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与效率的概念综述及界定

2009-09-10

群文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伦理观点公平

莫 娜

公平、效率这些表征了人类社会生活进步的状态的词语,其概念从古至今都是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和观点。中国也不例外,伴随着现代化过程往纵深推进,社会不公平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公平和效率问题也因此被提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因此,对二者的内涵进行合理界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对公平的解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对公平的探究始终未曾停止。但由于人们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知识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始终未能达成统一认识。公平,有人说应指机会平等;有人说公平应用收入均等来衡量;也有人认为应更多地把公平看成一种主观价值判断等等。而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公平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对公平内涵的界定自然也不尽相同。

在中国古代,就出现过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等级公平观。孔子认为,社会的不平等要用“礼”来加以限制,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孟子也表达了一种先天平等、后天不平等的“阶级公平”观;另一种观点是农民阶级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这种观点主张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平等,反对压迫和剥削。

在西方历史上,关于公平的代表性观点有“天赋平等论”、“不平等即公平论”以及“法权平等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西方国家开始更多地倾向于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平。他们的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平是指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是指人们在生活、享受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有公平的机会选择和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结果平等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能按其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平应等同于平等。第三种观点主张公平的判断是一个价值判断和规范分析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指出:“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付出与自己的所得之间的比例与他们或自己过去的比例相比较,如发现各种比例相当,便感到合理、公平,反之则感到不合理、不公平”。所以他们认为,公平的判断主要源于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

而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公平的界定也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平就是权利、义务及收入平等的表现。著名伦理学家王海明指出:“当我们依据贡献对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进行分配时,便会发现公正的根本原则乃是‘平等。一方面,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另一方面,人人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应该比例平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平应当是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的体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谈到公平和效率的权衡时指出,平等可划分为机会的平等与结果的平等两种。首先,“机会的公平”表现为:一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把劳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二是指人们具备平等劳动的权利。而结果公平以起点公平为前提,与每个人的劳动相联系,个人收入的公平靠的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贯彻来实现。

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平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相对性,它涉及道德、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多层次的含义。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二、对效率的解读

效率的内涵,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效率是形容只有当个人从事适合自己天性的那种工作时,才会干得最快、最好、最多,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在近代西方经济学里,效率多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1906年意大利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帕累托在《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就力图证明,完全竞争的均衡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经济学一般也把效率称为帕累托效率。

阿瑟·奥肯在对效率进行论述时指出,“效率意味着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所谓效率,即多多益善。但这个‘多须在人们愿意购买的范围内。”即效率还内在地包含着—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的含义,并不是任何投入与产出都有“效率”,都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效率必须以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能符合社会需要为前提,否则,生产得越多,浪费越大,效率也就越低。

在我国学术界,对效率的论述颇多,具有代表性的为厉以宁在《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中的论述,他指出,“效率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有效配置。”并把它描述为三种情况:其一,“正如通常所说的,一定的投入有较多的产出或一定的产出只需要较少的投入,意味着效率的增长;一定的投入有较少的产出或一定的产出需要多的投入,意味着效率的下降。”其二,“通常所说的效率增长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提高或资金利润率提高。”其三,“通常所说的效率增长表现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物畅其流。”

而在陈景看来,效率是人们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过程中所具备的水平和能力,是可量化的、无止境和高效率的,且效率的衡量标准是可变化的,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具的改进而提高。同时效率具有微观和宏观之分。

王振虎认为,效率除经济效率外还有多种意义。就资源配置而言,效率是指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就收入分配而言,效率是指人们在对一切产品以及由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有价值物进行分配时,以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更多财富为导向的调整机制;就评价或衡量的角度来说,效率则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通过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在学术界,对于公平和效率概念的研究,专家学者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对公平和效率进行了阐释,并做出了不同的说明和分析。在其中不乏深刻睿智的认识和见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尚存在片面性问题。首先,综合对比不同时期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公平这一概念的观点,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平的理解和实现条件尚局限于经济分配领域,提倡效率优先,主要指经济效率、生产效率优先。对于“效率”在其他学科中的理解却很少提到,导致了观点的片面性。而我国经济学家虽然在结合中国国情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一些概念如公平、平等和公正等也由于缺乏清晰的界定,易造成概念混淆。

