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的思考

2009-09-10潘伟彬黄汝群俞建雄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农民工高职院校

潘伟彬 黄汝群 俞建雄

[摘要]高职院校有自己独特的条件和优势,在当下全球经济形势未稳和中国经济尚未复苏的情况下,参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理应成立农民工创业培训的骨干基地。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应以核心农民为目标群体,因材施教,围绕素质、情感意志、精神、思想等方面进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农民工 核心农民 创业培训

[作者简介]潘伟彬(1963- ),男,福建惠安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福建 龙岩 364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规划项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ZGH2006044)

[中图分类号]G7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51-02

一、背景分析

长期以来,受制于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和职业门槛低的工作。如今,农民工都认识到了缺乏职业技能给求职带来的阻碍。在2008年12月21日“中国农民教育高层论坛”上,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白金明透露的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截至11月底,21个省累计外出务工农民达1.61亿人,返乡农民工已达1268万人,占总人数的7.9%。在返乡农民工人群中,有73%的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有近65%的人群愿意接受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外出务工。这份调查同时还显示:在这些返乡的农民工人群中,有16%的人愿意回乡创业;有13.5%的人愿意回乡务农。①

部分农民工的失业问题,既有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原因,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必然。说是一种必然,是因为,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无法适应企业进步、产业升级和岗位转换;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三农”发展政策的倾斜,一部分农民工落叶归根,开始选择自愿返乡创业。但无论是哪方面的原因,归根到底,要就业是硬道理,因此,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刻不容缓。②

为此,中央和有关部委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启动大规模的针对性强的、实用的农民工创业培训计划,不仅是应对危机之举,更是中国模式转型的必然要素,结构要调整,产业要升级,离不开对农民工的“换代升级”问题。“农民工2.0版”不仅意味着在年龄上是80后或者90后的,更意味着在劳动技能上的跃迁,这是一个长效的工作,甚至决定着“中国制造”的未来。③因此,我们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帮助返乡农民工通过培训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形成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主动、直接、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创业培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振兴民族经济的需要;是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需要。这三大需要将为创业培训提供巨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高职教育必须把握这个机会。高职院校有自己独特的条件和优势,参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理应成为农民工创业培训的骨干基地,因此,高职院校应找准位置,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农民工的创业培训。

二、农民工创业培训的对象、主要内容和培训方法

(一)农民工创业培训的对象——核心农民

创业过程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对于创业者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同时不浪费学员的宝贵时间,高职院校应确定农民工创业培训的核心对象。

1.返乡农民工。指通过打工或从事非农产业,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社会阅历,有意从事农业产业生产、经营,具有创业意愿的农民,他们是创业培训的主要对象。

2.农村专业户。指参加过“绿色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培训,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有进一步创业愿望的农民。

3.青壮年和中年人群。指年龄在25~45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创业愿望,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农民。

4.子女承业户。指已具备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希望将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并希望子女将来进一步发展产业的农民子女。

对核心农民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创业能力,扶持、帮助他们创办各类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实体,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农民工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

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研讨亚洲国家的欠发达问题时,曾经系统地分析过亚洲农民的整体素质。他指出:从发展的观点看,农民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是有缺陷的:工作纪律松弛,不守时,不太尊重秩序;有着许多非理性的观点和迷信观念;缺乏警戒性、适应性和雄心壮志,不太愿意进行试验或改革;存在着对权威和习俗的盲从;对深思熟虑和持之以恒的节育缺乏准备等。④缪尔达尔的分析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适用于中国。目前,我国农民的思想基本上还是传统农业——游牧文明的精神。而中国农业精神的思维方式,诚如姜义华教授所言,乃是情理不分,以情代理,放纵感情以取代理智的分析,用主观价值取代客观之理,甚至由此走向唯意志论,走向直觉主义与狭隘经验乃至蒙昧主义的结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个人独立、平等、理性、法治和契约的权威等理念严重缺失。⑤基于这种现状,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主要应从以下内容着手:

1.提高农民素质(包括知识与技术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1)专业、职业知识:是从事某一项专业或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和特定的知识范围。(2)经营管理知识:是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也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和特定的知识范围。(3)综合性知识:是指由多种专业构成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发挥社会关系运筹作用的知识。它没有固定的、不变的知识范围,但其功能指向的核心是使实践主体及其活动具有社会关系性质。(4)技能培训:每个学员所办企业经营的项目都不相同,各自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也不一样,所以应将经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相同或相近学员集中在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讲解技术要领和操作技巧,从而提高创业者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增强创业者对该行业的了解。

2.提升农民工的情感意志系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典型描述了现代人在意志系统与意义系统方面和传统人的显著不同之处:效能感和自信心,不相信命运,乐于接受生活变迁;具有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时间感;重视技术技能;待人平等;计划性;尊重他人;对陌生环境不抱戒心,具有信任感;期待子女受教育和获得现代职业;具有独立见解,能容纳不同意见;兴趣广泛,接受信息能力强;对生活中的问题具有理解力。⑥

