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包装与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探索

2009-09-10吴红梅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土特产少数民族广西

[摘要]现在大部分设计公司招聘时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要进行相关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联系十分密切。地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包装设计教学,如果能与本地的土特产包装有机联系起来,不但可以做好地方院校培养使用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这一重要任务,而且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培养相关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市场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 土特产品 地域文化 课程项目化

[作者简介]吴红梅(1971- ),女,仫佬族,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19-02

随着就业市场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有一定设计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成为市场需要的主轴,这就要求学生在高校四年的学习和培养中拥有一定的设计实践工作经验。如何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应用相结合,在20世纪初德国的国立包豪斯就开始探索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并对后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今我国就业形势下的各艺术类高校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土特产品,旅游业的发展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销售过程中除了要求产品自身品质过硬以外,产品上市前在包装设计上的成功也尤为关键。这就给本地区高校的包装设计教学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如何将二者进行整合,使整个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品包装呈现新的面貌,增加

产品的销售量,以及让本地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更富有实践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品的包装现状及整合契机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生活在广西境内的原住少数民族有11个。这一区域地形复杂,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山区广大,山岭连绵;二是岩溶广布,山水独奇;三是平原狭小,丘陵错综;四是海岸曲折,岛屿众多。错综复杂的地貌和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给人类居住提供了丰富的物种和良好的环境。而其中的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散居在峻山丛岭之中,由于人口较少而又物产丰富,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以村寨为单元的土特产加工,因受到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土特产品都是自家食用或待客,只有极少部分用于赶集时出售,辐射面窄,在包装上就没有太多的要求,一般以当地的竹、叶、藤等材料进行简单的捆扎,有些产品几乎没有包装。随着国家加大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长期困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得以突破,尤其是近几年泛北部湾经济的开发,在整个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各少数民族地区村寨的旅游也兴旺发达起来,为当地的土特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各种土特产都开发出来,并且一改原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为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不但增加了产量,而且在包装材料和形式上也有所讲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品包装呈现新的面貌。笔者到各土特产品专卖店及各旅游景点调查发现,虽然整个广西的民族土特产品在材料和形式上有很大改观,但仍有一些不足,这给本地高校的包装设计教学与土特产品包装的整合提供了契机。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设计上过分依赖电脑、网络等高科技手段。电脑设计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设计师在设计手段和获取各种资料上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有不利因素的存在。从现有的土特产品包装看,一些客户由于长期生活在大山中,与外界联系少,对外面的现代社会缺乏必要的了解,以为越是现代高科技的就越好,结果许多设计只是以客户提供的简单信息加上电脑特技和图片来进行堆砌,完全没有地域文化视觉要素;还有的设计是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加以拼凑,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以整体的地域文化特征。

2.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过于笼统。受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相对滞后,在艺术设计领域更是如此,都是尚在发展之中,在本地的影响力还不够。因此,本地土特产品企业对在本地做包装设计缺乏信心,大部分包装都是到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城市去设计制作。外地公司在设计上是有一定的优势,但因路途遥远,不可能对广西少数民族本土村寨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许多土特产品包装在视觉元素的运用上仅仅是运用广西少数民族笼统的视觉元素符号,如壮锦图案、民族服饰、绣球、铜鼓等。这虽然是广西文化的共性,然而各土特产产地的村寨,因受不同历史、文化等的影响,在大广西文化的共性中又有村寨文化的差异性,而这一点才是土特产包装视觉元素的精彩点,也是最能吸引消费者注意的视觉元素。如果土特产的包装缺少这一元素,就无疑给外地游客造成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土特产都差不多,到一地买了另一地就没有必要再买的印象,从而影响了整个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品的销售。

3.缺乏对广西民族传统包装材料和工艺的开发利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各民族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使用了很多符合现代社会对包装所要求的绿色环保材料和加工手法,虽然有些形式与制作工艺落后于现代社会,但只要加以改造,就可以重焕光彩。但时下有相当多的土特产品包装并没有去继承和开发利用传统中有利的部分,而是全盘扬弃,在材料的使用上一味追求现代化和高档,在装潢上追求华丽。如广西一种三件套的土特产包装,制作成一个皮革密码箱,并配以烫金的品牌和商标,十分华丽,但完全失去产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社会追求的环保、绿色、回归自然相背离,这就很难从包装的视觉上吸引消费者,从而影

响了产品的销售。

二、整合广西高校包装设计教学与土特产品包装的策略与措施

广西多所高校都开设有设计专业,特别是作为专业设计院校的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商品包装设计课程更是该院平面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迄今为止,该课程已开设46年。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商品包装设计课程定位是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并侧重从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广西高校拥有一批对广西少数民族本土文化有着深入了解的师资队伍,在有设计项目时,都能发动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给企业提供设计和创意方案。这样,既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又为学生参与市场创造了机会。加上与本地土特产品生产地很近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客户能进行深入沟通,并且在诸多方面给他们以不断的技术支持。以上这些都能给民族地区土特产包装与高校包装设计教学的整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1.实施策略。项目化教学是本地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实施策略之一。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是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教学内容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课程项目化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使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专业教师通过课程项目的研究开发、项目教学与成果转化,才能做到高校包装设计教学与行业接轨。教师在课程项目化过程中需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到“教最新的专业知识”,保证让学生学有所用。课程项目化是提升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的最佳策略。高校包装设计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以及课程项目教学来完成,而课程项目化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项目化也是高校设计教育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需要。学校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与丰富的人力资源,有条件进行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成果社会化应用,从而服务于企业和行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设计项目带入课堂,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既让学生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技能,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将以往的书面作业转换为与实际项目相接轨的形式,也为实践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带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这种根据企业一个真实项目为主的教学方式,被称为项目化教学;这种新鲜的讲学方式,也是使学生设计成熟的快捷通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就可给企业做兼职设计师。

2.采取措施。因为以往的本地高校设计专业教育一直以虚拟设计为主,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成功案例不多,企业对高校的设计能力还处于观望状态,但现在开始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后,多少能改变以往这些状况。然而刚开始不能全面出击,可以先找几个典型的需要包装的企业进行沟通,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深入企业和市场进行调研,对原有包装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优劣,实行有效改造或重新设计,使该企业产品在包装上能有效反映产地和地域文化,吸引消费者,推动销量,以影响其他企业,为以后的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

为了将高校包装设计课程与土特产品包装进行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教学之路,笔者认为在包装设计课程中要打破以往教学中的教师理论讲解后,学生画草图方案,然后教师定稿,学生再制作的模拟化教学模式,要利用自身所处的地域土特产加工企业众多的优势,将学生的包装课程练习放到土特产加工企业去完成,将二者进行整合。第一步,在上包装设计课程之前要组织相关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对广西土特产品的企业进行摸底,找出哪些企业的包装需要改造,哪些企业在开发新产品需要进行包装设计,并建立相关档案,加强联系,为上课时提供案例和学生进行实践做准备。第二步,在学生学习完包装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后,以分组的形式下到相关企业,与企业直接交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包装方案,在企业提出整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应用。即使方案应用后,这些学生还要继续对该企业的产品包装进行跟踪服务,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不间断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在这些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做准备。这样,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了一定的包装设计实践能力,为顺利就业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广西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土特产包装做支撑,实践的机会非常多,如果能把企业和市场与课堂联系起来,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设计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能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提供很好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参考文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M].柴常佩,译.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4.

[2]尹定邦.设计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陈磊.包装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土特产少数民族广西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神秘礼物
少数民族的服装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故宫的“土特产”
土特产品牌推广研究之怀远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