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2009-09-09肖艳杰
肖艳杰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角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课程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和、信息的咨询者和情感的支持者。
【关键词】设计者 组织者 学习的参与者 信息的咨询者 情感的支持者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7-0059-02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是近年来为广大外语教师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任何语言教学都应把学习者个人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分析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者,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言输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直接参与到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手段的决策过程中去。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课程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和信息的咨询者和情感的支持者。
1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1.1 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在课堂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产生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和保持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设计贴近大学生生活的问题,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联,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开口说外语的勇气。此外,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有了一次很好的大学外语学习经验的交流。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故事接龙的活动,要求每位学生说一句英语来共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的活动难度不大,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
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问题的讨论,然后让一部分学生充当正方,一部分学生充当反方进行辩论。在讲授有关情感的单词时,邀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出这种情感,让其他学生去猜这个具体的情感单词,增加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1.2 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导入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必须意识到大学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存有互为影响、互为补充、互为依附的密切关系,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的传授,文化导入应贯穿外语教学的始终。这样做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提高对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的知识,从而能真正理解如何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大学外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外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并非可有可无,它已成为统领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第六技能。
教师应该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诠释。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如对比日本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对比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比中西方忌讳的差异等。
2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课堂活动中,应当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语言实践来。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还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收益,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启发、帮助和指点。例如在和学生交流大学外语学习经验的同时,恰当地指出大学生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要求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外语学习气氛。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紧张、不活跃的学生,对他们要热情,鼓励他们张嘴说外语,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无意识、无压力、无忧虑的环境中,通过语言交流实践,使所学的东西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潜意识中,变成自己的东西。
3 学习的帮助者和信息的咨询者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课堂活动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能作为学生所需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要教给学生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大学外语学习与中学外语学习的不同。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外语学习方面获得及时的帮助。向学生推荐一些日语简易读物和日语报刊杂志,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听力和阅读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日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4 情感的支持者
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以马斯洛(A. H. Maslow)、罗杰斯(C. R. 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以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心理学倡导:创建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学生的活动参与给予肯定和赞许,帮助学生感受到自我成就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老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激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就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产生创造的欲望。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是忽视教师作用而由学生完全自主的极端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可以抹杀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多重作用,扮演着多重角色。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些具体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会遇到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和困难,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不足甚至误区。为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学外语教师应对其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丰富自己,完善教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H. Douglas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3 刘润清,1999,《论大学外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钟启全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8
5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role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hift from mere transmitters of knowledge into a course of study designers, organizers, participants and study, information consultants and emotional supporters.
【Key words】Designers organizers study participants information consultant emotional supporter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