因此,提升农民工的情感意志系统,应包括创业意识(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创业品质(勇于承担责任,有恒心有毅力;出色的领导力量;善于把握商业机会;善于驾驭创业风险;足够自信且善于学习;有目标有动力,始终保持清醒)、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要培育农民对纪律、制度、团队精神和社会关系秩序的理解与尊重。这些都必须落实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各种现代传媒(如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书籍、广告等)的功能上。

3.培育农民工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的基本精神,即冒险、创新、竞争、协作和理性计算(合理化)的精神,是构成现代性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农民极其缺乏思想的创新力。韦伯从人的精神信仰的角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或者说“企业家精神”的培育问题,他认为天主教的新教化改革,形成人宰制世界、并向全球冲动的经济理性主义精神,由此造就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后来,许多西方和东亚学者在考察东亚经济发展时,也套用韦伯模式去探讨亚洲资本主义精神、日本资本主义精神、华人资本主义精神、韩国资本主义精神等问题。

因此,培育农民工的企业家精神,从思维上来看,实际上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具体来说,是农业理性主义精神(理性地适应)向工业理性主义精神(理性地宰制)的转换和更新。企业家精神是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其实现路径和终极关怀是经由科技理性而达到价值理性。

4.传播新思想。刘易斯认为,知识被利用的速度部分地取决于人民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而部分地则取决于制度在多大程度上使得到并运用新思想有利可图。在那些人们习惯于各种观点或变化,从而他们的世界观务实的社会里,新思想将被最迅速地接受。⑦因此,要借助大众媒体强化舆论引导,向农民传播包括国家重大制度、法律、政策、方针的变更;介绍国内外创业理念、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创业经验以及城市地区和国外的先进文明观念;进行良好的人格与行为示范,等等。

(三)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的方法

改进农民工创业培训方法的核心是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要把学员从客体变成主体,把学习变成每一个学员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动,形成教与学的最佳配合,主要有以下方法:

1.讲授法。就是培训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要求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讲授语言要生动准确,讲授法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有利于理解难度大的内容,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培训。

2.演示法。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示范,使学员明白某种工作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

3.研讨法。通过培训师与学员之间或学员之间的讨论来解决疑难问题。研讨形式可以是演讲、小组讨论等,研讨法鼓励受训学员积极思考,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经验的交流和能力的开发。

4.视听法。利用幻灯片、电影、录像、录音、电脑等视听教材进行培训。视听法生动形象,比讲授或讨论能给人更深的印象。

5.角色扮演法。设定一个最接近现实状况的培训环境,指定学员扮演其中的角色,用以理解角色的内容。这种方法有利于学员较快熟悉特定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学员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训练基本动作和技能。

6.案例培训法。这是创业培训中最有运用前景的培训方法,是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案例培训法的优点是参与性强,可以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执行能力。

三、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的外部支持

(一)优化创业培训教师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高等职业院校既肩负着学历教育职责,又承担着社会培训任务。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结构尤为重要,要尽快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又能承担职业技术培训的教师队伍。培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要增加教师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经常安排教师到企业单位实习,同时聘请企业家和工商、税务、金融、卫生、劳动等政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规模相当的综合教师力量。

(二)构建完善的创业培训评估体系

对培训效果进行严格、科学的评估,既是及时检查培训效果的需要,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手段。培训评估不但能够了解受训者的学习效果,还能了解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也能提高受训者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培训评估应该包括学员对培训课程的评价、师资对培训学员受训情况的评价、培训效果综合测试、学员行为的改善、绩效的提高、培训后续效果展望等有关方面,形成合理的评估体系。

(三)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和环境支持

创业活动与国家及地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就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息息相关。政府在积极推动创业培训项目开展的同时,应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与环境支持。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创业环境,落实鼓励政策,推进相关服务体系、制度的建立上。要为农民工回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信息引导,注重鼓励引导,完善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对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职能。此外,对那些有政治诉求和较强致富带富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尤其是农民工党员,可以帮助和引导他们当“村官”。

(四)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的宣传力度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劳动者自身创业的意义和作用,提供创业成功实例、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定期向社会征集并发布论证后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项目,发布创业培训班招生信息。要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创业热潮,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地接受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创业的队伍中来。其次,创业培训对象要广泛。创业培训对象当前主要是返乡农民工,但不能局限于此。要面对所有农业产业化经营者、高校毕业生、个人有专利成果并想进行企业化运作的农民等所有想创业且有创业能力的人。

[注释]

①②解艳华.必须打好农民工培训的硬仗——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首席专家冯俭[N].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2009-02-11.

③马光远.能否建立“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EB/OL].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shelun/2009/02-04/008@045018.htm20,2009-02-08.

④(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M].方福前,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341.

⑤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序.

⑥(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6.

⑦(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梁小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1.

[参考文献]

[1]张德斌,冯章.我创业我成功——成功创业102条黄金法则[C].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2]林振东.加强农民教育营造文明乡风——建设闽西新农村中的文明乡风建设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何爱国.如何培育新农民——经济文化学的视野[EB/OL]. http://www.zisi.net/htm/xzwj/hagwj/2005-11-25-34513.htm,2005-12-28.

猜你喜欢

农民工高职院校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