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市场追捧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2009-09-09许宪生
许宪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使艺术形式呈现了多样化发展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品种。与此同时,各种稀奇古怪的表现样式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哲学理念”频频出现。在此背景下,国内一些艺术家的思想似乎一夜之间变得深刻起来,也开始做起了各种观念性的“当代艺术”。
但是纵观中国的“当代艺术”,大都只是借用中国文化的一些表面符号和几十年前的政治事件,或故作深沉、玩弄玄虚,或装疯卖傻、耍癫弄狂,或讽刺丑化,美丑不分。“据2004年7月7日杭州《都市快报》,‘当代艺术大闹‘西部开发:西安陕西美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什么艺术展(抄搬美国当代建筑师爱森曼‘随便什么的说法)。这个名称匪夷所思的展览,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来了南北官办美术学院教师的影像装置作品,更来了一大群国内国际自由‘艺术家实施‘什么艺术:有用塔吊倒悬身子搬水泥的,有用消防车水枪向人群喷水的,有花钱雇来十位民工搞‘突发行为艺术,让他们充任‘评委给展品评分,还有两人各准备了一大桌食物和一堆糖果让大家‘吃艺术……报纸图片上,但见一些雇来的老农表情漠然地在敲鼓击钹,还有几位‘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打扮很经典的的陕北老农胸佩‘讲解员小牌……此情此景令人揪然:‘艺术家们简直在愚弄这些老农民”。而类似这样的展览,在国内却频繁出现,举不胜举,其中甚至不乏血腥与色情。但就是这样的“行为艺术”,却无一例外地被标榜为意在表现某种“哲学观念”或“隐喻”某一社会现象的幌子。这种试图冒充深刻的所谓“当代艺术”,其实是极为浅薄幼稚与粗俗丑恶的小儿科,终究不过是伪艺术和伪哲学罢了。艺术带给人们的应该是美的感受,而不是视觉的扼杀,更不是生命的扭曲和文化的亵渎。对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当代艺术”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一词本指当今或最近几十年出现的各种艺术,但现在却另有所指。“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当代艺术都约定俗成地有了一种‘特指意义:‘当代艺术仅仅是指一部分‘当今之时(或最近三五十年)发生的艺术,而另一部分则不属于‘当代艺术,尽管它们也完全是在‘当代发生。”因此,被称为“当代艺术”的虽然只是众多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但却代表了当今国际艺术的“主流”,并称之为“国际当代艺术”。这种以部分指代全体的说法,其实是混淆了美术的含义和界限,从而消解了“美术”。
实际上,这种“国际当代艺术”是美国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推行的一种文化战略。美国为了颠覆古典绘画艺术,首先推出“抽象表现主义”,风行一时后仍觉得不够彻底,认为没有完全摆脱绘画的影响,因而又强势推行“波普艺术”:即利用生活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图片进行的拼贴组合,追求新奇与怪异。这种“波普艺术”,实际上并不具备欣赏的审美性,也无需绘画与造型技艺。美国通过捧炒“波普艺术”,使之成为“美国艺术”,并最终使这种“美国艺术”,变成了“国际当代艺术”。随着“美国艺术”的国际化,纽约就真正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中心而彻底取代了巴黎的中心地位。至此,绘画与雕塑则逐渐沦为边缘艺术。
“当代艺术”把一切审美标准、原则和技艺全部否认,倡导“生活即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等观点,把生活完全等同于艺术。其特征是;任何东西都是艺术品,任何人都是艺术家。不必进行训练,只要你做了一件别人未做过的事,然后赋予某种“生活体验”的意思,就可以声称为“艺术”。如有的人用肢体语言和动作表演,躲在桌子下咬人的大腿等等,并且把这一切的现行表演称为“偶发艺术”。此外,“当代艺术”还经常出现自残、自虐的现象。由于不需要技艺,也无需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只要你愿意,你就是“艺术家”。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与光怪离奇的表现,连人的排泄物都成了“艺术”。当然这样的“艺术”,已完全背离了艺术的本质,不再是人们心灵上真正需要的艺术了。或许黑格尔认为艺术最终将被哲学取代而消亡的进步论历史观,恰好给美国推行“美国艺术”提供了哲学依据,使之得以彻底打败法国古典艺术中心的堡垒而取而代之。
既然“国际当代艺术”只是审丑、无聊、庸俗和肮脏的杂耍,那么为什么在国际上竟有那么多的艺术家甘愿“臣服”、“归降”,或争先迎合、追随与合作呢?看似费解,其实不然。
二、市场追捧
市场的追捧恐怕是“国际当代艺术”走红的重要原因。美国靠着大把的钞票铺就了一条通往“国际当代艺术”的大道,强势推行其“美国式艺术”,极力捧炒装置和概念作品,使“当代艺术”形成了如此巨大的市场,而绘画则同时遭到了封杀。“于是,便出现了‘顺美者昌,逆美者亡的现象:搞‘美国式艺术的,就有机会参加大展,获得资助和成功,并进入艺术史。……而坚持搞架上写实绘画的,就得不到支持,乃至受贬压。”因此,二战后的西方艺术史,实际上是以美国的“话语权”作为衡量标准的。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也红红火火起来,自然也是靠市场的追捧。玩观念,耍影像,轻松又能赚钱,还能与国际“接轨”,可谓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他们通过在国外参展和获奖,首先得到“国际”的承认,接着便很快在国内红了起来。
但是,“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除了一些人杂耍中国文化的表面符号和政治波普外,普遍没有中国性,大都是为了出口,或为加人‘国际而制造。这种‘中国当代艺术并没有什么创造性,也无多少艺术性可言。更多的是照搬和模仿,如枪击、钻牛肚子、暴露隐私、警察干预、城市模型等。这种热衷于追求消解社会历史意义的直观的、零散化的效果置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精神于不顾,只能是现代西方艺术在中国的翻版或复制罢了”。既然“中国当代艺术”玩的是西方早已有之的东西,而且其“创意”也都来自“美国艺术”,充其量只是充当西方当代艺术的“中国制造”者罢了。对于这种“专为‘国际而构思、专为‘国际而生产、专为‘国际而出口的‘外贸产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当代艺术”的产生,其实是一种市场经济下唯利是图的奸商投机。
由于国外市场的特定需求,那些具有政治波普内容的作品特别畅销。实际上这是国外为了展示其政治控制力的野心和企图而采取的经济资助策略,因而使一些地方艺术家为了金钱而齐声附和唱出对强权文化的逢迎。有些中国“艺术家”就是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惜出卖自己的艺术良知与国家尊严,只为了迎合国外的口味而制造。于是各种恶行和丑行都假借艺术之名粉墨登场,到处充斥着大嘴画、傻笑、光头等丑化中国人形象以及以讽刺“文革”和丑化国家领袖形象为能事的所谓政治波普油画以及各种表现形式的“中国当代艺术”。但这些媚俗、艳俗、恶俗的政治波普作品,并不被中国主体社会所接受,其
种种表现显然与中国传统主流的审美趣味和民族艺术的追求南辕北辙,相去甚远。因此有良知的艺术家时刻在呼吁着当代艺术的道德责任问题,那些注重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和艺术家更是对“当代艺术”的毒害而感到痛心疾首。
正因为“中国当代艺术”缺乏基本的艺术美感和中国广大民众所能接受的审美价值取向,自然也缺乏在国内存在的根基。所以在这次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这种只为“出口”而制造的中国“当代艺术”,自然马上遭池鱼之殃。
三、美的守望
