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思考

2009-09-10李宁芳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高职院校对策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用知识和职业技能锻造人才,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还应当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难题。“三生教育”提出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文章从“三生教育”的理论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三生教育”,激发学生的主题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实现生命、生存、生活的和谐与完美。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三生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李宁芳(1982- ),女,云南普洱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云南 昆明 65003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82-02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

生存、生活和生命是人生状态的三个层次。生存是一种本能,是人存在于社会的首要条件;生活是一种方式,是人存在于社会的终身追求;生命是一种概括,是人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体现。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个人生命状态,丰富生命历程,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生命的整体性,而且要体现人的主体性;二是遵循人发展的规律、满足社会需求和帮助生命成长;三是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人热爱人生,珍爱生命,构建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培养人生智慧。生命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及非人类生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领悟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尊严的价值理念。

生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生存意识和提高生存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层面把握生存规律,在意识层面强化生存意志,在实践层面提高生存技能,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生存问题。

生活教育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要帮助学生确立健康、高尚的生活目标和生活观念,让学生在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与公共生活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和锻炼生活能力,养成健康生活和绿色生活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步确立高尚的生活理想。

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二、目前高职“三生”教育状况分析

1.高职院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不当,重课堂教学,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与“三生教育”相关的课程中几乎没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其结果是课程门类多,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专业课程主要教会我们做事,而教会做人的课程却常常被忽略了。教育应首先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让学生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愉快“生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具有才能的人。因此,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由于我国在校学生课程较多,课时较满,开设独立的“三生教育”课不可能占太多课时;另一方面,“三生教育”内容广泛,单靠独立课程无法完成。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三生教育”资源,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将“三生教育”渗透到各专业和校园文化活动及实践活动中,增强生命教育效果。

2.高职院校学生。“三生教育”是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以及人一生都要开展的教育活动。由于我国高考教育体制的弊端,过去重考分、重教学,使得现在在校的大学生缺乏生命、生存、生活的全面理性认识,这是目前在校生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现在的在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小学、中学都很少涉及日常生活,了解社会,从而造成了目前在校生多数缺乏对“三生”的理性认识,这一现实更加说明了高校开展“三生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1.“三生教育”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三生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整合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创造生活的教育体系,真正做到关心学生成长,关爱学生生命,关注学生生活。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尊严、生存的价值、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高尚情操。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

2.“三生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三生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评价自我,避免自视过高导致自负自满或低估带来沮丧的消极情绪;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外部环境和自我身心不断变化过程中,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大学生消除因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择业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等带来的不良情绪,在种种现实矛盾面前应对自如,避免心理的失衡、行为的失范。

3.“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三生教育”以学生的生命教育为前提和出发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让学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生命的认识,逐步实现生命的健康成长;“三生教育”以生存教育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把握生存规律、锻炼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以生活教育为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体验生活过程,提高生活品质。这些正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符合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四、高职院校全面开展“三生教育”的策略

1.加强“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老师。 “三生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师,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素质的构建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所指的“人”主要包括五个层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其中,管理者是关键,教师是我们办学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家长是开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各界人士是有效教育的保障和补充、延伸、深化。

二是尊重为先的理念。要尊重教师,尊重家长,尊重社会各界人士,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是自爱、博爱为重的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把爱视为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一种生命力,将其作为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在“三生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自爱,然后应博爱,而后则应充分体现教育爱。

四是全面发展的理念。实施“三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是教人,而不是制造机器。

五是和谐共进的理念。要确立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意识,使学生懂得“乐群”是在社会上生存和生活的首要问题。

实践“三生教育”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要树立“三生教育”的教师观,建立新型的互动与交流的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树立“三生教育”的教学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直面人生三种状态;要树立“三生教育”的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取舍要遵从“生命、生存、生活”发展的规则;要帮助学生树立“三生教育”的学习观,真正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2.进行“三生教育”课程建设。“三生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只有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才能真正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一是在大学的德育课中渗透“三生教育”。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应予以生命独特的关照。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在有关法制教育课中渗透“三生教育”。因为生命既有道德层面的意义,也具有法律保障的价值。教师应在讲授法律基础知识时,向学生介绍有关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法律知识,从法制的角度来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伤及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都是与有关法律相违背的。

三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渗透“三生教育”。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的基本规律,教给学生有关青年期心理适应的技巧,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要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的目标,在学习方面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生活方面,给他们传授基本的生活经验以及与人交往的知识,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生命的有关知识和原理。

四是通过专题活动进行“三生教育”。如开展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科学态度;开展环境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开展禁毒教育,教育学生远离毒品;开展青春期教育,让学生了解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避免危险,学会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五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悟“三生教育”的内涵。“三生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中,不能仅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学校为让学生同情、关爱残疾人,用布把一些学生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一天都扮演盲人,尝尝没有视觉的感受。

六是积极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适应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需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拓宽活动渠道,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为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3.改进方法,加强管理。加强学生管理,要坚持以班主任管理和宿舍管理为突破口,不断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突出责任、强调教育、重在引导,尤其要在提高学生到课率和有效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等问题上下工夫。

要加强学生荣誉感的教育,要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助学金、省级和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党员和团员示范宿舍”“文明宿舍”的评比和表彰,激发学生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使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要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探索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应在高职高专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相关课程,二年级开设“职业素养提升”相关课程,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举行高职高专学生素质培训,开展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回访;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要加强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环境。学生工作是学院各部门的共同任务,各学院应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共识,一同创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4.强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用心营造育人文化,无论是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还是班级宣传橱窗等,都可以围绕着“三生教育”的主题,在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同时,也给予师生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启迪,可以在校领导层中树立实践“三生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实施民主管理,关注教师评价,开展师生之间、教职工与校领导之间的心灵对话。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我们应认真研究、仔细品味和洞察学生的天性,使教育能够随着其生命的节拍和律动,因势利导,不断升华、充实、发展、壮大其美好天性,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和成长的好环境。

“三生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正如自然界生命的成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的灌溉一样,要取得满意的效果,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系统,如和睦的邻里交往、融洽的社区氛围、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整个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也是最好的生命教材。正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认为,好的行为是一个好的本性倾向与好的环境接触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琪,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一种面对生命的教育感知[J].人民教育, 2003(8).

[2](美)Robert E.Slavin.教育心理学[M].姚梅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郭成,于锡金,郭熹崴.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杨国良.关于推进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思考及建议[EB/OL]. http://www.mzgz.cn/jiaoxuekeyan/kechengshezhi/sanshengjiaoyuzhitongche/yanjiutansuo/

20081020/1187.html,2008-10-20.

[5]云南省教育厅.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介[EB/OL]. http://www.xye.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38,2008-10-17.

[6]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7(3).

[7]周延梅.生存教育时代需要——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J].延吉教育,2001(1).

[8]刘淑百,何海玲.生存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新余高专学报,2003(3).

[9]黄国秋,乔聚龙.生存教育: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的培养[J].白城师专学报,2002(3).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高职院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