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09-09-10姚华清余卓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6期
关键词:经济危机

姚华清 余卓和

摘要:本文就其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条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级债;中国中小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突如其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如何应对国际经济风暴将备受关注。并且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1 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美国是典型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对债务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次级债危机必将导致其国内市场信用级别下降,而这会减少流向美国的国际资本,于是建立在国际资本流入基础上的美国国内需求将因此而下降。与美国相反,中国目前正处于高储蓄的状态之中,外部需求的增长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美国对于中国而言,比中国对于美国而言更为重要。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量高达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百分之五十。当因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大批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处于生产萎缩、利润下降的状态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源、矿产、钢材等上游产品的国有企业也难以避过产能过剩的困境,国有企业利润下降、上缴税收大幅度减少在最近几个月表现特别明显。而此前存货较多的国有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经营困难的地步。此外,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在次级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洲以及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的需求下降时,欧盟和日本的需求也跟随下降,欧盟与日本没有能成为美国份额下降的替代区域。因此,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原因。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是巨大的。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2 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中小企业影响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环境的低迷,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特殊的挑战:

中国金融环境首当其冲地会受到巨大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中国市场宏观环境发生变化,这使得所有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中国整个消费市场将发生变化。一旦普通消费者感觉到“严冬”来了,一定会收紧支出,这对消费市场的刺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消费市场不旺盛的时候,对所有的企业都有影响。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当某个运行良好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照样会影响到这个企业的运作。因为,只要产业价值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直接对出口企业造成影响。在经济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将是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的企业。

因此,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会越来越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一系列的问题与困惑摆在了企业面前:

出口增速下降,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全球经济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境外投资企业的业绩下滑,经营成本上升。受境外投资企业所在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业绩不容乐观。所在国的信贷紧缩,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流动资金吃紧,对资金量的需求相应增加;如果所在国实施资本项目管制,那么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间的资金流动链条将断裂。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下跌,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下降。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汇衍生品风险上升。全球性金融危机形成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欧元、英镑、澳元等国际货币的波动幅度增大,从事外汇交易的风险大增。此前,有些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或投资中为避免汇率损失,从事套期保值交易;另有一些企业从事外汇衍生品投机交易,这些交易中的风险因素不可忽视。

3 中国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对中国企业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因素时,应当将外部冲击与中国自身经济周期的特点分离,以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出口企业应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虽然美国经济的放慢会拖累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企业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仍有可能扩大出口。

以内需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结构。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外部基本是隔离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较是良好的。随着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内部需求也逐渐旺盛。因此,在外部市场深陷金融危机的时候,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

谨慎实施海外“抄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资产价值大幅下跌;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商品的价格回调。许多人认为目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抄底”的良机,但我们应该牢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赴美国“抄底”的教训。一方面,陷入困境的一些企业资产状况不透明,泡沫是否完全被挤出不得而知,“抄底”可能抄在“腰”上。另一方面,基于国家利益、股东利益的考虑,美国等国家也不会把优良资产卖给中国企业。一些国家政府很可能对中国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实施限制。此外,由于企业文化及民族习惯上的差异,中国企业在成功并购后,是否能成功的经营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物种进化的不二法则,即在危机中,只有适应能力最强,面临危机灵活求变的物种才得以生存,进而繁衍生息。作为企业,也正是在竞争的法则中变得强大或遭淘汰。面对危机,优秀的企业懂得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外部资源,寻求转型或升级,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而在危机中一成不变,踯躅不前的企业,只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消亡。

参考文献

[1]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11期.

[2]倪克勤.国际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 [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程仲鸣,夏银桂.刍议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1期.

猜你喜欢

经济危机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从何而来
论经济危机防控中政府履行道德责任的必然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