“国际当代艺术”混淆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使美术被消解和边缘化了,因此有关绘画死亡的论调时有所闻。近30年来,西方绘画艺术经历了“前所未闻的衰败”。难道绘画艺术真的穷途末路了?难道人们不再需要心灵的栖息和审美愉悦了吗?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席勒说:“只有审美才能体现完美人生。”美术作品的审美愉悦与社会教化作用极为重要,也是无可替代的。在当今日益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生活节奏日趋紧张,人们更需要拥有一方净土,才能使人们的灵魂和情感世界不至于在生存的压力中荒芜与干枯,因而艺术美的陶冶与熏陶就显得更为重要。“尽管物质的功利活动是人的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物质的功利活动不能给人提供精神的完满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人不仅要通过物质的功利活动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也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来摆脱愚昧,告别盲目,过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生活,成为一个有精神、有境界、有胸怀的高尚的人”。的确,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陶冶、滋润和丰富人们的心灵世界,达到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和美感愉悦的重要作用。真正的艺术之美永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诉求,同时也是艺术家肩负的使命与天职。
艺术美是艺术创造价值的体现。只有具备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才能获得真正超越时空的生命力。虽然发扬自我意识和个人独特的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但却不能丢失艺术美感的基本要求。艺术创造不能为求新而追逐怪诞离奇,背离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当代西方艺术把观念和艺术形象截然分割,以装置、行为和影像等替代“美术”,将艺术沦为哲学观念的依附品,甚而提出反艺术、反美学,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之途,完全走向了艺术的背离之路。
不管当今国际艺术思潮如何变化,艺术观念与形式如何翻新,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艺术的“全球化”其实就是艺术的消亡。诚然,艺术是无国界的,吸收各国艺术精华,取其优长,方能发扬光大。但是我们更应当坚守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坚持走民族化的艺术之路,才能为民众所接受和喜爱,才能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最终真正拥有自己艺术的“话语权”和“评判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对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艺术创作熔铸中国气派,弘扬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是时代的呼唤和未来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体现民族自尊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早已形成稳固而强大的民族文化、哲学观念与特有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所有的文化与艺术都是在这一基本精神下产生并形成自己的体系。神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想与追求,而构成这一审美理想的主要因素是“清”,因此清、淡之美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审美观念和社会主流的群体意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尚清的民族,中国美学是一种‘尚清的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美学思想,显然是一种普遍的、非个体的审美趣味,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伦理思想、群体意识等在审美领域的积淀。由于先民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自然关系密切,因此人们赞美自然、热爱自然,喜欢单纯的乡村生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道家与儒家也同样主张返璞归真的审美观念。以恬淡朴素之美为最高的美,反对浓烈、刺激的色彩与形式。由此形成的审美观念经过千年的积淀,最终成为了民族的群体意识和传统文化精神,并一直绵延至今。艺术表现如果脱离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其实就是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必定成为无源之水,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当然,由崇洋媚外到一致的对外排斥和否定,以及现在转而对国学文化的热衷,都不是理性的。对此,我们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态度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以及艺术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应当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向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也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的优长,兼容并蓄,方能为我所用。勇于探索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民族艺术。
在当今时代潮流中,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益丰富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同时也由此引发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与思想的浮躁,以及各种观念与艺术思潮的的冲击,因此对传统美学所倡导的高尚的人文精神境界,越发显得可贵。尤其在抵制外来不良文化侵蚀,弘扬民族艺术与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当然,艺术与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许多传统的审美习惯也会在新的艺术形式下被冲破,从而呈现更加生机勃勃的艺术表现,对此我们自然不能故步自封,否则艺术就脱离了时代的精神和气息,也限制了艺术的发展。但无论如何,艺术对于美的本质追求是永远不会变的。
①②③⑤黄河清《艺术的阴谋》第2、21、12、27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薛效成《市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载《美术研究》2008年第2期。
⑥金元浦主编《美学与艺术鉴赏》第12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第7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