2、尚未形成一个多层次分领域的完备理论框架。效率与公平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应从多个层面多个领域进行理解。就当前的理论而言,人们往往把公平的概念理解为一个简单笼统且固定不变的描述,多从系统论角度将多个具体学科综合起来定义公平的内涵,但往往不能从一个角度深刻挖掘。这样使得公平的概念显得太过于笼统。为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对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分领域分层次进行明确定位,以使对公平与效率概念的界定形成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

三、对公平与效率的概念界定

通过上述考察可以看出,无论国内外学术界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将公平和效率的内涵抽象化、绝对化,并且大多仅从分配视角来解读两者。然而,公平和效率问题并不只是存在于分配领域,在其他领域同样存在,故对公平与效率的概念研究,也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应涉及到政治、哲学、伦理、社会等诸多学科研究领域。这就要求我们若想对二者的概念做到正确把握,应从政治的、经济的、伦理的、哲学的等多角度去把握,

实现其针对不同领域范畴的区别界定,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个二难问题的最优解决。

首先,关于公平,不应仅仅局限于分配领域的公正,还应关注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起点平等、规则公平,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爱社会中弱势群体等多方面。公平的概念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它们所表现的状态也不同。因此,要想正确把握公平这一概念,应在同一社会层面上即从横向上,从政治的、伦理的和经济的意义上来理解。

具体地说,公平概念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首先,伦理公平,是指在价值观上倡导一种人格的独立平等和个人生存价值的平等。它依靠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在人们内心深处形成公平意识,同时通过法治公正来维护这种伦理范畴的公平观。而相对于伦理意义上的公平来说,政治和经济上的公平则不是自发地形成的,而是在不同政治力量的斗争和较量中形成的,这种公平靠行政和司法的公正来维系。政治上的公平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则,保证每个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而经济上的公平内容较为丰富,它是指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贯彻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等原则。从上述伦理公平、政治公平、经济公平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同一社会层面,即横向上看,政治公平和伦理公平都属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同时,社会公平作为一个客观范畴,其哲学涵义就是指社会价值分配的合理性。它既包括一定的基于各种物质关系的客观公正度,也包括人们对这种公正的直观理解和认同。

其次,关于效率,从哲学上来说。效率是指人的活动中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研究的效率虽然主要是指经济效率,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效率也正逐渐放到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来共同考察。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社会财富的增加,逐渐与财富的使用,即效用的发挥也日益相关,并且把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看作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等。可见,要正确把握这一概念,就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从社会的视角看,效率是指人的活动中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从经济的视角看,它是指衡量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程度,即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来。

我们从上述关于公平和效率概念的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分析可以看到,公平与效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们既有同一领域的对应关系,也有不同领域间的勾连关系,且这些关系在现实中又总是处于变动状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公平和效率的正相关联系。在这种关系中,公平的提高促进效率的提升,效率的提升又能保证实现更大的公平。第二,公平和效率的负相关联系。在这种关系中,效率的提升会导致公平的缺失或沦丧,而过度的公平会引起效率的下降或者无效率甚至负效率。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寻求两者的制衡点,努力克服两者的负相关联系,以更好地促进两者走向互动,实现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个阶层的创造力,争取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钢,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平效率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兰州大学,2007。

[2]周俊,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定位思考——探讨一种和谐的钟摆路线[D],江西师范大学,2006。

[3](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5]陈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世纪桥,2007,(2)。

[6]王振虎,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平与效率定位[J],科技信息,2004,(9)。

[7]武立敬,论公平与效率现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J],西安科技大学,2006。

[8]章辉美,公平·公正·效率辨析[J],教学与研究,2000,(12),

[9]卜昭滔,公平与效率: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认知与选择[J],大连理工大学,2006。

猜你喜欢

伦理观点公平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笨柴兄弟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必须公平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