》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归纳总结了几点,以供专家学者和老师们进行讨论。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流于形式《标准》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即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融入了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例如: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安全、营养、保健等,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新课程结构。《标准》的正确实施就是要真正关注学生健康、锻炼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始终贯穿于课程实施整个过程。目前,在整个学校教学中应试教育还比较严重,体育也不例外。职业学校体育大部分还以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体育为主。

学校体育教学不单单是通过学生练习,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起到调节学生心理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体育课是快乐的,而不是一种负担。我们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下大力气,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

2 打破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新的体育评价体系。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过于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榨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着重于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侧重于运动技术,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心理、社会适应、学生的创新、不同需求、个别学生的身体体能等诸多方面。

在学生的体育考核中不能做到区别对待,例如,个体差异、先天条件、兴趣爱好等。且容易造成差生的心理波动:抑郁、自卑、害怕、沮丧,甚至对体育失去兴趣,影响同学间的交往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标准》的实施对教学做了很多具体的说明,把学生健康发展放在首位,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营造一个师生互相学习、互相观察、互相帮助的体育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突出创新教学,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尝试学习;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收集综合社会信息,体育信息,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社会健康问题责任感;发扬民主,鼓励大胆创新,听取学生意见,改进教学,提高兴趣,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另外,还要建立新的体育评价体系,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的研究,在评价学生成绩时,除了身体素质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出勤、态度、创新、自我锻炼的能力、进步的速度等因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我们可以采用体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教师观察、测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综合方法来评定。

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学习的潜能,做到师生互动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不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特别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中,不要过于统一标准,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个性差异的,要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嘴的机会,鼓励自主和尝试创新学习,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前进,体验到自己的喜悦,使其增强自信。例如:在课上的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要求让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活动,并且教师要积极全面参与,做到互动,既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又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

4 深化教学及课程结构和内容,利用各种因素、手段,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结合教学改革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出发,制定出符合教学改革,符合学生成长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新大纲的调整和《标准》的出台,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提高了难度,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要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例如:学生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特长、发育情况、兴趣等等,在计划的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每周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搭配,特别是活动课,活动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自己的活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自身机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靠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师要发挥最大能量,注意人力、设施资源的开发。我们可以动员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学生、校医、及当地校外的体育名人为教学改革服务,起到督促、帮助、榜样的作用。设施资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要与领导多沟通,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配齐体育器材,发挥作用。

5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并且把这一点作为重中之中体育活动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独特的作用,并且《标准》把这两个方面都作为了重点来提。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传授运动技能,忽视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方面,要有意识的创造一些专门的情景,采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发展。

在培养学生心理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自信、意志品质,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了解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并且会运用。在社会适应方面,包括合作、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等等,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些能力的迁移,把这些运用到生活、学习之中去,使之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评价体系教学改革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刍议社会退缩幼儿社会适应的状况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